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印制板设计要求
-0
32.2
-0.5
-0.2
-0.05
项目 W2
T1
T2
B
参数 ≥5.5≤ 0.6 ≥0.6≤ ≤1.0
mm
18 ±0.3 1.5
插件机效率 ①标称速度: M:0.369
K: 0.16
Z: 0.32
J: 0.468
(4+d1)/2 (4+d1)/2 A先插入 (3.6+d1)/2 B先插入
2、径向元件排版要求
①印制板传板方向上、下边距边缘5mm内不应有元件。
②定位孔附近不可机插区域。(单位:mm)
Y
12
已插元件 X 14.2
③元件面的插件密度限制(单位:mm)
插入元件
插入元件引脚
45°
0.2
9.2
0.2
1.27
5.0
a
b
3.2
机插元器件要求
1. 铆钉
L1 R1
R2
L3
L2
H2 H1
尺寸
L1 L2 L3 H1 H2 R1 R2
大铆钉 小铆钉
2.5*3.5 1.6*2.8
4±0.05 3.1±0.05
2.5±0.05 2.1±0.05 3.5±0.15 0.5±0.05
1.6±0.02 1.34±0.05
2.8±0.1 0.4±0.1
D
已插元件高度+0.5mm
D
D>3.5或D>插入元件半径+0.2mm
D>5或D>插入元件半径+0.2mm
③铜泊面的插件密度限制(单位:mm)
a
b
3.8
a
b
4.0
a
b
3.7(a先插入) 3.9(b先插入) 5.0(b先插入,其一为三极管)
a b
3.4
5.0
b a
3.3(a先插入) 5.7(b先插入)
φ1.2+00。1 φ1.0+00。1
φ1.4+00。1 φ1.2+00。1
φ0.5±0.05
Φ0.9+00。1
φ1.1+00。1
φ0.4±0.05
Φ0.8+00。1
φ1.0+00。1
③一致性要求: 为保证插件机的正常运转,对同种印制板(含不
同模号)的一致性要求为任意两块印制板相同孔位的实际位置之
差为0.1mm之内。
Y方向不可插入区域 X方向不可插入区域
③元器件的插件密度限制(单位:mm)
P
P
L4
L1 L2
印制板
L4
L3
插件头部位导致死区
砧座剪切部位导致死区
2. 5 3. 6
P:插入跨距 L1:P+2.0 L2:P+7.5 L3:P+2.0 L4:P+4(基板 下方1mm)
6
3
轴向元件与已插跨线 (d为跨线直径)
0.25
0.2
0.15
0.1
2. 跨线 跨线要求为Ф0.6±0.02mm的镀锡铜线。
3. 轴向件
R
B S
T
R
Z P
S T
单位:mm W=52+00.2 P=5±0.3(连续20只元件的累 计误差不得超过±2) |L1-L2|≤0.2 T=6±1
Z≤1.0
B≥3.2
S≤0.8 R=0
3. 径向件
P
(3.6+d)/2 (3.6+d)/2 (3.6+d)/2 (2.0+d)/2
(4+d)/2
(4+d)/2
பைடு நூலகம்轴向与轴向元件 d为引脚直径,D为本体直径
(3.6+d1)/2 或 (D1+D2)/2
(3+D1)/2 或 (3.6+d1)/2
A B
A B
(3.6+d1)/2 (2+D)/2 A先插入 (3.6+d1)/2 B先插入
致,孔径均求为φ4+00.05mm的圆孔,距两边距均为5*5mm。
4、元件引线孔的要求。
①铆钉孔的要求 大铆钉(φ2.5mm)的孔径为:φ2.7+00.1mm。 小铆钉(φ1.6mm)的孔径为:φ1.8+00.1mm。
②元器件引脚的直径和公差要求如下表
引线直径
冲孔直径
钻孔直径
φ0.8±0.05 φ0.6±0.05
5、拼板及“V”型槽、邮票孔的要求 ①为提高机插效率,要求尽量将小块印制板拼接成大块印制板,拼
版要求拼成矩形。
不可接受的拼板方式
可接受的拼板方式
②印制板的四个角要求倒圆角,且R>3mm,以保证自动传板机 构的正常工作,避免卡板造成停机或损坏印制板.
③拼版加工后需分成小块印制板,故拼板之间开“V”型槽或邮票 孔.“V” 型槽或邮票孔开得过深容易造成机插时折断,开得过浅又 会分开时不易操作,故应按下图要求.
③元器件插件密度限制(P :插入跨距
Y方向不可插入区域 X方向不可插入区域 单位:mm)
4
3
P
2.1 3
2.2
4
P+4.2
P+2
3
P+6
2.3mm 2.3mm 2.3mm 2.8mm
2.6mm
A
A先插入
B A
B
2.3mm B先插入
3.4mm A先插入
2.3mm B先插入
2、轴向元件排版要求
①印制板传板方向上、下边距边缘5mm内不应有元件。 ②定位孔附近不可机插区域。(单位:mm)
P1 F
W1
ΔH
ΔH ΔP
ΔP
B
H1 L
H0
W
W2
T1
L1
P1
d
D
T2
项目 D L L1 P
P1 H1 H0 W W1 ΔH ΔP F
P1
d
参数 Ф4.0 ≤ ≤ 12.7 12.7 23 16.0 18.0 9.0 ≤ ≤ 5.0 3.85 Ф0.6+
mm ±0.2 11 1.0 +1.0 ±0.3 ~ ±0.5 +1 ±0.5 1.0 1.0 +0.8 ±0.3 0.06
②径向元件为‘N’型打弯,焊盘设计应为元件孔靠焊盘内侧。
B=1.2mm~1.8mm
7、机插元件的排版设计要求 所有插件机均只能实现X、Y两个方向的插件,故机
插元件排版不能斜排。
机插元器件排版计要求
1、跨线元件排版要求(跨线直径≤6,跨距5≤P≤26)
①印制板传板方向上、下边距边缘5mm内不应有元件。 ②定位孔附近不可机插区域。(单位:mm)
60°
“V”型槽
0.4mm 0.3mm
60°
1.0
2.5
1.0
n×2.5
铜箔面
邮票孔:圆孔直径为1.0mm, 间距为2.5mm;开槽孔宽为
1.0mm,长度为n×2.5mm。 两端的倒角R=0.5mm。
6、机插元件的焊盘设计要求 ①跨接线和轴向元件机插时引脚内弯方式,焊盘设计应为元件孔靠焊
盘外侧。
1.2~1.8mm
机插印制板设计要求
1、印制板的外形尺寸。
厚度:1.60±0.10mm 长度:150~330mm 宽度:50~250mm
2、印制板翘曲度
插件方向
Max: 1.2mm
Max: 0.5mm
3、印制板定位孔的要求
机插板允许其中一个定位孔为长孔,但松下和环球插件机传板方
向不一致,如需贴片翻板后孔位置也将变化,建议两定位孔参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