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优秀课件
室管膜瘤
部位:脑室、脊髓中央管 年龄:儿童、青少年 界限:不清(尚清) 生长方式:浸润生长,种植转移 恶性程度:低度恶性 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 预后:近于星形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部位:小脑蚓部 年龄:2—10岁 界限:不清 生长方式:浸润生长 恶性程度:未分化癌,高度恶性,种植转移 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 预后:5年生存率30%
(一)神经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少肢胶质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部位:大脑半球 年龄:中青年 界限:不清(清楚) 生长方式:浸润生长 恶性程度:低度恶性 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 预后:5年生存率30%
少突胶质细胞瘤
多见于大脑半球白质 生长缓慢,病程长 常有钙化 分界较清 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化疗
儿童发病情况
1、颅内肿瘤在全身各系统肿瘤中占 第7位仅次于血液病的发病率。
2、在12岁以内儿童是第一位死因。 3、后颅窝和中线肿瘤居多,髓母细 胞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
肿瘤生长方式
(1)扩张性:界限清,压迫为主. (2)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压迫. (3)多灶性生长:多灶性症状.
肿瘤病因
不清 (1)遗传学因素 (2)物理因素 机械损伤和射
(一)大脑半球
1、精神症状-----左额叶 2、癫痫发作-----颞、顶、额 3、感觉障碍-----顶叶 4、运动障碍-----运动区或内囊 5、失 语-----左额、颞区 6、视野损害-----枕叶
(二)鞍区肿瘤
内分泌紊乱、视野改变 1、视力视野改变 2、眼底---视神经原法萎缩 3、内分泌紊乱
发病部位
1、半球:胶质瘤、转移瘤 2、蝶鞍(区):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 3、桥小脑角:神经鞘瘤、脑膜瘤 4、小脑: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蚓
部髓母细胞瘤 5、脑室:室管膜瘤 6、镰旁、矢旁、嗅沟、斜坡等:脑膜瘤
l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一)肿瘤起病方式
(1)神经功能障碍:缓慢起病 (2)癫痫:反复癫痫 (3)急性起病:卒中
2、放疗:
3、Υ-刀:视神经距肿瘤4mm
(四)听神经瘤
神经鞘瘤,源于Ⅷ颅神经 良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10% 位于桥小脑角
听神经瘤临床表现
1、神经性耳聋伴耳鸣,前庭功能障碍 2、可累及面神经、三叉神经,周围性面
瘫,痛温觉减退 3、同侧小脑症状:眼震、闭目难立、醉
汉步态、共济失调 4、尾组颅神经症状 5、颅内压增高
(五) 颅咽管瘤
先天性肿瘤,儿童、青少年多见 位于鞍上区,向第三脑室生长, 压迫视交叉 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脑积水
颅咽管瘤 病理
镜下:瘤细胞由磷状上皮式柱状上皮组成, 有的排列成牙釉质器官样结构。
(二)临床症状
(1)头痛 头痛为颅内肿瘤最多见的症状。 (2)癫痫发作 脑肿瘤患者中1/3有癫痫发作。 (3)全脑功能障碍 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
涣散,部分病人可神经官能症状,乏力、心 悸、情绪不稳和性功能障碍等。 (4)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 呕吐 视乳头水肿
视力下降、黑朦、复视、头晕、 猝倒、意识障碍
(三)临床体征
神经功能的紊乱 一、肿瘤挤压血管,使之暂时失去血液供
应而发生功能障碍,称为生理性障碍。 二、肿瘤侵犯神经组织,结构上遭到毁坏,
称为解剖性障碍。
临床体征
局灶性症搐
(2)破坏症状
神经功能缺失,偏瘫、失语、感觉
障碍
最早症状具有定位意义
不同部位肿瘤症状和体征
线 (3)化学因素 (4)生物因素 (5)先天因素
肿瘤组织学分类
(1)神经上皮: 胶质瘤、星型细胞瘤、少突胶质瘤、 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2)脑 膜:脑膜瘤、脑膜肉瘤 (3)神 经 鞘: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恶性神经
鞘瘤 (4)垂体前叶:垂体腺瘤 (5)先 天 性:颅咽管瘤、脊索瘤、上皮样肿瘤 (6)血管组织:血管母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 (7)转移性肿瘤: (8)临近组织侵入到颅内肿瘤:颈静脉球瘤、软骨肉瘤 (9)未分类肿瘤;
垂体瘤临床表现
内分泌功能障碍 1、泌乳素瘤:
闭经------泌乳------不孕 2、生长素瘤:
成人----肢端肥大症 儿童----巨人症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Cushing病:向心性肥胖,蛋白代 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糖尿病
垂体瘤治疗
1、手术: 经鼻蝶窦手术(显微镜、鼻内镜)、
经额手术
(三)垂体瘤
临床分型
微腺瘤: 1cm, 蝶鞍内 大腺瘤: >1cm, <3cm 巨大腺瘤: >3cm
病理分类
根据染色: 嫌色性、嗜酸性、嗜硷性
分泌功能: 催乳素(PRL) 生长激素(G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混合瘤
垂体瘤临床表现
局部压迫表现 1、头痛 2、视力、视野:视神经、视交叉受压 3、视乳头改变:萎缩 4、压迫临近组织症状: 向上 下丘脑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第一节 颅内肿瘤
概述
分 类: 来 源 1、原发
2、继发 生物学行为 1、良性
2、恶性
原发肿瘤 : 脑、脑膜、脑神经、 垂体、 血管、胚胎残余。
继发肿瘤: 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
成人发病情况
1、原发性肿瘤占全身肿瘤的1.5%,占中 枢神经系统40%。
2、发病率为16.5/10万。 4、40岁高峰,男性略多于女性。 5、幕上下之比 2:1 6、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
(三)松果体区肿瘤
1、儿童----性早熟 2、压迫导水管----颅高压 3、压迫四叠体----上视困难 4、压迫中脑-----意识障碍
(四)颅后窝肿瘤
1、小脑半球肿瘤---眼震、患肢协调动 作障碍
2、小脑蚓部----步态不稳、站立不稳、 脑积水
3、桥小脑角肿瘤----Ⅶ、Ⅷ、尾组颅 神经障碍
各种不同性质颅内肿瘤特点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部位:半球 年龄:成人 界限:不清 生长方式:浸润 恶性程度:未分化癌,高度恶性 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 预后:平均生存8—12个月
(二)脑膜瘤
部位:矢旁、凸面、蝶嵴、鞍结节、 嗅沟、后颅窝
年龄:30—50 岁高峰 界限:清楚,有包膜,可侵犯颅骨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 治疗方式:手术(病变硬膜+颅骨全切除) 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