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心理健康

电视剧《渴望》曾经轰动全国,王亚茹几乎是观众一致公认的“最没人情味” 的人,她自负清高、傲慢不逊、冷漠无情、孤僻多疑、不苟言笑、不善交际、 生性嫉妒、执勘刻板;她与慧芳、小芳、月娟、刘大妈等人格格不入:对自 己的父母及唯一的弟弟,也常常是怒目以对,对待恋人罗冈更是冷若冰霜、 不近情理;就连唯一“与她交往的老同学团莉,也常因受不了她那古怪的脾 气而几次欲撒手而去,她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 情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响,这几乎使她到了人 见人恨的地步。王亚茹的这些行为模式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偏执型人格。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将偏执型人 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
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偏执性人格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 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 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 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 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 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 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 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1、 双趋式冲突又称正冲突
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具有同样 吸引力的动机。当实际条件限制而无法获取两个目标,鱼 和熊掌不可兼得,就会产生难以做作出取舍的心理冲突。 比如周末既想复习功课又想去看精彩影片,内心感到矛盾。 解决双趋式冲突的原则是两利取其重。
2 、双避式冲突,又称负冲突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
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不良性格表现下图:
(一)悲观及其纠正
矫正悲观的建议:
1、 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你失望情绪的缓冲器,否 则你会更加失望。
2 、以幽默而乐观的心态坦然接受现实;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未来,其中包括你自己。
3 、处境不利也要寻找积极因素,不放弃争取微 小胜利转机的努力。
4、即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 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地去争取胜利。 5、不管形势多么险峻,也要去争取有利的条件 6、失败了,但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 值得庆幸的。 7、多与乐观的人交往。 8、悲观不是天生的。
2、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学习能力
(2)操作能力
(3)创新能力
(4)沟通与合作能力 (5)组织管理能力 (6)语言运用能力 (7)就业与创业的能力 (8)持续学习的能力
3、能力的心理健康意义
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通常与能力呈高 度正相关。大学生是高自尊群体,他们崇尚能力, 很多学生在争当学生干部、加入社团、参加活动 时,主要动机是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九章 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人格的涵义与特征 二、人格的结构 三、人格与心理健康 四、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及其表现 五、健全人格的塑造
一、人格的涵义与特征
(一)人格的涵义 心理学所谓的人格,通俗的说就是个性。它是指个体在先
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独特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的整合。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 文persona,愿意为戏剧演员所戴的“面具”,用以表现 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各 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个性”。谈到 人格、个性,这就与气质、性格密切相联。二)人格的特 点 1、整体性 2、社会性 3、稳定性和可塑性 4、独特性
6-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二)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之朝 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原动力,动机 是保持行为的续动力,动机是引导行为的指示器,动机是 调节行为的控制器。动机的强弱对人的学习、工作效率影 响很大。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使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只有在中等强度动机条件下,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三、人格与人生发展的关系
1、人格决定人生命运 2、人格影响身心健康 A型性格(急躁、好胜、求成心切)易患心脏病 抑郁特征的人易患胃溃疡 3、病态人格害人害己 马加爵的病态人格分析
四、大学生常见人格偏差及其矫正 1.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偏差 偏执性人格 分裂性人格 冲动性人格 自恋性人格 心境恶劣性人格
价值观的心理健康意义。弗洛姆认为,对具有健 康人格的人来说,生活的目标犹如食物一样不可缺少。
三 、 人格的心理特点 (一) 气 质
1、气质的涵义
心理学所谓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 度、稳定性和向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以活 动的动机、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为转移,因而气质具 有典型性和稳定性,它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 个人独特的色彩。
矫正A型性格中不良因素的建议: 1、确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并集中精力为此奋斗; 2、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勇于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信任别人; 3、尽量淡化荣誉、成就观念,要注意生活的和谐; 4、在时间安排上要井然有序而留有余地,从容不迫 地去干避免争论和冲 突;
(4)气质与健康和疾病有联系。
(二) 性格
1、性格的内涵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态度 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格结构中表现最明显,也是最重要 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三) 能力
1 、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 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两种涵义:其一是已 经表现出的实际能力,其二是潜在能力。
这样如何走出悲观的阴影??
(二)纠正A型性格中的不良品质
A型性格者积极进取,富于竞争意识,讲效率,能 充分利用时间并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助于个人事业的成 功和潜力的发挥,同时还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
A型性格者过于紧张、急躁,情绪起伏大,在生活 中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较长时间的应激状态而严重影响 身心健康及学习和工作
6、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7、有目的地利用机会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悠闲感; 8、多交一些知心朋友,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
(三)急躁
(三)急躁及其纠正
1、急躁的定义:
急躁是指碰到不称心事情马上激动不安的心理 状态或想马上达到。
急躁主要表现为冒失、莽撞、不沉着稳健,遇 事不冷静,做事急于求成,急躁者大多缺乏耐心、 细致、严谨、恒心和毅力。
2、气质的类型及表现特点
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 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具有强度、 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类型特性,这三个基本 特性的不同匹配,可以组成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3、正确理解气质:
(1)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2)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事业成就的高低 (3)气质对活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4)气质对某些性格特点形成的难易有一定的影响,也使
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人具有威胁的、不利的事件发生,两者都想躲 避,但条件所限,只能避开一件,接受一件,犹如“前有悬崖,后有追 兵”。解决双避式冲突的原则是两害取其轻。
例如,一个小孩得了龋齿,感到非常痛,但他又不肯就医,因为他害怕 治疗带来的痛苦。此时,牙痛和治疗带来的痛苦都是想要回避的目标, 但是又不能同时回避。要解决这种冲突,只有接受其中一种痛苦程度较 轻的目标。
个人的性格表现带有独特的色彩 (5)气质的分类是相对的
4、气质的心理健康意义
(1)了解自己气质的特点,善于分析和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 中的长处和短处,学会做气质的主人,不为气质所左右。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气质的积极特征,控制消极 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好成绩。
(3)气质不同的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对不同的人和事做出反 应会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同学之间加深理解, 融洽相处,很有好处。
2、表现:固执已见,听不进他人之言,按照自己 固有的框框、模式去批评、抱怨他人的言行, 没有广博的胸怀。解决问题思路狭窄,态度、 观点极端,方法单一。
3、矫正狭隘的建议: (1)试着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周围的世界。 (2)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培养宛如海洋、天 空一样的宽阔胸怀。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要博学广闻。
2、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常见不良品质与纠正 (一)悲观及其纠正
人格中的不良品质是指介于正常人格与变态人格之间 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悲观是 精神颓丧,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悲观者常常从消极的 角度看问题,放大挫折和困难认为它们是不可逾越;用静 止的眼光看失败,认为它们不可改变,对自己缺乏信心, 改变现状的勇气不够。
人格的心理倾向
(一) 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人为 了生存和发展,就得有一定的需求,这些需求反映在人的头 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有两类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 要。这两类基本的需要又派生出许多需要,归纳起来主要有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 实现的需要。
3、趋避式冲突
也称正负冲突,指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 些需要,同时也构成某些威胁,由此产生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的矛盾心理。比如,想吃糖又怕身体发胖,想结婚又怕婚后有负 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