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产品开发风险的防范与补救

新产品开发风险的防范与补救


一、风险、机会共生原理
1. 新产品开发是投机性风险而不是纯风险 2. 在风险的同时伴随着机会 3. 风险与收益的正比关系
二、风险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
1. 风险存在是绝对的,风险大小是相对的 2. 客体风险是绝对的,主体风险是相对的 3. 客观风险是绝对的,主观风险是相对的
三、风险损失递增原理
1. 随着新产品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时间、 资金等资源的不断投入,开发失败的损 失将会逐渐递增,终止项目开发的决策 将会更难以做出。
4、投放时机不当
10
5、竞争的阻碍
8
6、销售力量、分销、促销组织不当 13
(二)菲利普·科特勒的分析
1. 高层管理者对自己欣赏的设想不顾一切 地投入力量开发
2. 不善于对新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组织和 实施有效地管理
3. 没有对新产品的市场规模进行认真地调 研和预测
4. 缺乏完备有效的产品设计,如市场细分 不够、开发预算不足、新产品定价过高
生产 W2 R2
市场 W3 R3
七、市场风险的分布原理
产品生命周期 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风险来源 消费者
竞争对手 消费者 消费者
八、新产品风险转移的成本原理
1. 财务型风险转移,如购买保险 2. 控制性风险转移,如委托开发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的防范 与补救
• 一、风险防范 • 二、风险补救
3. 当成功者领先开发且具有一定规模时, 其规模经济效益使其比企图闯入者具有 竞争力,从而构成规模性屏障
4. 率先成功者可以通过专利战略建立专利 阵,从而形成技术上的相对垄断,并以 此实现市场垄断
六、风险传递原理
决策 技术
风险因素 W0
W1
风险影响 R0
R1
• R1=f(W0,W1) • R2=f(W0,W1,W2) • R3=f(W0,W1,W2,W3)
(七)其他风险
1. 政治风险 2. 政策风险 3. 法律风险
二、新产品开发的主观风险
• (一)美国工业会议的分析 • (二)菲利普·科特勒的分析 • (三)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失败的主要
原因
(一)美国工业会议的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产品失败原因
比重(%)
1、市场分析不当
32
2、产品本身不好
23
3、成本超过预期
14
二、风险补救
1. 风险放弃 2. 方案修改 3. 应急处理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防范的 基础工作
• 一、建立科学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评估机 制
• 二、建立新产品开发活动过程的系统化 管理机制
• 三、重视新产品上市运作管理 • 四、提高企业整体应变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新产品开发项 目评估机制
• (一)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 • (二)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
(一)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
1. 技术评估 2. 市场前景分析 3. 竞争状况分析 4. 企业资源及能力分析 5. 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分析
2. 外部环境因素的或然性和突变性 3. 不能充分了解外部环境
(二)技术风险
1. 技术的不成熟 2. 技术或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三)生产风险
1. 技术上的成功研发,在批量生产和规模 化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2. 配套技术不适应 3. 生产工艺不过关 4. 原材料供应不上 5. 设备适应性差 6. 生产规模难以快速提高 7. 相关人员专业技能缺乏
第一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概述
• 一、新产品开发的客观风险 • 二、新产品开发的主观风险
一、新产品开发的客观风险
• (一)环境风险 • (二)技术风险 • (三)生产风险 • (四)市场风险 • (五)竞争风险 • (六)资金风险 • (七)其他风险
(一)环境风险
1. 企业外部信息的不完整性、非保真性、 相对于环境变动的滞后性
1. 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 2. 了解新产品开发风险的原理 3. 掌握新产品开发宏观和微观风险的防范
• 从最初的产品设想到成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 的有10%,善于开发新产品的美国公司为 30%。
• 新产品设想×1/4 • =可行性分析×1/2 • =经济评估通过进入开发阶段×1/3 • =进入实验阶段×1/2 • =进入商品化阶×3/4=试销成功 • 汇总后的成功概率=1/64=1.56%
(四)市场风险
1. 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 2. 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 3. 模仿的存在 4. 难以预测创新产品的扩张速度
(五)竞争风险
1. 竞争者率先研制成功 2. 竞争者的大量进入 3. 老产品的各种竞争手段
(六)资金风险
1. 资金需求估计不足 2. 项目费用控制不力导致超支 3. 资金的及时跟进欠缺
5. 新产品与现有同类产品的差距小,因 而新产品本身包含的消费者利益不大
6. 设计没有达到开发目标的要求
7. 新产品制造成本过高
8. 对新产品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估计不 足
(三)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失 败的主要原因
1. 定位不准 2. 促销不当 3. 分销不力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原理
• 一、风险、机会共生原理 • 二、风险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 • 三、风险损失递增原理 • 四、风险结构原理 • 五、风险栅栏原理 • 六、风险传递原理 • 七、市场风险的分布原理 • 八、新产品风险转移的成本原理
一、风险防范
• (一)宏观防范 • (二)微观防范
(一)宏观防范
1. 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信息指导 2. 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3. 新产品减免税 4. 推行技术开发股份制 5. 实行技术开发保险 6. 风险投资
(二)微观防范
1. 风险回避 2. 风险控制 3. 风险分散 4. 风险分摊 5. 风险转移
四、风险结构原理
风险因素 技术 市场 管理 资本 政府 专利 失败率(%) 11.5 27.5 23.5 15 12 5.5
五、风险栅栏原理
1. 若技术创新项目技术难度很大,则模仿 者进行模仿、竞争者试图超越的困难性 也就越大,从而构成技术性屏障
2. 高技术产业一般具有高风险,同时又需 要高投入,从而限制了一些资本实力相 对较弱的对手的进入
新产品开发风险的防范与补救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第二章 新产品开发风险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概述 •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原理 •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的防范与补救 •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风险防范的基础工作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本章案例
本章学习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