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心血管系统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主要讲授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 2、冠心病 3、原发性高血压 4、风湿病 5、感染性心内膜炎 6、心瓣膜病 7、心肌病和心肌炎
2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一.病因和发病学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5
平滑肌突变学说
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是AS的成因之一,故 平滑肌成分越多,则血管对粥样硬化性损伤的反应 也越活跃。
6
炎症学说: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也是该病
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 介质,可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粘连分子;抑制内皮细胞 表达一氧化氮;刺激巨噬细胞吞噬LDL胆固醇;增加内 皮细胞产生血浆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激活血管紧张素1受体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等。
4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冠状动脉痉挛Spasm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冠状动脉炎Coronary arteritis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耗氧量 骤增。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 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心肌急
2.
剧的、暂时的缺 血、缺氧所造成的一 种常见的 临
3. 床综合症。
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至
心前区或左上肢,持续数分钟,用硝酸酯制剂或稍
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机理?
心
绞
痛
病
人
心绞痛类型Classification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性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2.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7
内皮损伤学说:内皮是一层半通透性屏障;可释放
具有抗增生效应的扩血管物质及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 的缩血管物质对血管进行局部调节。
损伤的内皮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如单核细胞趋化 蛋白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吸 引单核细胞聚集、粘附内皮细胞、嵌入内皮下间隙, 经其表面清道夫等受体介导,不断摄入进入内膜发生 氧化的脂质,形成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皮细胞 增生、更新并分泌生长因子,激活动脉中膜的SMC…
2.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内皮损伤学说; 脂质渗入学说 ; 炎症学说; 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 平滑肌突变学说;
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是AS的成因之一,故平滑 肌成分越多,则血管对粥样硬化性损伤的反应也越活 跃。
脂质渗入学说:LDL是一种多相脂蛋白,小、致密LDL
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 者LDL的主要成分,有很强致AS的作用。原因:小、致密 LDL较容易透过动脉内膜,与动脉壁基质中硫酸软骨素多 糖有很强的亲和力以及被人体巨噬细胞有效清除;小、 致密LDL抗氧化作用弱。
肉眼: 镜下:纤维帽形成Fibrous cap, 脂质, 泡
沫细胞
动
脉
粥
样
硬
正
化
常
的
主
纤
动
维
脉
斑
块
病
变
动脉管壁一侧明显增厚
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粥瘤atheroma)
纤维帽 胆固醇结晶 坏死碎片 泡沫细胞 钙化 肉芽增生
动脉分支 开口处黄 色隆起斑 块
粥 样 斑 块 病 变
1.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高脂血症 increased TC 、TG ;LDL、VLDL ; decreased HDL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吸烟 Cigarette smoking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状
腺功能减退症和肾病综合症。 遗传因素 其它因素 :年龄;性别;肥胖。
冠状动脉供血中断-持续缺血-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胸骨后剧烈持久疼痛,缓解?
类型: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MI多发,小灶 透壁性心肌梗死 :
病变 :形状 颜色 光镜microscopic change 生化改变biochemical changes:
左冠状动脉
冠 状 动 脉 狭
血 栓 形 成样 硬化, 管腔狭 窄
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及钙化 ,管腔明显狭窄
斑块内钙化
动脉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 近端狭窄
冠状动脉 远端闭塞
冠状动脉 硬化区
冠 状 动 脉 阻 塞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 ,是因冠状 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而引起,也称缺血 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最常见原 因。
8
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 吞噬作用; 促进增殖作用; 参与炎症和免疫过程。
9
二.病理变化morphology
好发于大、中(弹力型和肌型)动脉
(一)基本病变 Basic lesion 1.脂纹Fatty streak
脂质沉积 泡沫细胞(foam cell )
黄色脂 质条纹
2.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动 脉 内 膜 下 大 量 泡 沫 细 胞 堆 积
↓斑块底部纤维化斑块内胆固醇积聚
4.继发性改变complicated lesions
① 斑块内出血 ②斑块破裂 ③血栓形成 ④钙化 ⑤动脉瘤 ⑥血管腔狭窄
粥样硬化 斑块溃疡 形成
腹主动脉
髂动脉血 栓形成
肾硬化
髂
腹主动
动
脉血栓
脉
形成
瘤
(二)主要动脉的病变
1.主动脉 2.冠状动脉 3.颈动脉及脑动脉 4.肾动脉 5.四肢动脉 6.肠系膜动脉
动
脉
粥
样
硬
正
化
常
的
主
纤
动
维
脉
斑
块
病
变
正常脑基 底动脉环
基底动 脉环硬 化
基底动脉 环硬化
基底动脉内 血栓形成
脑动脉 硬化致 脑萎缩
新 鲜 足 坏 疽
足 干 性 坏 疽
主要讲授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 2、冠心病 3、原发性高血压 4、风湿病 5、感染性心内膜炎 6、心瓣膜病 7、心肌病和心肌炎
33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好发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主干、 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病理变化: 分级:Ⅰ级 ≦25%; Ⅱ级 26%~50%; Ⅲ级51%~75%;Ⅳ级≥76%
正常心脏
左
冠
状
动
右
脉
冠
状
动
脉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右冠状动脉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