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系统疾病81475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81475ppt课件

常见症状
喂养困难、气促、咳嗽、易呕吐和大量出汗、声嘶、 发育迟缓、反复肺炎、心功能不全、蹲踞、昏厥等, 其它如心悸、咯血、乏力、胸痛、青紫等。
发病年龄
3岁以内先心病多见
体检检查
全身检查
心脏检查
生长发育 合并畸形 紫绀
杵状指(趾) 蹲踞体位 血压异常 脉搏异常 腹部体征
望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周围血管征
❖ 静脉导管 ▪ 6~8周内闭锁形成韧带 脐静脉和静脉导管 变为肝园韧带,脐动脉变为膀胱韧带。
小儿心脏位置与形态
2岁以下
心脏呈横位,心 尖搏动在胸骨左 侧第4肋间隙左锁 骨中线外0.5~1 厘米
2岁以后
逐渐转为斜位, 心尖搏动降至 第5肋间隙
婴幼儿心脏的形 状为球形、圆锥 形或椭圆形;6 岁后跟成人心脏 的形状相接近, 为长椭圆形
1 运行途经
2 特点
3
出生后的改变
正常血液循环途径(出生后血循环)
胎儿血循环
运行途经
V导管 脐V 肝门V
心脏 头臂
上腔V
升主A 左心室
下腔V 右心房
卵圆孔 SO2 60%
左心房
胎盘
A导管
SO2 30%
脐A
降主A
肺A 右心室
胎儿血循环特点
❖ 只有体循环,没有肺循环,心脏两侧均向身体供给混合血,但 仍有动、静脉血之分。 ➢ 左心供应:心、脑、上肢,含氧量较高(SO260%) ,代表胎儿动脉血; ➢ 右心供应:躯干、腹部、下肢,含氧量较低( SO230%),代表胎儿静脉血。
普通X线检查
心脏大血管右前斜位
1、气管前壁; 2、左侧无名静 脉; 3、上腔静脉前 壁; 4、奇静脉; 5、上腔静脉; 6、右侧肺动脉总 干; 7、降主动脉; 8、左心房; 9、右心房; 10、下腔静脉;
房间隔形成(第六周) 第一房间隔(原发),
原发孔、继发孔 第二房间隔(继发
隔),卵圆孔 室间隔形成(第八周)
肌隔、膜部隔
动脉干发育
(第八周)
纵嵴形成、螺旋扭 转、和心室连接
2-8周是关键时期
原始心脏
心脏胚胎发育
房室管、心房及心 室的分隔
室间隔膜部的形成 及室间隔的封闭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 左、右心及大血管之间有直接通道(卵园孔、动脉导管) ❖ 氧与二氧化碳、养料与废物的交换靠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
散方式进行。
出生后血循环改变
❖ 运行途经、心腔与大血管的压力、含氧量、营养与
气体的交换场所均有改变:
结扎脐带:
❖ 特点
结扎脐带→体循环阻力↑ 呼吸建立→肺循环阻力↓
卵园孔、动脉导管关闭
➢ 既有体循环又有肺循环,左心向身体供血,右心向肺循环
LOGO
心血管系统疾病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内科 宋小华
教学内容
1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3 几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4 思考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心脏结构
心脏胚胎发育
原始心脏 (房室管)妊
娠第2周形成
纵 心房
直 管
心室
道 心球
四腔心形成
具有循环作用
心内膜垫 (第四周) 分隔房室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病因及预防 诊断方法 分类 治疗
病因
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甚多,大致可 分为内在和外在因素两类,以后者为多 见。
病因
内在因素: 高龄产妇、遗传、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 突变。
病因
宫内感染
孕母缺乏叶酸
接触放射线
外在 因素
服用药物 代谢性疾病
宫内缺氧
预防
➢加强孕妇的保健、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 ➢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
普通X线检查
正位胸片的心脏投影
普通X线检查
普通X线检查
心脏大血管后前位(正位)
1、右侧无名静脉; 2、左侧无名静脉; 3、上腔静脉; 4、奇静脉; 5、右侧肺动脉; 6、右肺上下叶静脉; 7、右心房; 8、三尖瓣; 9、下腔静脉; 10、主动脉弓; 11、左侧肺动脉总干; 12、肺动脉; 13、左肺上叶静脉; 14、左心耳; 15、二尖瓣; 16、右心室
小儿血压
收缩压(mmHg):年龄×2+80 舒张压 约为收缩压×2/3。
高于此标准20mmHg以上考虑为高血压; Βιβλιοθήκη 于此标准20mmHg以上考虑为低血压。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胚胎时期心脏和血管发育异 常所致的先天畸形,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 病。其发病率约为6~8‰(生后一年内),多 数复合畸形于生后数周或数月内死亡。 先天性心脏病种类达数十种之多,较常见的有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 洛四联症,约占所有先心病的70%左右。
供血。
➢ 直接通道关闭,脐血管于生后6~8周闭锁,形成韧带。
➢ 气体在肺部交换;养料由胃肠吸收;废物由大肠、肾脏、
皮肤排泄。
出生后血循环改变
❖ 卵圆孔 ▪ 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功能上关闭 ▪ 5~7月时解剖上关闭
❖ 动脉导管 ▪ 80%足月儿生后24小时内功能性关闭 ▪ 80%于3个月内解剖上关闭 ▪ 95%于1年内解剖上关闭
预防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左向右分流型
(潜伏青紫型) 如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和 房间隔缺损等
右向左分流型
(青紫型) 如法洛四联症 和大动脉转位 等
无分流型
(无青紫型) 如肺动脉狭窄和 主动脉狭窄等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1 病史询问
诊断方法
2 体格检查
3
特殊检查
病史询问
母妊娠史
孕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服用药物
各年龄小儿心界(左界)
<2岁:左乳线外1-2cm 2-5岁:左乳线外1cm 5-12岁:左乳线上或内 0.5-1cm >12岁:左乳线内0.5-1cm
小儿心率
年龄 新生儿 1岁以下 2~3岁 4~7岁 8~14岁
心率(每分钟) 120~140 110~130 100~120 80 ~100 70 ~90
杂音的分类
收缩期杂音
S1之后开始,S2之前结束 分为全收缩期杂音、早期、中期和晚
期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杂音
S2之后开始,S1之前结束 分为早、中、晚三期杂音
全期杂音
特殊检查
心电图 心导管检查
普通X线检查
❖ 诊断价值如下 ▪ 心脏位置、形态、大小 ▪ 心胸比例 ▪ 心脏各腔及大血管影 ▪ 肺血管影 ▪ 肺门搏动 ▪ 有无内脏异位症
水冲脉 股动脉枪击音
毛细血管搏动
体 格 发 育
杵状指(趾)
杵状指(趾)
青 紫
蹲踞体位
周围血管征
心 脏 四 诊
听 诊 部 位
听诊
❖ 小儿听诊常用听诊区 ▪ 二尖瓣听诊区 ▪ 肺动脉瓣听诊区 ▪ 主动脉瓣听诊区 ▪ 三尖瓣听诊区
❖ 听诊内容: ▪ 心率 ▪ 心律 ▪ 心音 ▪ 杂音:位置、分级、时相、性质及有无传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