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皂解析PPT课件

肥皂解析PPT课件


83
——
——
53
15
30
0.1
0.3
0.10
1.0
1.1
25
27
(三)复合洗衣皂
配有表面活性剂或钙皂分散剂的皂 类 Nhomakorabea涤剂。28
(五) 透明皂
采用牛羊油、漂白的棕榈油、椰子油做油脂原料, 以多元醇,如糖类、香茅醇、聚乙醇、丙醇或甘油或 蔗糖做透明剂。
透明皂具有耐用、碱性小、溶解度大、泡沫丰富等 特点。
1
• 起源 • 肥皂概述 • 肥皂的制造 • 肥皂的品种
2
肥皂的传说
据说在五千多年前,古代埃及一个给国王做 饭的厨师,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里,当 他赶忙扔掉后回来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 干净,他觉得很惊奇,抓来一些叫其他厨师 试用,效果也一样。国王知道后便叫人仿制 ,这就是肥皂的雏形。
3
肥皂的传说
%≥
总有效物含量
%≥
水分和挥发物(103℃±2℃) % ≤
总游离碱(以NaOH计) % ≤
游离苛性碱(以NaOH计) % ≤
氯化物含量(以NaCl计) % ≤
总五氧化二磷a
/%
透明度b [(6.50±0.15)mm切片 /%
a仅对标注无磷产品要求; b仅对本标准规定的透明型产品
指标
皂基型(Ⅰ) 复合型(Ⅱ)
同,还有各种添加剂,如:香精、抗氧化剂、杀菌剂、除臭 剂、富脂剂、着色剂、荧光增白剂等等。
香皂按其组成可分为皂基型(以Ⅰ表示)和复合型(以 Ⅱ表示)两类。
皂基型 仅含脂肪酸钠、助剂
香皂
复合型 含脂肪酸钠和(或)其他表面活 性剂、功能性添加剂、助剂
24
1.香皂的感官指标 (1)包装外观:包装整洁、端正、不歪斜。 (2)皂体外观:图案、字迹清晰,皂形端正,色泽均匀,
用蒸汽加热 的混和液
加入细食盐 分层
加热、搅拌
皂化
盐析
上层:肥皂液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成品 压滤、干燥成型 肥皂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14
制肥皂的简单流程:
15
成型加工
(1)洗衣皂的生产
方法:冷桶法、冷板车法和真空干燥法。
以真空干燥为例(最先进、应用广泛):





打装

冷 却


印箱
16
20
肥皂的外观质疵现象
❖ 三夹板
❖ 出汗
❖ 冒霜
❖ 开裂
❖ 软烂
❖糊烂
21
2.洗衣皂的理化指标
项目名称
干皂含量
/%
氯化物含量(NaCl) /% ≤
游离苛性碱含量(NaOH) /% ≤
乙醇不溶物
/% ≤
发泡力(5 min)
/mL ≥
总五氧化二磷a
/%
透明度b [(6.50±0.15)mm切片 /%
光滑细腻、无明显杂质和污迹。 (3)气味:有稳定的香气,无油脂酸败气味或不良的异
味。 包装外观和皂体的外观检验凭感官目测,气味的检验凭
嗅觉的鉴别。
25
▪ 香皂外观质疵情况
❖ 三夹板 ❖ 冒霜 ❖ 软烂 ❖ 出汗 ❖ 开裂和糊烂
❖ 白芯 ❖ 气泡 ❖ 变色 ❖ 斑点
26
2.香皂的理化指标
项目名称
干皂含量
a仅对标注无磷产品要求; b仅对本标准规定的透明型产品
指标
Ⅰ型
Ⅱ型
≥54
43~54
1.0
0.3
15

400
300
1.1
25
22
(二)香皂
质地细腻,气味芬芳,可用来洗手、洗脸、洗发、洗澡。
桂花香皂的基础配方
组分 皂片
质量/% 98.4
钛白粉
0.2
中性泡花碱
0.3
水解珍珠
0.5
桂花香精
0.6
23
香皂的质量标准 与洗衣皂一样,除脂肪酸钠盐外,根据其应用功能的不
辅助原料与填料
①松香 ②硅酸钠 ③荧光增白剂 ④杀菌剂
⑤多脂剂 ⑥羧甲基纤维素 ⑦着色剂 ⑧香料
11
12
皂基制造
制皂方法
间歇沸煮法(传统方法)
利用油脂和碱进行皂化反应,然后 经过盐析、碱析、整理等过程,最后 制得纯净的皂基。
中和法 甲酯法
冷制法
13
肥皂的制取原理
肥皂、甘 油脂 NaOH溶液 油、水等
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 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
分类:根据阳离子的不同分碱性皂(包括钠皂、钾皂、铵 皂、有机碱皂)和金属皂(非碱金属皂)两大类。根据用途 的不同可分为家用皂和工业用皂(纤维用皂)两大类。
去污原理:从结构上看,在高级脂肪酸盐的分子中有非极 性的憎水部分和极性的亲水部分。憎水基具有亲油功能。
(2)香皂的生产
碾压法:
皂基
干燥
拌料
均化 真空压条
成品
包装
打印
切块
17
三、皂的品种及质量要求
❖ 洗衣皂 ❖ 香皂 ❖ 透明皂 ❖ 药皂
❖ 复合皂 ❖ 洗衣皂粉
18
(一)洗衣皂
去污力强,泡沫适中,使用方便。 不耐硬水,在硬水中洗涤时会产生皂垢。
19
(一)洗衣皂的质量标准 洗衣皂是块状硬皂,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的钠盐,同时
5
6
1、油脂 2、合成高级脂肪酸 3、碱类 4、辅助原料与填料
7
油脂的概念及类别
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脂化而成, 称为三脂肪酸甘油脂。
8
合成脂肪酸
以石蜡为原料经氧化制得的 高级脂肪酸。
9
碱类
主要是氢氧化钠,其次是碳酸钠、碳酸钾、 氢氧化钾。其作用是与油脂进行皂化反应而生 成肥皂。
10
到了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第 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取块状肥皂获得成功 。后来传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建 厂,用煮化的羊脂、烧碱等原料生产肥皂。 直到法国化学家卢布兰首先用电解食盐的方 法制取烧碱后,才使肥皂成本大大降低,从 此,肥皂才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4
概述 成分: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
含有助洗剂、填充料等。洗衣皂按干皂含量分为Ⅰ型(干 皂≧54 %)和Ⅱ型(干皂含量≧43 %,≦54 %)两类。 1.洗衣皂的感官指标 (1)包装外观:包装整洁、端正、不歪斜——感官目测 (2)皂体外观:图案、字迹清晰,皂形端正,色泽均匀, 无明显杂质和污迹——感官目测。 (3)气味:无油脂酸败气味或不良的异味——嗅觉的鉴 别。
29
(六)药皂
除具有普通香皂的共性外,尚 有杀菌、消毒、祛臭的疗效或 兼有治疗某些皮肤病的性能。
由于加入的药物种类和量的多 少不同,对不同的皮肤病有不 同的疗效。
30
➢ 药皂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不少新的药物香皂,如硫磺 香皂、去痱特效药皂、中草药香皂、驱蚊香皂等。
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