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商务礼仪简述赞美的要点有哪些篇一:商务礼仪重点商务礼仪重点第一章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1.什么是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公司或企业的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中,为了塑造良好的个人和组织形象而因遵循的对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规范或程序。
2.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尊敬原则真诚原则谦和原则宽容原则适度原则3.从事商务活动的黄金规则◆具体表述可用“ImpAcT”一词来概括,即:正直Integrity礼貌manner个性personality仪表Appearance善解人意consideration机智Tact4.商务礼仪的重要作用(1)在商务活动中讲究礼仪,有利于塑造个人形象(2)商务礼仪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商务礼仪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改善人际关系(4)商务礼仪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和国家文明的标志5.商务人士的礼仪修养遵守公德真诚谦虚注意小节品等尊重热情有度宽容理解第二章商务人士仪容仪表与仪态仪表,是指人的外表。
仪容,是指人的容貌。
仪表仪容美,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门面、招牌,又是一个人的内心素质、内在修养的显露。
仪容仪表美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人的容貌、形体、体态等协调优美,是指人的自然美;二是指经过修饰打扮及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美,是指人的修饰美;三是指一个人纯朴高尚的内心世界和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是指人的内在美。
1.化妆(1)化妆的功能:是塑造单位形象的必须要求职工化妆上岗,意在向商界的交往对象表示尊重。
(2)化妆的基本原则:自然美化原则整体协调原则(3)化妆的礼仪规范◆在工作岗位上,应当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
◆在工作岗位上,应该避免过量地使用香水。
◆在工作岗位上,应当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在工作岗位上,应当力戒与他人探讨化妆问题。
◆在工作岗位上,应当力戒自己的妆面出现残妆。
3.礼仪形态:站姿坐姿蹲姿第三章着装与服饰礼仪1、着装原则(1)整体性原则(2)个性化原则(3)符合“社会角色”原则(4)Tpo原则:即着装与时间、地点、意识内容相匹配的原则(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仪式,这三点称之Tpo)2、商务人士服装类型简述(1)正式服装(2)职业便装(3)休闲服装3、穿西装的规范(1)西装的纽扣有单排和双排扣之分,单排又有单粒扣、双粒扣、三排扣之别。
在非正式场合,一般可不扣扣,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要求将纽扣即单粒扣、双扣的第一粒、三粒扣的中间一粒扣上,而双粒扣的第二粒、三粒扣的第一、三粒都是样扣,不必扣上。
(2)领带夹除经常做过大幅度的动作或领带夹作为企业标志时用领带夹外,其他情况最好不用领带夹。
4、饰品的选择与佩戴礼仪(1)戒指的佩戴礼仪戒指:亲、热、结、独(2)手镯与手链的选择与佩戴一只手上一般不能同时戴同时戴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镯和手链,若非要戴三个手镯,则要一齐戴在左手上,切不可一只手上戴两个,另一只手戴一个。
5、职业女性不恰当的着装(1)过分时髦型(2)过分暴露型(3)过分正式型(4)过分潇洒型(5)过分可爱型第四章见面礼仪1、握手的场合(p73)(大致了解)2、握手的要求(1)握手姿势要正确(2)握手必须用右手(3)握手要讲究先后次序(4)握手要热情(5)握手要注意力度(6)握手应注意持续的时间3、鞠躬礼:一般情况15度,特别重要的来宾30度4、名片的用途(1)自我介绍(2)自我宣传(3)结交朋友(4)通报情况(5)维持联系(6)交往凭证(7)书信往来(8)替代礼单5、接收名片的礼仪要求的了解(p85)6、使用名片的忌讳(1)不要把名片当成传单随便散发(2)不要随意地将他人给你的名片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3)不要随意拨弄他人的名片(4)在对方的名片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和提示,是帮助我们记忆的好办法。
7、面试礼仪一、面试准备阶段的礼仪要求(1)仪表端庄(2)准时守信二、面试进行阶段的礼仪要求(1)礼貌待人、沉稳入座(2)保持眼神交流、面带微笑(3)杜绝习惯性的小动作(4)面试谈话的语言艺术:专注有礼的聆听、注意控制谈话节奏、落落大方的谈吐三、面试结束之前注意的礼仪问题(1)重申自己的任职资格(2)重申自己的求职意愿(3)配合考官自然地结束面试(4)礼貌地向考官告辞第五章介绍礼仪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方式(1)应酬式的自我介绍(2)工作式的自我介绍(3)交流式的自我介绍(4)礼仪式的自我介绍(5)问答式的自我介绍2.为他人作介绍(1)为他人作介绍的顺序①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②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③介绍女士与男士认同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④介绍公司同事与客户时,应先介绍同事,后介绍客户。
