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作业比较文学概论作业1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2、法国学派3、套话4、渊源学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比较文学概论作业2 一、名词解释5、美国学派6、主题学7、主题(theme)8、阐发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比较文学概论作业3 一、名词解释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14、比较文学中“形象”的套话特征15、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比较文学概论作业4 一、名词解释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6、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没有什么差异,这种说法对吗, 17、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8、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 19、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20、如何理解不同文学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比较文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2、法国学派3、套话4、渊源学5、美国学派6、主题学7、主题(theme)8、阐发研究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 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14、比较文学中“形象”的套话特征15、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16、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没有什么差异,这种说法对吗, 17、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8、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19、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20、如何理解不同文学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三、比较文学论述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可相应给分,答案仅供参考)1、联系具体事例谈谈“和而不同”与文化多元共处原则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意义。
2、以中国古代“诗画共生”现象为例,谈谈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3、联系具体事例谈谈心理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4、联系具体事例谈谈文学与宗教的基本关系。
5、试简要比较中西小说的主要异同。
6、中西散文、戏剧、诗歌之异同。
7、对比中西文学中的某类形象。
8、结合具体事例,就中西文学中你感兴趣的某一母题加以比较: 9、结合具体实例,就中西文学中的你感兴趣的某种形象加以比较。
10、试比较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意境”与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典型”。
四、比较文学分析题说明:本题一般给出材料,可能是理论观点,也可能是具体的作品对比,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范例:1、闻一多先生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说:“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约当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个国度,人们都歌唱起来,并将他们的歌记录在文字,给留传到後代。
在中国,三百篇最古部分--《周颂》和《大雅》,印度的《黎俱吠陀》,《旧约》最早的《希伯来诗篇》,希腊的《伊利亚特》(lliad)和《奥德赛》(Odyssey)--都约略同时产生。
……总有那么一天,四个(笔者案:指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四个古国的文明)的个别性渐渐消失,于是文化只有一个世界的文化。
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路线,谁都不能改变,也不必改变。
”联系具体的文学现象,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2、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Frederic Loliee)曾在他那部名著《比较文学史》中说:“西方之知识上、道德上及实业上的势力业已遍及全世界。
东部亚细亚除少数偏僻的区域外,业已无不开放。
即使那极端守旧的地方也已渐渐容纳欧洲的风气……从此民族间的差别将渐被铲除,文化将继续它的进程,而地方的特色将归消灭。
各种特殊的模型,各样特殊的气质必将随文化的进步而终至绝迹。
到处的居民,将不复有特异于其他人类之处;游历家将不复有殊风异俗可以访寻,一切文学上的民族的特质也都将成为历史上的东西了。
……总之,各民族将不复维持他们的传统,而从前一切种姓上的差别必将消灭在一个大混合体之内——这就是今后文学的趋势。
”你赞同这段论述吗,联系具体的事例谈谈你的观点。
3、敏泽在《<管锥编>研究文集?序》中评价钱钟书先生治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善于打破空间上的中、外,时间上的古、今,以及人文学科中各种学科之间人为的藩篱,不繁琐为法,不画地为牢,由于他所积甚勤,所蓄甚厚,囊括中外,纵览古今,发而为文,就使他不仅能够高瞻周览,不以一端之解,而拟万端之变,善于发前人之所未发及已发,启人思智,新人耳目,而且能够纵横交错,左右逢源,有自由而充分地驰骋其想象力的余地,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联系事例谈谈你对这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4、就中外文学的具体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具体例子略。
5、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阐释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句:“啊~我多么希望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
”(0056)《比较文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2、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尔、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
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他们着重研究各国文学的联系,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各国文学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使比较文学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国际间文学交流、影响与融合的独立学科。
但由于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的考据,崇尚实证,而且将文学比较的范围仅仅集中在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欧洲,而缺乏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对文学的美学规律的关注,受到了后来的美国学派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新学派的攻击与批评。
3、套话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
如西方文学中的“伊甸园”、“禁果”、“方舟”,中国文学中的“江郎才尽”、“穷而后工”等等。
套语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根源,套语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它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的来源。
5、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
强调文学首先是一种美学活动,它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因而比较文学应该首先建立在不同国别文学的自身审美规律的比较基础之上,据此,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6、主题学主题学主要指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等跨民族跨国界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进而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7、主题(theme)一般来讲,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中的主题,在比较文学中往往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诸如“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等等。
尤金H福尔克说:“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则可称之为主题。
” 8、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作为一种研究类型首先是在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他们将“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称为“阐发研究”。
因此,阐发研究就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
9、媒介学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等等。
10、情境情境就是作品中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蕴含着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因素和审美规律。
如三角恋爱关系、仇家子女相恋等就是典型的情境。
11、意象研究意象研究是指对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和文学意味的物象的研究。
它常常是一些自然现象或物质客体,如日月星辰、山石云泉等;也可能是一些动植物,如梅兰竹菊、狐狸、狮子等等,还可能是想象性的神话传说中事物,如妖魔鬼怪,神灯宝石等等。
12、题材一般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题材是指作家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一定创作意图进行选择和虚构,从而进入文学作品的一定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现象。
主题学中的题材概念与之不同,伊丽莎白?弗伦泽尔认为,题材就是“一个存在于这一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一个‘情节’,它是一种内在或外在的经验,一个当代故事中的报导,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宗教的动作,一部由另外一作家加工了的作品,或者甚至是一件想象的产物,用文学方式进行了处理。
”13、比较诗学比较诗学就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学理论、文学观念、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14、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又称“交叉研究”、“科技整合”、“跨类研究”等。
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雕塑、影视、建筑等),文学与文人社会科学(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宗教、语言学等),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它是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联系的良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