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摘要:聚焦“低碳生活”,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之中,运用基于“低碳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塑造学生,把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落脚点,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教育;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059-01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对现代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超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一线数学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之中。

通过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一,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启蒙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绿色生活”意识。

下文,笔者将针对《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这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设计,围绕“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这种可持续发展
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具体阐释。

一、研究目标锁定“低碳”
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它为人们提供能量,人们依靠它创造文明。

伴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也带来了用电负荷的急剧攀升,电力供应缺口日益加剧,城市供电形势异常严峻。

与此同时,低谷电过剩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教师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进行了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设计。

该教学设计着眼于生活中的数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实践来求证检验,并借此来培养学生熬践行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紧扣“低碳”
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贯穿予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学科教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路径。

《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这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与学科教学内容密切关联。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与概率”、“统计表与统计图”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借助《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学习、实践、探究活动,扩大了学生处理生活信息的范围,凸显了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进而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现实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研究拓震围绕“低碳”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与学习方
法的体验和训练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探究未知,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追求。

因此,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性延伸,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局限,学习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真正起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实际功效。

在《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探索,针对以下7个问题,积极开展家庭生活用电调查,即:
1、你的家庭中有哪些日常家用电器?
2、你的家庭巾除日常的家用电器外,还有哪些耗电用品?
3、你的家庭中哪种电器耗电量最大,每天耗电多少度?
4、家庭每月耗电多少度,支出的电费是多少?
5、你知道什么是“峰谷电”吗?“峰谷电”的电价是多少?
6、请谈一谈你打算如何有效利用“低谷电’’?
7、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节电方法。

通过对以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拓展性延伸,学生努力去解决生活化的、开放的数学闯题,不仅使“低碳生活’’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低碳生活捧的现实意义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刻内涵。

当今时代,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数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从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而且还能使学生自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体
系,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充分反映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性”理念.
本文所呈现的这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围绕中心,把握重点,既没有失去学科特质,也没有游离于教育主旨之外,学生所参与的“数学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而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具有鲜明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的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思维实践活动。

学习专题的研究目标锁定“低碳”,研究内容紧扣“低碳”,研究方式倡导“低碳”,研究拓展围绕“低碳”,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列举分析,使孩子们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唤起了学生“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美好明天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罗洁,钱丽霞等.在我们的学校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史根东,王桂英.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