⑤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⑥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⑦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⑧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来者。
(2)介绍中的姓名问题欧美人的姓名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
①英美人的姓名,一般为名在前,姓在后,有时还加教名。
也有的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作为第二个名字。
在西方,还有人沿用父名或父辈名,在名后缀以小(Junior),或罗马数字加以区别。
妇女结婚后,则不能再用自己原本的姓,必须改用丈夫的姓。
英美人姓名的书写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不能缩写。
口头称呼时,一般只称姓,除非是正式场合才称呼姓名全称。
以英语为本国文字的国家,姓名组成称呼大致如此。
②法国人的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后。
3.集体介绍◆集体介绍时的顺序(1)将一人介绍给大家在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或者难以确定时,应使一人礼让多数人,人数较少的一方礼让人数较多的一方,先介绍一人或人数少的一方,后介绍人数较多的一方或多数人。
(2)将大家介绍给一人若被介绍者在地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当这些差异表现为年龄、姓名、婚否、师生以及职务有别时,地位、身份明显高者即使人数较少,甚至仅为一人,仍然应被置于尊贵的位置,先向其介绍人数多的一方,再介绍地位、身份高的一方。
(3)人数较多的双方介绍若需要介绍的一方人数不止一人,可采取笼统的方法进行介绍。
但最好还是对其一一进行介绍。
进行此种介绍时,可按为此尊卑顺序进行介绍。
先介绍位卑的一方,后介绍位尊的篇二:商务礼仪要点简介oFFIce白领礼仪刘巍(20XX/5/12)培训目标:通过对oFFIce白领在工作中角色礼仪表现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白领职业礼仪规范,增强个人和组织的竞争力。
培训对象:oFFIce白领培训课时:8课时一、职业角色的定位二、职员的基本素质*职员具备的基本能力:判断力、表现力、行动力、洞察力、影响力、承受力、适应力、应变力、自制力、学习力、爱的能力。
*职员具备的基本素质:诚实、开朗、直率、积极、认真、勤奋、忠实。
三、职业形象的塑造*公共关系意识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意识、双向沟通的意识、双方得益的意识、广结良缘的意识。
*仪容规范表情神态:眼神、笑容——最具礼仪功能与表现力。
眼神——表情中的主导者:注视部位、注视角度。
笑——世界性语言:保持微笑、善于微笑微笑的内涵:微笑是自信的表现,微笑是礼仪之花,微笑是友好的表现,微笑是健康的反映职业女士化妆规则:·在工作岗位上,应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
·在工作岗位上,应避免过度地使用芬香型化妆品。
·在工作岗位上,应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在工作岗位上,应力戒与他人探讨化妆问题。
·在工作岗位上,应力戒自己妆面出现残缺。
表情是心境的情雨表。
表情魅力本质上包含着足以引发他人内在情绪的力量。
*仪态规范.站的姿势;男女职业规范站姿;.坐的姿势:男女职业规范坐姿;.走的姿势:男女职业规范走姿:“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
”——英国哲学家培根*服饰规范:适时、适地、适人四、日常接待的礼仪规范1、国际商(:商务礼仪简述赞美的要点有哪些)务接待基本礼仪*全面了解来客的情况*制定日程安排计划,征得客人同意;并严格执行此计划*客人在正式活动之前,对接待方要进行礼节性的拜访*应派人迎接客人,勿让客人自己寻找*第一次会晤时间应在二三十分钟左右*会晤应在专门设置的场所进行*主人右边的座位为上座*会晤结束,上司应将客人送至电梯旁或走廊上*送别前应送客人一些纪念品2、国际交往基本礼节*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是世界公认的国际礼仪。
*守时——“时间是金钱”的观念已被现代人所公认。
*不妨碍他人——在公共场所不妨碍他人。
在小事上多留意。
*吸烟之诫——国际交往中,既不要让烟,也不要“我行我素”。
3、接待来访客人步骤(基本程序)将客人引入室内(迎接礼仪)→通报上司→带入会见场所(引导礼仪)→向客人介绍上司→向上司介绍来访客人(介绍礼仪)、(名片礼仪)、(握手礼仪)→引导入座(座次礼仪)→上茶款待(上茶礼仪)→交谈礼仪(请示上司还有何吩咐)→告退时向客人点头示意(送客礼仪)*迎接礼仪:准时到达迎接地点,做好迎客的准备工作,态度要热情。
外地客人要安排好吃住行。
*引导礼仪:迎接引导来宾要走在客人的左前方,同来宾的距离在半步至三步,身体微侧向来宾。
*常用的见面礼节1)招呼:招呼通则:*遇到“熟视无睹”者,将无意和故意的轻视区分开。
*莽撞的问候方式是失礼的。
*如一天内几次遇见同一人,应适时地以某种方式向他意。
*同纯粹是因“打交道”而遇见的人。
应该打招呼。
2)介绍:*介绍人员时,总的规矩是:“先卑后尊”。
*集体介绍时(你是主人),从贵宾开始,按座次介绍。
*商务界介绍习惯按社会地位高低介绍。
“先低后高”。
①为他人介绍:a、了解对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
b、介绍要符合“尊者殿后”的原则。
在口头表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