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汇编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汇编

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及本质区别。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实验室取用药品规则:实验前:三不;实验后:三不要一必须实验时若没有指明用量,液体取固体。

4、托盘天平能准确称量到。

使用托盘天平的两点注意:。

5、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或橡皮塞是,要先将玻璃管插入的一端,然后,使它插入。

6、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固体药品也可以用。

在装入密度较大的颗粒时,应先将容器,然后把固体放在,再,让它容器的底部。

7、取用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要放在桌子上,目的是。

拿起瓶子时目的是。

8、如何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若俯视读数,仰视读数。

9、取用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使用滴管时的几点注意(熟读)10、取下酒精灯的灯帽时要放,用完酒精灯时必须,不可,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

12、使用酒精灯的几点注意(熟读)13、给液体加热的正确方法。

14、加热时导致试管破裂的几种情况:15、洗过的玻璃仪器,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第二单元知识点汇编课题1 空气1、国化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结论。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结论是。

若该实验中进水量不足1/5,则原因可能是①②③。

3、是混合物是纯净物。

4、由于氮气(稀有气体),故常用作,如:①②③。

5、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和两大类,被污染的空气会。

6、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7、如何保护和改善空气的质量。

课题2 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①②③。

2、碳、硫、磷、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3、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同时生成一种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在做铁丝燃烧的试验时,集气瓶应预先,目的是。

在做硫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目的是。

4、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5、如何检验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3个)。

2、催化剂的定义。

3、分解反应。

4、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5、工业上用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变化属于变化。

6、气体的收集方法:①、根据,可用法;②、若,可用法;③、若,可用法。

第三单元知识点汇编课题1 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特点::①、②、③、④、。

2、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4、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3、在一个原子中,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③、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④、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4、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4.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等于。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关系密切。

6、叫离子,叫阳离子,叫阴离子。

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例如,氢气是由构成的,汞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8、前18号元素顺序名称课题3 元素1、元素的定义。

2、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4、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物质。

元素、物质是宏观概念,只讲不讲。

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又讲。

5、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6、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②③。

第四单元知识点汇编课题1 爱护水资源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3、生活中如何节约水资源?4、如何防止水体污染?课题2 水的净化1、利用、、、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2、过滤操作的几点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在过滤时起作用。

3、软水和硬水的区别、如何设计实验检验软水和硬水?4、生活中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课题3 水的组成1、氢气是一种、、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2、电解水实验:①、正氧负氢、氧一氢二②、反应表达式。

③、通过此实验说明:。

3、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定义。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②③④。

2、常见元素、原子团常用化合价口诀及应用原则。

3、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原则:①稀有气体单质:;②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③非金属气体:7、如何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8、相对分子质量 6、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7、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8、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9、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为什么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3、化学方程式表的意义(通过化学方程式能得出的信息):①反应物是xxx②生成物是xxx ③反应条件是xxx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⑦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比是x:y:z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各元素的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一定变的是:分子的数目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5、必须掌握的化学方程式:1、碳、硫、磷、铁、镁、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6)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3、氢气燃烧的反应(1)4、电解水反应(1)5、高温煅烧石灰石分解(1)6、碳还原氧化铜(1)7、碳还原氧化铁(1)8、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9、二氧化碳的检验(1)10、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11、碳酸分解(1)12、一氧化碳的燃烧(1)1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1)1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1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常见的碳单质有,,,因为它们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巨大。

2、木炭具有的结构,因此它具有。

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

2、,化学方程式为:。

3、,化学方程式为:。

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①②。

5、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其中前者的选择要考虑和。

后者的选择要考虑和。

6、蜡烛的阶梯实验现象,说明。

7、塑料瓶实验现象,说明。

8、实验室常用和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9、实验室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10、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做,可用于或。

1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

13、煤气中为何要掺入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露时应怎么办?14、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碳火?为什么刚生火时,墙壁反而潮湿?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实验【7-1】的现象。

2、为什么炉火越扇越旺而烛火一扇就灭?3、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石油的冶炼属于变化。

4、如何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5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的两点因素是:①②。

6、乙醇汽油属于物,使用乙醇汽油的积极意义有:①②③。

7氢能源的优点有①②③。

,目前没有广泛应用是因为。

8、常见的新能源有、、、。

9、如何有效控制空气污染?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和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是不同。

2、常用于制造人造骨。

3、用来制造钱币的合金需要有什么性质?4、置换反应、金属生产氢气能力的强弱顺序。

5、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6、将一根洁净的铁丝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7、将一根洁净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步骤、、、;实验现象、,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9、金属生锈的条件?如何防止金属生锈?如何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第九单元溶液1、溶液的三要素是、、。

2、洗涤剂具有功能,它能使从而洗去油污。

3、溶解时吸热的固体有;放热的有、。

恒温的有。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相互转化的方法。

5、溶解度的定义,固体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气体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第十单元酸、碱、盐1、酸碱指示剂是如何变色的?2、浓盐酸具有性,打开瓶盖瓶口会出现,那是。

3、浓硫酸具有性,在实验室里常用作。

4、人体的胃液里含有,可帮助消化。

5、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先、然后。

6、酸的通性。

7、将一根生锈的铁丝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8、氢氧化钠是一种色固体,它的俗名又叫、、。

由于氢氧化钠易,而且能与空气中的反应而变质,所以要保存。

9、氢氧化钙俗名又叫、。

在实验室里制取的反应为。

10、碱的通性。

11、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⑴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⑵工业上常用来处理酸性废水;⑶医药上常用含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

1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13、如何使用PH试纸正确测量溶液的PH。

14、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是因为。

15、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

16、蒸发溶液时,应用酒精灯的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的,以防止。

当蒸发皿中,停止加热。

17、碳酸钠(化学式),俗名,是一种色粉末,溶于水,水溶液呈性。

18、碳酸氢钠(化学式),俗名,是焙制糕点所用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的一种药剂。

19、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0、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1、食物中的营养素是指、、、、、。

2、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的催化作用具有。

3、人体缺乏会引起夜盲症,缺乏会引起败血病。

缺乏会患佝偻病。

缺乏可能引起贫血。

缺乏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

4、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

5、天然纤维的优点是合成纤维的优点是。

6、如何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