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课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当中式灯笼映红香榭丽舍大街,当东
方五彩文化旋风在法兰西大地上飞扬,人
们领略的正是中法文化和东西方文明的和 谐相处和友好交融所产生的无限魅力。”
—— 中国外长李肇星
“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 作为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大国,中 法两国互办文化年,不仅使两国人民感受到 对方国家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东西 方文明的一次平等、友好的对话,可以有效 地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 而为巩固与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 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自学篇—看、读、思
A组 1、玄奘西行的原因、来回路线、结果 2、简介玄奘在印度的主要活动 3、玄奘回国后做了什么?玄奘西行的意义? B组 1、鉴真在55岁高龄之际为何东渡?第五次 东渡路线?
2、鉴真第六次东渡结果如何?对日本有何影响? 3、如果你是他们,在当时物质条件下,会遇到 什么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玄 奘 西 行 与 鉴 真 东 渡
凯旋们前的中国舞狮队
中 法 文 化 年
北京秧歌 队在香榭 丽舍大街 盛装游行
中 法 文 化 年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ຫໍສະໝຸດ 出中 法 友 谊 长 存中 美 文 化 年
看!中国的红灯笼 中国泥塑吸引了美国妇女 体验京剧的魅力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自学篇—看、读、思
自学篇—看、读、思
探究篇
敢于提问,善于质疑是学 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根据
教材提出问题.
探究篇
1、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 玄奘西行与文学作品《西游记》是否有联 系? 2、玄奘、鉴真为什么会成功?在他们 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比较玄奘、鉴真的异同点
启示篇
1、通过玄奘、鉴真这一“取”一 “送”,结合鲁迅、英国学者威尔斯 的观点,想一想唐朝时中国人具有怎 样的文化精神?
纪念—1980年,鉴真坐像回国探亲
中 日 友 好 的 佳 话
玄 奘 与 鉴 真
所去 国家
方式
目 的
结局
相同点
玄 奘
鉴 真
古 个人 取经(学 返回 唐朝人; 印 陆路 习他国先 本国 进文化) 度 佛教徒;
传经(传 群体 日 定居 促进中 本 海路 播本国先 他国 外文化 进文化) 交往
“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 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 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 不轻易地崇拜或者轻易的唾弃。” —鲁迅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 梦寐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确是开放 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
4、断水断粮、病痛、丧徒、背弃、眼 盲等种种肉体上感情上的折磨; 5、海涛凶险、缺乏远洋航海设备和经 验 ……
玄奘西 游时真 有孙悟 空帮忙 吗?
1、学习异国文明、传播中华文明而何惜 生命的无私、献身精神
2、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执着精神 3、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4、突破俗念、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 5、为事业不惜牺牲自我的敬业精神……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2、唐朝文化精神对今天中国的改革 开放、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3、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请你谈一谈 在生活、学习中如何实现这种精神?
制作:徐文艳
2006年2月
( 第 五 次 )
海南崖洲的鉴真群像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城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日本的唐招提寺
1、酷暑风寒、滚滚黄沙、高山险阻 2、僧侣内部的思想分歧、世俗的偏见; 3、官府的阻挠、财力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