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例题解析

典型例题解析


解析:物体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F1=Gsin 30°=100 N,若物
体沿斜面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Ff=μ FN=μ Gcos 30°=51.9 N.物
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大致相等,推力F=56 N与F1=100
N的合力F合=F1-F=100 N-56 N=44 N(方向沿斜面向下),由F合<Ff
Jinxing education
/bkpt
典型 例题
解析:因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处于平衡 状态,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杆对小 球的弹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C正确。 答案:BC
Jinxing education
/bkpt
Jinxing education
/bkpt
考点一 弹力
1.常见弹力的方向
弹力 轻绳的弹力 弹簧两端的弹力 面(或点)与面(或点)接触 杆的弹力
弹力的方向 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沿弹簧而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具体情况
点评:杆的弹力方向可以沿杆的方向,也可以不沿杆的方向,具体和杆的
固定方式以及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有关态.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要特别注意
以下几个弹力模型的施力特征:
(1)轻绳:质量不计、松软、不可伸长的绳,绳中各处的张力大小相等;
轻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压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瞬间,
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逐渐改变,在状态改变的瞬间,弹力大小不变.
Jinxing education
/bkpt
考点二 对摩擦力的理解
1.对于摩擦力的认识要注意“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
(2)轻杆:质量不计、不可伸长和压缩的杆;轻杆既能对物体产生压力,
又能产生拉力,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瞬间,
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3)轻弹簧:质量不计,既可被拉伸,也可被压缩,弹簧中各处弹力均相
等;轻弹簧对物体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力的方向沿弹簧轴线,
力的大小可应用胡克定律F=kx求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弹力只能
向.如图所示,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A所受摩擦力方向与运
动方向不一致.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以做阻力,也可以做动力.
Jinxing education
/bkpt
考点二 对摩擦力的理解
2.静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两物体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即0< f≤fmax.最大静摩擦力fmax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临界状态)时的摩 擦力,它的数值与FN成正比,在正压力FN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 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
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下图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木板倾角α 变化
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
力)( )
Jinxing education
/bkpt
解析:当α 角较小时,铁块相对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铁块受静摩 擦力作用,其大小与重力沿木板面(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
Jinxing education
/bkpt
典型 例2 如图所示,某人用56 N的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例题 推一个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物体重200 N,斜
面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 =0.3,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34.6 N
B.40 N
C.44 N
D.100 N
第三章
本章综合复习
学习目标:
1.加强对弹力方向的理解 2.加强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理解 3.强化对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的理解 4.深化理解正交分解法。
Jinxing education
/bkpt
定及大小的求解 2.合力的求解 3.力的分解的常见情况 4.正交分解法。 难点 1.各种情况的辨析 2.规律与具体应用的结合。
即f=mgsinα ,α =0时,f=0,f随α 增大按正弦规律增大;当
具体分析
Jinxing education
/bkpt
考点一 弹力
3.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形变直接判断. (2)“假设法”:在一些微小形变难以直接判断的情况下,可以先假设 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图 中绳“1”对小球必无弹力,否则小球不能静止. (3)“状态法”: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受力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弹 力,物体才能保持现在的运动状态.
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要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算:如果物体处于平 衡状态,可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求解静摩擦力;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 状态,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静摩擦力.
Jinxing education
/bkpt
考点二 对摩擦力的理解
(2)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即与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常用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方法主要有: ①假设法;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定; (3)摩擦力突变 摩擦力突变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可能是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 可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发生 了变化.因此要全面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抓住摩擦力突变 的原因,才能正确地处理此类问题.
知,物体是静止的,所以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大小F静=F1-F
=100 N-56 N=44 N,故C正确.
答案:C
Jinxing education
/bkpt
典型 例3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置一个铁块,木板 例题 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放置铁块的一端由水平位置
缓慢地向上抬起,木板另一端相对水平面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