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无明显的诱因,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评估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了解心肌缺血程度、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发生。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
1.胸痛发作12小时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探视,根据病情指导活动,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
2.发病后4-12小时宜流质饮食,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3.严密心电监测,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首次做好标记)等变化;警惕室颠或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如除颤仪起搏器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4.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有效供氧。
5.遵医嘱正确给予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达到150~300mg),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6.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7. 行溶栓治疗时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常规护理。
8.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人治疗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9.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整和个体化康复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知识。
2.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或程度加重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3.指导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以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