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池州市贵池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 文本

池州市贵池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 文本

目录一、总则 (1)二、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1)三、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评价 (1)四、旅游市场潜力与定位分析 (2)五、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3)六、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七、旅游形象战略规划 (4)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与项目建设规划 (4)九、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规划 (5)十、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规划 (6)十一、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7)十二、李白诗词旅游产品专项规划 (8)十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8)十四、旅游产业信息化规划 (9)十五、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10)十六、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规划 (10)十七、贵池旅游区与“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战略对接 (11)十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互动性创建规划 (12)十九、旅游规划实施的管理保障体系 (13)二十、附则 (13)一、总则第1条为促进贵池区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通过后,将成为贵池区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以国家“十五”旅游规划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发挥贵池区旅游资源、区位条件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管理与利用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运用科学方法,塑造贵池旅游良好形象,构建贵池大旅游框架,以旅游带动贵池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贵池现代化建设。

第3条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适度超前原则。

(3)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原则。

第4条规划依据。

国家、安徽省、池州市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重要文件、文献。

此外本规划还参考了贵池区及各乡镇、街道已经编制的社会经济、旅游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规划、文物保护、水利、生态等方面的基础文献和规划资料。

第5条规划范围。

贵池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范围为贵池区行政管辖的范围,包括4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8个乡,总面积2516Km2。

第6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时段为2004—2020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段。

(1)近期:2004—2010年,重点项目启动运营期。

(2)中期:2011—2015年,全面启动配套建设期。

(3)远期:2016—2020年,纵深发展提高层次期。

第7条本规划在执行中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相互协调。

二、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第8条优势分析。

贵池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色明显。

目前,拥有千古杏花村、国家生态示范村——霄坑、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戏剧活化石”傩戏、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这些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是打造贵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优势品牌。

同时,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第9条劣势分析。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景区(点)单体规模较小,各景区(点)之间的联动性差;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景点之间的交通不便捷;旅游人才缺乏。

第10条机遇分析。

入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持续升温。

安徽旅游业发展喜人,省旅游局预计,2020年全省入境游客将达160万人次,旅游创汇10亿美元,国内游客1.2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4亿美元,全省旅游总收入194亿美元。

“两山一湖”旅游规划及其旅游经济的启动,为贵池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近年来,池州市政府确立了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贵池区经济结构调整、“十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建设。

区政府也高度重视旅游业。

贵池区旅游局作用加强,加大了对旅游发展的支持、监管和引导。

这一切为贵池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此外,交通将助池州旅游走进“圈时代”,贵池区外部交通将更加顺畅。

第11条威胁分析。

周围自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竞争激烈;部分景区景观破坏较严重;旅游人才缺乏,旅游投入较少。

三、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评价第12条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贵池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共拥有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7个主类;13个亚类,占全国比例为41.9%;34个基本类型,占全国比例为21.3%;128个资源点。

第13条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旅游资源类型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并重,其中水域风光类、遗址遗迹类和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最为突出。

第14条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选择27处较典型的单体资源,对其本体条件实行专家打分法,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得出:四级旅游资源有秋浦河;三级旅游资源有万罗山、霄坑大峡谷、大王洞、四岭水库、秋浦玉镜潭、龙池瀑布、十八索、高氏宗祠、傩戏楼、百牙山塔、兴济桥、昭明钓台;二级旅游资源有百丈崖、青莲洞、龙须河、石城遗址、珍珠寺、杜氏宗祠、古徽道、太白长啸处、太白石床、太白钓台、万罗山摩崖石刻、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一级旅游资源有昭明祠、殷家汇老街。

从本体条件来看,贵池区旅游资源本体条件一般,仅有57分。

从类型结构来看,资源要素价值为51,资源影响力价值8分,贵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和知名度都较高,但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相对较弱。

第15条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从旅游资源本体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建立贵池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加权分析,得出总分为66,可见总体开发价值较高。

第16条旅游资源优势与劣势。

(1)优势: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人文景观独具魅力;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2)劣势: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较少;资源环境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历史文化沉淀深厚,但开发、保护不足。

四、旅游市场潜力与定位分析第17条客源市场潜力分析。

(1)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安徽省大旅游的发展格局,重视国际客源市场的开拓。

(3)贵池旅游区位于“两山一湖”旅游圈,毗邻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有利于贵池旅游市场的宣传与促销。

