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翻译[25-30]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翻译[25-30]

25.澄子亡缁衣
宋国有一个叫澄子的人,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到路上去寻找。

看见一位妇人穿着一件黑衣服,就拉住不放,要拿走人家的衣服,说:“今天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妇人说:“您虽然丢了一件黑衣服,但这件衣服确实是我自己做的。

”澄子说:“你不如赶快把衣服给我,先前我丢的是一件纺丝的黑衣服,现在你穿的是一件单的黑衣服。

用你的单衣来赔偿我的纺帛的黑衣服,你岂不是已经占了便宜吗?”
26.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
敬畏的地方。

(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

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

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

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27.楚人养狙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

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

有的猴不给,(狙公)就鞭打它们。

猴子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

”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

”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

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不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28.杜蒉扬觯
知悼子死,还没有下葬。

平公饮酒(作乐),师旷、李调陪伴侍奉,敲击编钟(演奏乐曲)。

杜蒉从外面来,听到编钟声,说:“(平公)在哪?”(仆人)说:“在寝宫。

”杜蒉前往寝宫,拾阶而上。

斟酒道:“师旷干了这杯。

”又斟酒道:“李调干了这杯。

”又斟酒,在大厅的北面(面对平公)坐下干了酒。

走下台阶,跑着出去。

平公喊他进来,说:“蒉,刚才我心想你可能要开导我,因此不跟你说话。

你罚师旷喝酒,是为什么啊?”(杜蒉)说:“子日和卯日不演奏乐曲(据说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县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纣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

后代君王引以为戒,以子卯日为‘疾日’,不演奏乐曲)。

知悼子还在堂上(停灵),这事与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师旷,是太师啊。

(他)不告诉您道理,因此罚他喝酒啊。

”“你罚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李调,是君主身边的近臣。

为了一点喝的一点吃食忘记了君主的忌讳,因此罚他喝酒啊。

”“你自己(罚自己)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我杜蒉,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务,却敢干预(对君主)讲道理防范错误的事,因此罚自己喝酒。

”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啊。

斟酒来罚我。

”杜蒉洗干净然后高高举起酒杯。

平公对侍从们说:“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们)敬完酒后,都要高举酒杯,叫作“杜举”。

29.卖柑者言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

放到市场上,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

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

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
“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的吗?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欺骗傻子和瞎子的吗?这样欺骗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

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

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你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

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现在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

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30. 伍子胥与渔夫
伍子胥到船上,渔父知道他的意思,就渡他到了千寻的渡口。

子胥渡过以后,渔父看他脸有饥饿的面色,于是对他说:“你在树下等我,我为你取饭。

”渔父离开后,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苇荡中,不久,渔父来,拿着麦饭、咸鱼羹、盎浆,在树下寻找,没见到。

因此用歌声来呼唤他,说“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穷的士人吗?”如这样多次,伍子胥才从芦苇中应声。

渔父说:“我看见你饿着肚子,给你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
两人吃完了饭,想离去,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剑,给渔父并说:“这是我前君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用这剑来报答您。

”渔父说:“我听楚王的命令,得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

难道企图百金之剑吗?”于是推辞不接受。

对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否则就会被楚国人抓获。

”子胥说:“请问您的姓名。

”渔父说:“今天很凶险,两个贼相遇,我所谓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

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你是苇中人,我是渔父,富贵了不要忘了我。

”子胥说:“好的!”于是就离去,告诫渔父说:“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

”渔父说好。

于今行走数步,回头看渔父,已经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