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力量之一。
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本文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出发点,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特点,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建议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立足于我国实际,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分析的结果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SME(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have got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have already been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economy forces in our country. Quick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 has already been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society. However the financial predicament has been the primary problem for SM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is problem1. 绪论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数量上看,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数量己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60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
①从贡献率上看,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06年底,根据评价中小企业的新的标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65.8%,实现利税达50.2%,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的出口额,约占我国总出口额的63%。
从创造就业机会上来看,中小企业贡献了约75%的城乡就业岗位,尤其在大企业趋向于以资本代替劳动的当今,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薪酬低,对劳动力没有高要求,是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和部分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帮手。
从推动创新来看,中小企业是将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
从对外开放水平来看,中小企业出口比重增加。
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1.2研究意义资金是企业的健康发展所必须的重要元素,是企业快速发展的物质前提。
但①中国发改委网站由于目前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观念陈旧、专门机构缺失、融资品种单一、金融营销动力不足、过度夸大风险等问题,再加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以及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企业信用过低等先天不足,资金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制肘因素:2009年全国工商联进行了一项重点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基本未能得到解决,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的中小型企业缺乏正规的融资来源,这与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
截止到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1465万亿元的短期贷款中,乡镇企业9004亿元,私营及个体经济6896亿元,二者之和只占全国的10.85%。
证券市场上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中小板,出现了“大多、中少、小无”的严重不合理现象,目前在中小板340多家上市公司中,按其上市前一年的销售收入规模来衡量,大型企业占2/3,中型企业占1/3,小型企业一家都没有。
就当前情况,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融资渠道,搭建有效地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对更进一步的推动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特别是占国民经济重要位置的中小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2. 企业融资理论与方法2.1什么是融资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②2.2企业融资的理论(1)MM理论现代融资理论是从MM理论开始的,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 and Miller于1958年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在充分发展的自由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价值是不相关的。
由此可以认为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方式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MM融资理论应用存在诸多的假设,最为典型的是不存在税金的影响。
作为国家运行的调控手段,税金是行政和经济手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这一事实影响了MM理论的实际应用。
后来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在考虑借款利息可以税前扣除的影响下,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那么企业的价值就是最大,而融资成本就最小,此时企业应该采用负债融资的方式而不是发行股票。
(2)权衡理论权衡理论考虑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破产成本、代理成本等因素,认为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是平衡节税利益和因陷入财务亏空概率的上升而导致的各种成本②百度百科权衡的结果,把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看成是在税收利益与各类与负债相关成本之间的权衡。
权衡理论认为,制约企业无限追求免税优惠的最大值的关键因素是由债务上升而形成的企业风险和费用。
企业债务增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
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提高的风险和各种费用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值,因此,企业最佳融资结构应当是在企业负债价值最大化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以及代理成本之间的选择最适点。
根据权衡理论,企业在考虑负债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负债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
为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最优负债融资额决定于负债的边际避税收益和负债的边际破产成本的净现值相等的点。
实践证明,权衡理论是任何规模的企业进行融资选择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参差不齐,应有该融资理论时要特殊考虑。
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远不及大企业,所以较少会选择利用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相反,关于财务危机成本,中小企业经营周期短,破产风险高,因此应该比大企业使用较少的债务融资。
(3)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应为:先考虑内部融资,后考虑外部融资;不得不进行外部融资时,则应首先选择债务融资。
由于该理论的诞生以不对称的信息环境为背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严重,越应该考虑融资的次序。
此融资理论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首先中小企业信息流通不顺畅。
其次,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主要表现为企业经理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非对称性特征,符合新融资优序理论的基本前提,因此,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中小企业应首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部融资,其次是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对于信息约束要求较高的股权融资则应被排在企业融资次序的最后。
(4)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解释了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规律。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同,其生存环境的信息约束条件也不同,企业规模、资金需求都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
在企业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企业信息是封闭的,外源融资约束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此时主要依靠内部融资。
在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后,企业规模扩大,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趋于完备,可抵押物增加,逐渐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条件。
随着来自公开市场可持续融资渠道的打通,来自金融中介债务融资的比重下降,股权融资的比重上升。
2.3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根据基本的企业融资理论,企业获取资金无非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三种形式。
(l)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
其来源主要包括:税后留存利润、计提折旧变卖等。
公司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股东的预期等因素。
内源融资的优点在于融资成本低廉且融资主体在资金使用上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内源融资是将本企业的利润转化为投资的行为,因此不必为融资支付成本,既节约了股权融资的交易费用,也避免了债务融资中的利息负担及或有的交易费用。
且由于资金来源于本企业,在资金使用数额、期限、范围的决定上,得到企业现有股东同意即可,可以免除债务融资受债权人约束及外部股权融资受众多股东监督或用脚投票的不利局面。
内源融资的弊端则在于资金来源有限,往往受制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资金来源于股东权益,会影响股东分配,会引发股东的不满乃至干涉。
(2)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
债权融资的特点是资金使用具有期限性、有偿性和约束性。
债权融资对企业的有利之处在于,其约束性和期限性使企业在资金运用上更注重效率,在使用上更为规范。
弊端是资金成本较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3)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股权融资的特点是,融入的股本金不用偿还,并且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综合三种融资形式的成本、可得性、约束性,可以看出,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基础和保证,外源融资的规模和风险是要以内源融资的能力来衡量的。
由于企业内源融资的成本低于外源融资,所以,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
下表是各种融资方式的比较: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分析3.1我国中小企业最新的界定标准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由九届人代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以①雇员人数②销售额③总资产这三面的指标为基础,并结合行业差别因素作出规定,报有关部门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