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平面方程式 范本例题

高中数学 平面方程式 范本例题


cos 45= n1 .n2 1 =
12
|n1||n2|
2 (4a)2+(3a)2+122. 1
25a2+122=2.122 a2=144 a= 12(負不合)
故 a=12
25
5
上一题
5
下一题
范例 9 两平面垂直,则法矢量互相垂直
设平面 E 过点(1 , 1 , 1),且垂直于 E1:3x+y-z-1=0 与 E2:
解■ (2) E1 与 E2 的法矢量分别为 n1 =(2 , -3 , 1)与 n2 =(3 , 1 , -3)
令 n1 与 n2 的夹角为θ
cos = n1.n2 = 6-3-3 =0
|n1||n2| 14. 19 故 E1,E2 两平面题
范例 6 平面的垂直与平行
(2)已知点 A(1 , 3 , -1)与点 B(-1 , 5 , 8)在平面
E:3x+2y-z-7=0 的两侧,若AB 交平面 E 于点 C,试求
AC:BC 。 解■ (2)设 A' 为 A 在平面 E 上的投影点
(2)

E1
//
E2

2 = m =-1 10 -5 -5
∴m=-1
∴m=5
上一题 下一题
范例 7 平行平面
设平面 E 与 3x-2y+4z-1=0 平行,且过点(2 , 1 , -2),则平
面 E 的方程式为

解■ 3x-2y+4z-1=0 的法矢量为(3 , -2 , 4)
∵平面 E 与 3x-2y+4z-1=0 平行
将 C(0 , 0 , 4)代入平面方程式,得 4c=d c=d 4
∴平面方程式可写成 d x+d y+d z=d 234
因平面不通过原点,故 d=\ 0,方程式等号两端同除以 d
可得平面方程式为 x+ y+z=1 234
上一题 下一题
主题 2 两平面的夹角
例题 5 两平面的夹角
试求两平面 E1:x+2y-z=2 与 E2:x-y+2z=4 的夹角。
n1 =(1 , 1 , 0)与 n2 =(2 , 1 , -2) 令 n1 与 n2 的夹角为θ
cos = n1.n2 =2+1+0= 1 ∴ =45
|n1||n2| 2.3 2 故 E1,E2 两平面的夹角为 45°与 135°
范例 5 两平面的夹角
试求下列各组平面之间的夹角:
(2) E1:2x-3y+z=1,E2:3x+y-3z=7。
主题 1 平面方程式
范例 1 利用平面上一点及法矢量求平面方程式
试求通过点 A(1 , 3 , -5),法矢量 n =(3 , -4 , 7)的平面方
程序为

解■ 设平面 E:3x-4y+7z=k 又 A(1 , 3 , -5)在平面 E 上 k=3-12-35=-44 ∴平面 E:3x-4y+7z=-44, 即平面 E:3x-4y+7z+44=0
∵Q 点在平面 E 上 2(3+2t)-(8-t)+2(-2+2t)-12=0
6+4t-8+t-4+4t-12=0
t=2
故投影点 Q(7 , 6 , 2)
范例 12 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
空间中,点 P(3 , 8 , -2),平面 E:2x-y+2z-12=0,试求:
(2) P 点对平面 E 的对称点 R 坐标为
22+22+42
24 12
上一题 下一题
范例 11 距离公式的应用
试求与平面 x+y+z=1 平行且与 A(3 , -5 , 1),B(-1 , 3 , 7)
两点等距离之平面方程式 E 为

解■ 令平面 E 为 x+y+z=k
∵d(A , E)=d(B , E)
∴ 3-5+1-k = -1+3+7-k
∴(3 , -2 , 4)亦为平面 E 的一个法矢量
设平面 E 的方程式为 3x-2y+4z+d=0
又平面 E 过点(2 , 1 , -2)
∴3×2-2×1+4×(-2)+d=0 d=4
故平面 E 的方程式为 3x-2y+4z+4=0
上一题 下一题
范例 8 求平面方程式
在空间中,已知平面 E 通过(3 , 0 , 0),(0 , 4 , 0)及正 z 轴上一
∴设平面为 ax+by=d ∵过(3 , 0 , 0) 3a=d a= d
3 过(0 , 4 , 0) 4b=d b= d
4 ∴平面为 d x+d y=d 4x+3y=12
34
上一题 下一题
主题 2 两平面的夹角
范例 5 两平面的夹角
试求下列各组平面之间的夹角: (1) E1:x+y=1,E2:2x+y-2z=2。 解■ (1) E1 与 E2 的法矢量分别为
=(-4 , 4 , -2)//(2 , -2 , 1)
∵ AB AC 是 AB 和 AC 的公垂矢量 ∴ AB AC 与平面垂直,是平面的一个法矢量,
又平面通过 A(0 , 1 , 2)
故可求得平面方程式为 2x-2(y-1)+(z-2)=0
即 2x-2y+z=0
上一题 下一题
范例 3 平面的截距式
下一题
范例 2 不共线三点恰可决定一个平面
已知 A(0 , 1 , 2),B(1 , 3 , 4),C(2 , 3 , 2),则包含 A,B,
C 三点的平面方程式为

