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王文义—青年型颈椎病诊断及手法治疗
王文义—青年型颈椎病诊断及手法治疗
25
李墨林按摩疗法的学术特点
• 以指代针,点按经穴,重视预备手法
准备手法
指针
治疗手法
相应手法
26
李墨林按摩疗法的学术特点
• 施术前要查明病理明确诊断
查明病理,明确诊断
推
拿
治
熟悉掌握各种手法的不同作用
疗
前
贯彻辨证施治的原则
进行手法治疗
27
李墨林按摩手法操作步骤及功效
指压
弹拨
牵引
正骨
准备手法
治疗手法
1、经穴点按法:
治疗步骤
点按“肩井”穴
顶按两侧“凤池”穴
治疗步骤
• 治疗手法 Treatment techniques
2、相对挤捏法:
①
②
③
④
⑤
治疗步骤
• 治疗手法 Treatment techniques
3、拔伸牵引法:
手指力量要由轻柔而继续加重,即所谓“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8
李墨林按摩手法操作步骤及功效
手法功效
指压
舒筋活络、宣通气血、麻醉止痛
弹拨(挤按) 减轻或解除肌肉痉挛
牵引
拉开关节间隙 、疏通狭窄
正骨
整复脱位
29
五、手法治疗步骤
治疗步骤—准备手法
• 准备手法preparatory techniques
特定时期
推拿名家—李墨林
尚天裕
吴咸中
195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 “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 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 并特别强调:“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 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成功报告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折的成功经验被誉为天津医务界的“两朵红花”。
按压合谷穴
按压阳溪、阳谷穴
按压曲池穴
按压极泉穴
治疗步骤—准备手法
• 准备手法preparatory techniques
பைடு நூலகம்
按压附分穴
按压魄户穴
按
压
自
附
分
穴
至
譩
喜
穴
按压膏肓穴
按压极泉穴
• 治疗手法 Treatment techniques
1、经穴点按法:
治疗步骤
点按“缺盆”穴
按压“中府”穴
• 治疗手法 Treatment techniques
X线: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椎体边 缘有唇样改变
病变多在颈椎6-7节段
五、手法治疗原则
手法治疗原则
手法治疗原则: ①选择好适应症 ②手法应用要适宜,不宜过快、过猛。
手法要求:“轻”、“柔”、“稳”
轻到不加重 局部损伤
柔到不加重 患者的痛苦
不许走过场
稳到耐心细致 不可粗暴
21
推拿名家—李墨林
李墨林(1911-1975)
青年型颈椎病发展概要
青年型颈椎病多是指随着现代化办公节奏加快,工作效率提高, 在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青年人群中,由于姿势不当、长期劳损、颈 部肌肉、韧带平衡失调,出现的以颈椎生理弧度消失,甚者出现反 向弧度、颈椎滑移或半脱位等力线改变为特点的颈椎病。
正常X光生理曲度影像
异常X光生理曲度影像
青年型颈椎病 约占颈椎病的 27.5%
合征”。
92年确定本病及 分型
在国内50年代还尚 无此病称谓。
70年代后期,国内 学者逐渐认识此病。
中老年颈椎病X线典型表现
颈椎病简述
临床实践发现问题
是哪类颈椎 病呢?
1、有显著特征,却不在颈椎病类别之列 2、发病率逐步在提高 3、罹患本病,可以加速退变形成颈椎病 4、手法治疗得天独厚
二、青年型颈椎病发展概要
青年型颈椎病发展概要
区别于中老年颈椎病
三、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青年型颈椎病发病特点
什么人容易罹患青年型颈椎病?
长期坐位的脑力劳动者和司机 长期伏案的银行职员和教师 久坐的微机操作员 办公室文秘 纺织工人等
发病特点:青年型颈椎病多发生在颈椎3-5 节,尤以30岁左右女性多见。
发病原因
青年型颈椎病发病特点
发病原因
青年型颈椎病发病特点
骨骼结构 的稳定
颈周肌肉系 统的稳定
青年型颈椎病的发生往往是内外力失衡 导致的结果!
颈椎解剖
青年型颈椎病发病特点
上部活动范围大
外力易导致 力线改变
颈椎椎体下端多 固定,活动小
临床特点
青年型颈椎病发病特点
表现:颈部僵直、颈背疼痛、活动受限, 头晕、恶心、呕吐、手麻、无力;甚者视 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 体征:颈部呈僵直位,微向前屈,各方位 活动受限,尤以旋转,后伸受限者为多。 X线:颈椎生理弧度消失或后突,以C3-C5 发生为多,严重者,后突相邻椎体向后成 角或轻度滑移。
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关节囊
松弛、软组织钙化)累及到周围的组织结构(神经根、脊
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现在已经被人们公认为是中 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颈椎病认识时间轴
颈椎病简述
1948年,国外神经 外科专家Brain首先 将此类疾病定义为
颈椎病。
60-70年代,国内对颈 椎病认识还停留在神 经根受累的临床症状 上,多称为“颈椎综
四、与其他类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
与其他类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
青年型颈椎病 功能性改变,可逆
40岁以下 椎动脉型 发病时间较急骤,病程短 多以颈椎曲线的改变为主
X线:生理曲度变直、减小、反弓
病变多在颈椎4-5节段
中老年型颈椎病 器质性,不可逆
40岁以上 神经根型 发病缓慢,病程长 骨质增生性改变、椎间盘退行性 变为主
河北元氏县人,自幼随父学习祖传 正骨按摩技术,后又受业于少林支派。李氏以 治疗软组织损伤为其专长,其按摩技术以经穴 与手法相结合,奏效显著。曾任石家庄市第三 医院副院长,后受天津市卫生局之邀,任天津 医院按摩科主任,除在该院传授临床经验外, 还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 绩,其与陶甫合编的《按摩》一书成为推进推 拿事业不可磨灭的一块里程碑。
王文义—青年型颈椎病诊断及手法治疗
汇报题录
颈椎病简述 青年型颈椎病发展概要 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与其他类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 手法治疗原则 附:李墨林按摩手法流派介绍 治疗步骤
2
一、颈椎病简述
颈椎病
颈椎病简述
颈椎功能: 持重、运功。 其具有灵活性大、 活动频率高、负 重大的特点。
颈椎病简述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
游方道人 李墨林
李墨林手法传承
王文义
杜志通
孙庆高
吴卫华
孙志华
李墨林、陶甫与弟子合影
王文义主任与李老合影 24
李墨林学术的贡献
传统手法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的李墨林学派的形成
李墨林 陶甫 共同主编
《按摩》1974年出版,《李墨林按摩疗法》1986年出版。两本书的出 现促进了推拿学的发展,同时书籍中内容为大学《推拿》教材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