(4)武汉、九江、庐山游客乘船下水去黄山、九华山转港的必经之地,是皖南旅游区的北大门。

(5)连接皖南与皖北旅游区的交通枢纽和游客集散地,且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距离较近,交通便捷。

(6)交通将助池州旅游走进“圈时代”,贵池区外部交通将更加顺畅。

第18条国内客源市场定位。

(1)核心客源市场(一级市场):①近期:主要包括以下市场:池州市市场以及到九华山旅游的客源;合肥、池州、安庆、巢湖、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的生态观光、假日休闲市场;黄山市客源市场以及到黄山旅游的客源;上海、南京、杭州市场。

②中远期:以生态为主题,以大秋浦为品牌形象,吸引和感召500Km范围的市场,即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江西、湖北等地的观光、度假、科学考察等市场。

(2)基本客源市场(二级市场):①近期:通过有力的市场营销措施,拓展以下旅游市场:淮南、淮北、蚌埠等安徽地区客源市场;江西九江客源市场以及到庐山旅游的部分过境客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客源市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武汉市及湖北东部客源市场;形成以秋浦诗文化、生态文化为载体的全国性旅游市场。

②中远期:拓展500—1000Km范围内的市场,主要包括山东、广东、天津、陕西、河南、河北、湖南等地的观光旅游市场以及到黄山旅游的中转客源市场。

(3)机会客源市场:1000Km以上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全国范围内的会议、商务、度假旅游市场;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节事旅游市场;国际旅游商务、考察旅游市场。

第19条海外客源市场定位。

(1)海外核心客源市场:港澳台客源市场;东亚日本、韩国客源市场;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客源市场。

(2)基本客源市场(二级市场):美国市场;欧洲法、德、英市场。

(3)机会客源市场:除上述客源市场外,俄罗斯、中东、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市场均可作为贵池海外客源市场的补充,进行适度开发。

第20条贵池旅游市场预测。

以2000年为预测基础年,预测贵池旅游的客源市场情况,得出:(1)国内游客数量,2005年,低、中、高方案分别为77.1万人次、84.36万人次、96.28万人次;2010年,低、中、高方案分别为113.3万人次、135.86万人次、169.68万人次;2020年,中方案为293.2万人次。

(2)入境游客数量,2005年,低、中、高方案分别为5519人次、8235人次、11929人次;2010年,低、中、高方案分别为8889人次、20489人次、44292人次;2020年,中方案为53143人次。

五、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第21条旅游目的地功能定位。

根据区位条件和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的分析,其旅游目的地功能总体定位为:以秋浦仙境为品牌,以名山、名水、名诗、古城为特色,以生态为主题,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三河一江(秋浦河、清溪河、九华河、长江)为骨架,在规划期内将逐步建成为“1区1带3走廊”,主题突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系列化、网络化、能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的皖南地区和沿江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安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与扩散极。

第22条旅游产业定位。

(1)近期定位:将旅游业积极培育成贵池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一个扩散极,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对各行各业进行扩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

(2)中远期定位:将旅游业培育成为贵池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贵池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23条旅游产品方向定位。

根据贵池区的资源价值、区位条件、经济背景分析,在规划期内,贵池区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主要有: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寻踪旅游,探险旅游,休闲旅游,宗教旅游,城市旅游,文化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节事旅游,“农家乐”乡村旅游,以及产业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等。

第24条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贵池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应对“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圈的辐射,组织跨区域的精品旅游路线,尽快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圈。

发挥贵池的地方特色,走具有贵池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和旅游业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旅游强区的战略目标。

积极争创山水风景名城、生态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使贵池成为皖南旅游区和沿江旅游区内有一定国内知名度和海外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第25条旅游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1)政府主导战略。

(2)品牌精品战略。

(3)区域联动战略。

(4)旅游产业化战略。

(5)社会化战略。

(6)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26条旅游发展战略步骤。

(1)第一步(2004-2010年):到2010年,初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初步形成旅游业品牌化、信息化、集约化经营;围绕“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一,逐步提高贵池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初步建立全区网络信息系统,做到网络信息的及时更新;重点推出“秋浦仙境”等具有较高质量和特色的旅游产品;将旅游业作为贵池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与扩散极来大力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