解■ AB=(1 , 2 , 2),AC=(2 , 2 , 0)
AB AC=
2 2
22 ,
00
11 ,
22
2 2


解■ (1) 令投影点 Q(a , b , c) PQ =(a-3 , b-8 , c+2)
又平面 E 之法矢量 n =(2 , -1 , 2)
∵PQ // n ∴a-3=b-8=c+2=t a=3+2t,b=8-t,c=-2+2t
2 -1 2 ∴投影点 Q(3+2t , 8-t , -2+2t)
若平面 E 分别交 x、y、z 轴于 A(2 , 0 , 0)、B(0 , 3 , 0)、
C(0 , 0 , 4)三个点,试求平面 E 的方程式。
解■ 设平面 E 的方程式为 ax+by+cz=d
将 A(2 , 0 , 0)代入平面方程式,得 2a=d a=d 2
将 B(0 , 3 , 0)代入平面方程式,得 3b=d b=d 3
3
3
|-1-k|=|9-k|
-1-k=9-k(不合)或-1-k=-(9-k)
k=4
故平面 E 的方程式为 x+y+z-4=0
上一题 下一题
范例 12 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
空间中,点 P(3 , 8 , -2),平面 E:2x-y+2z-12=0,试求:
(1) P 点对平面 E 的投影点 Q 坐标为
解■ E1 与 E2 的法矢量分别为 n1=(1 , 2 , -1)与 n2=(1 , -1 , 2) 令 n1 与 n2 的夹角为θ,则由
cos= n1 . n2 = 11+2 (-1)+(-1) 2 =-1
|n1||n2| 12+22+(-1)2 12+(-1)2+22
2
∴θ=120°
故 E1,E2 两平面的夹角为 120°与(180°-120°)=60°
点(0 , 0 , a)。若平面 E 与 xy 平面夹角成 45°,则 a=

解■ 由题意知平面 E 的 x、y、z 截距分别为 3、4、a,其中 a>0 则令平面 E 的方程式为 x+ y+z=1,即 4ax+3ay+12z=12a 34a 平面 E 与 xy 平面的法矢量分别为
n1 =(4a , 3a , 12)与 n2 =(0 , 0 , 1)
点到平面 E 的距离为

(2) 两平行平面 E1:x+y+2z-5=0 与 E2:2x+2y+4z+13=0 的距
离为

解■ (1) d=
2+2-1-7
=4
22+(-2)2+(-1)2 3
(2) EE12::22xx++22yy++44zz-+1103==00
d= 13-(-10)= 23 =23 6
两平面 E1:2x+my-z-1=0,E2:10x-5y-5z-8=0,试求:
(1) 若 E1⊥E2,则 m=

(2) 若 E1 // E2,则 m=

解■ E1 与 E2 的法矢量为
n1 =(2 , m , -1)与 n2 =(10 , -5 , -5)
(1) 若 E1⊥E2 n1 .n2 =0 20-5m+5=0
2 3
,
2 3
-1 -1

=(1 , 2 , 1)
∵ AB AC 是 AB与 AC 的公垂矢量
∴ AB AC为平面 E 的一个法矢量,又平面 E 通过 A(-1 , 0 , 1)
可得平面方程式为 1×(x+1)+2×(y-0)+1×(z-1)=0
整理得 x+2y+z=0
上一题 下一题
例题 4 平面的截距式
平面 E 的方程式为 x+ y+ z =1 4 6 12
3x+2y+z=12
上一题 下一题
范例 4 特殊平面
平行 z 轴且 x 轴截距为 3,y 轴截距为 4 之平面为

解■ ∵设平面法矢量 n =(a , b , c)
∵平行 z 轴 ∴(a , b , c).(0 , 0 , 1)=0 c=0
上一题 下一题
主题 3 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题 6 点到平面的距离
(1) 试求点 P(1 , 2 , 3)到平面 E:2x+3y-6z=4 的距离。 解■ (1) 利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得所求的距离为
21+3 2-6 3-4 = -14 =2
22+32+(-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