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简介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ICU医生所得到的关于病人病情发展、及是否需要修正 治疗方案的大量信息来源于护士。即ICU护士是危重患 者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人员之一。ICU病室内有一批 优秀的临床护士,对医生及病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在1986年knau等总结了美国13家医院中病死率最低的 ICU的经验。有四条:
• 专业化的ICU是完全独立的科室,ICU医师将全权负责病 人的医疗工作。但同时ICU又是高度开放的、与专科联 系最广泛和密切的科室,因此专科医生应参与并协助 ICU的治疗,特别对专科问题,后者负有直接和主要的 责任。
ICU与其它科室的关系
• 一般要求专科医师每天至少一次巡视本专科的病 人,并向ICU医师提出要求和建议;ICU医师也 有义务将病情和治疗计划详细向专科报告,以取 得理解和支持。无论在任何时候,ICU医师请求 专科会诊时,专科医师均应及时到场。 • 对待ICU切忌两个极端:一是缺乏信任,指手划 脚,事事干预;二是完全依赖,将病人弃之不管。 这两种态度都是源于对ICU的功能缺乏了解。
ICU简介
内
容
1 2 3 4 5 6
ICU定义
ICU发展历史 ICU的特点与研究内容 ICU的管理与工作简介 ICU人员专业要求
ICU收治与转出标准
ICU的定义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
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 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 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 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1.必须采用规范的治疗途径。 2.有一个具有相当权威的,可以处理出入院政 策和协调各个医务人员工作的有能力的领导者。 3.护士要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掌握重症监护 技术和熟练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 4.护士和医生有十分强的协调关系。
ICU建设相关指南
•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于2006年发布了《中国重症加 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 • 卫生部2009年1月19日印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 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 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 设置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由此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 级学科和临床一级诊疗科目。 •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 展,卫生部2009年2月23日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 理指南(试行)》。
ICU建设基本要求
• 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 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二级学科 ,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 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 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 护人员。 • 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 重症患者。
收治对象
• 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需进行生命支持者,如各 种休克,循环衰竭和心搏,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急性发作。 • 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 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 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 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 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伴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ICU“生命岛”
ICU“生命岛”
Iபைடு நூலகம்U病床之… “干湿分离”
ICU病床一般均要求“干 湿分离”,比如吊塔, 一边吊塔为“湿区”,放 置输液泵、负压吸引器 等有液体通过的设备和 对应的供应,另一边吊 塔为“干区”,安放呼吸 机、监护仪等,使ICU 的操作变得安全、可靠、 有序
ICU与其它科室的关系
• 患者是个整体,疾病也是个整体,所以,治疗也 应该具有整体性。 • ICU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和治疗的整体性, 应用先进的诊断和监测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 态和定量的观察,通过有效地干预措施,对重症患
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13
17
ICU元素
• 训练有素 • 的医生和 • 护士
先进的监 测技术和 治 疗手段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 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 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 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ICU 病人来源
急 诊 病 人 外 院 重 症 病 人
重症肺炎或感染 术后并发症 中毒 大面积烧伤 等 重症
急
诊
科
ICU 病房
院内病区
各病区重症病人 并发症的治疗 内科(循环呼吸 产科 外科
消化等)
手 术 室
(重大手术、严重创伤等)
妇科
ICU的收治范围
•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 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 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 的患者。 • 4、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 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 范围。
ICU的规模
•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 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 • 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 上 • 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3 : 1以 上 • I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平方米;每个 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平方米
ICU的一般工作原则
• ①多学科性(Multidisciplinary):入住ICU的患者往往是以某一系统功能障 碍为主,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强调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 ICU的医生必须接受过多个学科的培训,在实施监护和治疗时必须具有全面 的观念,重大的医疗决策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协商决定。 • ②突出重点:对于危重症患者,有时很难作到全面的处理,必须善于抓主要 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机立断以免延误病情。 • ③预见性:危重病患者往往病情变化迅速,必须对入住ICU的病人进行全面 细致的临床观察,并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和定量地观察, 以对病情的发展作出预测,并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阻断危重病人的病 理生理发展过程。 • ④多职业性(Multiprofesstional):由于ICU内涉及人员较多,应做好相互 之间的团结和配合,处于生死边缘的危重病人容不得我们医疗工作的任何疏 漏和延误,一个配合良好的ICU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 ⑤科研性原则:ICU的设备和技术往往代表医学的发展水平,其先进的技术 和设备,有利于各项科研的开展和进行,这对于提高ICU的学术水平和推动 医学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先进 的理论和 技术对危 重病进行 有效的治 疗和护理
ICU的主要技术
• 呼吸支持技术 • 循环支持技术 • 心肺脑复苏术 • 感染控制技术 • 血液净化技术 • 营养支持技术 • 重症评分技术
5
危重病医学,急救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区别
任 务 工作场所 ICU 范围 局限 救治措施 监测、综合 生命体征支持
ICU封闭式管理
• 医护人员出入ICU需要换鞋及衣服。 • 取消家属陪护,家属每天探视半小时,需要换鞋、穿隔 离衣和戴口罩。——科内组织完成家属探视。 • 病人病情观察、医疗护理当然由医护人员完成。——科 内医护人员床旁24小时不间断看护。
ICU封闭式管理
• 病人的生活护理完全由医护、护工人员承担。 ——科内 完成。 • 病人相关化验、标本等取送由医院完成。 ——由ICU外 部人员完成。 • 医护人员入ICU会诊、拍片等与内部沟通——需要电子 可视门以便内部查看及开关门。 • 这些需要医院有相关配套措施与之适应,否则难以完成 封闭式管理。
工作模式改变
• 把工作人员“赶” 到病人床旁。 • 床旁对病人实施24小时连续不间断监测和治疗,无白天、 夜间之分。
ICU的分类
1. 综合性ICU (General ICU)、
2 . 专科ICU : CCU 冠心病 ICU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 RCU 呼吸系统疾病 ICU (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CP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CS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 .部分综合性ICU ECU 急诊ICU (Emergency Care Unit) PICU 儿科ICU (Pediatric ICU) SICU 外科ICU (Surgical ICU)
ICU为什么实行全封闭管理
• ICU是集合了全院的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的特殊场 所,收住在ICU的危重病人全身插了各种各样的管道和 电极,床旁布满了各种抢救仪器、设备,这些管道、电 极、仪器、设备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必须有经过专 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密切的监视、管理,若病人家属 在病人床旁不小心触动了这些管道、电极、仪器或设备, 就可能会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
•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式的监测方法
重症医学的研究内容
ICU特色技术——纤维支气管镜
• 纤支镜引导下困难气道建立 •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等等………
重症医学科管理方面
• 全封闭管理。 • 工作模式的改变。
ICU为什么实行全封闭管理
• 首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危重病人抵抗力降低,家属 过多探视会增加病人感染的可能,这些感染也可能是致 命性的。一旦合并了感染,不仅加重了病情、延长了病 程,而且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加重了家属的经济负担。 所以,现代概念的ICU必须实行全封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