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常规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常规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若重体力活动、激动的情绪变化使心肌需氧量猛增,或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出血、外科手术等导致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锐减时,引起心肌缺血与坏死。

二、临床特点
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三、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休息保持病室安静,使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
2、给氧持续吸氧3~7天。

3、饮食低盐、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4、建立静脉通路。

(二)专科护理
1、疼痛的护理
积极采取止痛措施,遵医嘱给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

若病人心情紧张、恐惧等,应给予及时安慰,做好心理疏导。

2、活动指导
可根据病情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绝对卧床休息。

由护理人员协助洗漱、饮食、大小便,并对其进行被动肢体活动。

第二阶段为床上活动阶段。

抬高床头,使病人容易起身,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或轻微动作。

第三阶段为离床活动。

可由床边站立至室内缓慢走动,教病人使用病房中的辅助设备,如床栏杆、椅背、走廊的扶手等等。

活动量渐增,要询问病人有无心慌、胸憋等不适,若有异常立即停止活动。

嘱病人不要用力排便,严禁在急性期内下床。

3、防止便秘
排便。

若2~3天无排便,可给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必要时可行
温盐水低压灌肠。

(三)病情观察
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四、健康教育
(一)环境适宜
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度11℃~20℃,湿度50%~70%。

(二)饮食选择
选择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糖类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逐步增加活动量,6周后可进行步行锻炼,打太极拳等。

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应暂时中断或减轻活动量。

保持良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心理卫生
使病人懂得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的重要性,防治疾病再次复发。

(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
指导病人正确的用药方式,如心绞痛发作时可给硝酸甘油1~2片舌下含化。

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用药后,有无出血倾向,如有皮肤出血点,鼻出血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