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 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D)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利玛窦 意大利的耶稣会传 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 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 夫的敬重”。他是天主教在中 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 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 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 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 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 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 知识。 他还为中国绘制了世界地 图,使中国人认识了世界的概 况
思考:我们在玄奘和鉴真身上看到 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繁华的长安
唐朝时期,许 多外国使节来华, 向中国皇帝进贡, 贡品多为珍稀宝物, 这也是中外交往的 一个重要途径。左 图反映了外国使节 和边远少数民族携 贡品来唐的生动情 景。
《职贡图》 (局部)
外国的文化使者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世 界各国的文化也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 影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外国传教士, 有些是为了文化侵略,但也有一些外国人 为传递中外经济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朝人吴承恩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 小说《西游记》。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鉴 真 东 渡 日 本 ★
鉴真,生活于 唐玄宗时期,俗姓 淳于,扬州人,十 四岁出家为僧,早 年曾游历长安、洛 阳,后定居扬州大 明寺,精熟佛教戒 律,是佛教律宗大 师。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
建筑——清真寺
医学
拉齐(864—932) 中世纪 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 化学家。早年承家学研读 《古兰经》和教义学,后 在巴格达智慧馆名师指导 下钻研医学、数学、哲学 和炼金术,爱好音乐和文 学,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 语。他曾先后任赖伊和巴 格达医院院长及宫廷御医, 并从事学术著述。因他医 学成就卓著,被誉为“阿 拉伯的盖伦”、“穆斯林 医学之父”。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河北路小学六一班王紫琦
《西游记》的故事大家 熟悉吗?
它就是以玄奘天 竺取经的真实史实艺 术加工而成的。
• 玄奘,俗姓陈,名炜,13岁时出家为僧, 玄奘是他的法名.唐朝初年,玄奘研究 佛经理论,发现其中诸多谬误,就决心 到佛教 “圣地”----天竺求法. • 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经 过寸草不生的沙漠,翻过终年积雪的 高山,历经千难万险,由天山南路横穿 新疆,越过葱岭,通过中亚,最终到达 印度.在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 寺
使者之一:阿拉伯的商人
阿拉伯的商人在商旅往来中成了东西方文化 交流的桥梁
亚洲
欧洲
阿拉 伯商人 非洲
文 化 的 传 输
希腊著作
科技 商品
阿拉伯使者
天文学
医学
伊斯兰教文化
世界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Ⅹ、Ⅺ、Ⅻ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627年,玄奘单人匹马离开 长安,西行出国。他先进入 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玄奘 不认路,便以路边白骨、马 粪为记号。由于没有水,他 一度产生了回去找水的念头。 但想到自己立过的“不到印 度,决不东退一步”的誓言, 他便继续前行。一次,玄奘 几天没有喝到水,但信念依 然不变,直至找到水源。经 过一年的艰苦行程,玄奘走 过沙漠,翻过雪山,经过西 域、中亚20多个国家,终于 到达印度。
玄奘西行图
1300多年前,在古印度的曲
女城,曾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佛
学辩论会。到会的有国王、僧人、 普通百姓,约六七千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担任这次辩论会主讲的是来
自我国唐朝的佛学大师玄奘。他 对佛学的精辟论述,令在场的人
无不为之折服。
辩论会结束那天,古印度国 王按当地的风俗,请玄奘乘上一
头装饰华丽的大象,绕场一周。
1.玄奘西游
• 勤苦学习了五年,取得优异成绩, 成为那烂陀寺十大发师之一.接着, 他外出游学,环游印度半岛,多次 参加佛学辩论会,誉满天竺.在印 度留学15年之后,玄奘谢绝了天 竺国王戒日王的挽留,于645年带 着六百多部佛经及其他物品回到 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接见.玄奘先 后旅行18年,历经一百二十余国.
玄奘所取回的佛经在中国流传。玄奘归国后得到了唐太宗的充分 重视,他亲自接见玄奘并命丞相调集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译场, 协助翻译。玄奘译出了大量佛经,并培养了一大批弟子。
《大唐西域记》书影
《大唐西域记》共12卷,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撰文。书中记 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 和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佛学辩论会后的玄奘骑象图
众人歌唱欢呼,场面十分热烈。
• 玄奘所取回的佛经在中国的流传玄奘归国后得到了唐太宗 的充分重视,他亲自接见玄奘并命丞相调集高僧,组成规 模宏大的译场,协助翻译。玄奘译出了大量佛经,并培养 了一大批弟子。玄奘所宣扬的佛学属于法相宗,理论非常 深奥。在唐朝初年,由于玄奘的宣传,它一度成为佛教中 最显赫的宗派,但不久就衰弱了。原因何在呢?20世纪著 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是以佛教学说,能于 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 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 虽震动一时之人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可见一种外来 文化要想在本国扎根,就必须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原 封不动地加以照搬是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的。
手工艺品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晁衡是什么人?李白和他 是什么关系?
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

仲麻吕是日本杰出 的遣唐留学生,是中 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 流杰出的使者。他以 他的非凡学识和高尚 品德赢得中国朝野的 器重和信任,曾担任唐 朝的官职。仲麻吕仕 唐期间,实际上起了 民间大使的作用,他 为增进中日友好、提 高日该国际地位,促 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辛 勤献身,建立了不朽 的功勋。
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遇险
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图
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路线图
自 743 年起,鉴真在留 唐日本僧人邀请下先后进 行五次东渡,均遭失败。 753 年,已65岁高龄且双 目失明的鉴真从苏州出发 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 功,抵达日本九州岛,受 到日本僧俗各界的热烈欢 迎,在九州总督府所在地 太宰府作短暂停留后被邀 请至都城奈良最著名寺院 东大寺筑坛传戒,从而把 佛教律宗和唐朝文化传入 日本。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课本学习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8 页
3、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 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C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 日本著名学者 • 唐朝高僧 • • 意大利传教士 •
玄奘 阿倍仲麻吕
中日友好交流使者
鉴真
利玛窦
弟子们写成《大唐 西域记》 担任唐朝官职 绘制世界地图
唐 开元通宝
日本 和同开宝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事件 内容 鉴真 东渡
身 目的 途中遭遇 份 地
主要贡献 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做出了杰出贡献
僧 日 人 本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 僧 天 历尽千难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 玄奘 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 人 竺 万险,九 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 西游 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死一生 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