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和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学会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和求实消费心理。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二)能力目标1、提高科学理财意识和能力,提高科学消费的能力。

2、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

3、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让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3、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的消费观,真正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难点: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什么是消费心理呢?一般说,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会考虑一些问题,如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消费後的感觉如何?等等。

这些总是伴随着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的总和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心理。

关于它的具体内容,请大家翻开书20页,看一下消费心理面面观。

【讲授新课】(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师:呈现材料甲乙丙丁四人选购衣服:甲:与众不同,能展现个性的乙:大众化的丙:比别人好的名牌服装丁:质量好,价格便宜生:判断以上四人的消费选择分别体现了哪种消费心理。

师:从众、求异、攀比和求实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四种消费心理,并且在不同消费心理的主导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可见,每一种消费行为都有自己的特点,影响也是有好有坏。

那到底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它们呢?我们来具体讨论一下。

先分一下组,按座位来,从右到左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其中第一组负责讨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有什么特点及我们应该对其采取什么态度?其他的二、三、四组以此类推,分别讨论求异、攀比、求实的消费心理,它们的特点及我们的态度?(3分钟)生:思考并讨论。

师:引导总结。

(参考下表)联系举例:(选讲)从众心理:简单的说就是“跟风”。

比如遇上打折,看见很多人都在买,于是不管自己需不需要都会或多或少的跟着买一些东西。

再如广告效应,每天听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觉得烦,但真买的时候还是更倾向于它。

这就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时会显得盲目。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从众消费一定不好,比如利用从众心理来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很好的。

因此我们在面对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避免的是盲目的从众消费。

求异心理: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比如美甲、纹身行业的发展,破洞牛仔裤和乞丐服的流行,很大程度上都为了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求。

适度的求异心理能够刺激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过分求异就有待商榷了,比如雷神教主lady gaga的漆皮胸衣、立体外套、蝴蝶发髻和上个月在知名音乐颁奖礼上惊现的肉片装…挑战了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极限,难以被社会所接受。

攀比心理: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而且我的还要比别人的好。

举个例子,工薪阶层出身的李先生要结婚了,想到别人结婚时都是车队一长串,还有豪华奔驰做头车,自己也不甘落后,于是就咬了咬牙,一口气租了18辆奥迪A6,两辆奔驰和一辆加长林肯做花车。

结果接亲当天娘家只用了不到10辆车,其他的都空着。

(由此可见:为了面子,为了夸耀而产生的消费行为往往是盲目而不理智的,既浪费了金钱,实用性也不高,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追求实际、讲究实惠。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买东西要“物美价廉”“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值得提倡。

【总结过渡】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

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需要践行哪些正确的原则。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原则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师:可能在座的不少同学都梦想过要成为一个富翁,最好是像比尔盖茨一样。

但如果我说是这个“负翁”你们还愿意当吗?生:不愿意。

师:“负翁”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名词,与之相伴的还有“月光族”、“卡奴”等等,指代的是一群因不合理消费而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的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超前消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那是不是说超前消费就一定会让我们陷入经济危机呢?生:不是师:对,凡事都有个度,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个度,让超前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那它就是合理的可行的。

提到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收入,一个人的收入包括三个部分:过去收入、现在收入和将来的收入。

如果一个人存款15万元,目前月薪4000元,无其他收入来源,但他却想贷款买一栋价值100万的房子,可行吗?生:不可行师:估计蜗居也做不到,所以超前消费必须结合实际,只有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超前消费才是适度的,过高的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只会让自己陷入债务危机。

既然过度的超前消费不可取,那过度的紧缩消费又可不可以呢?果戈里的《死魂灵》中有个人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箱子里,物品藏在仓库里,以致纸币霉烂变质,用手一碰就化为灰,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要用斧头去劈。

听起来有点荒唐,但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过度的超前消费固然不对,但过度的紧缩消费也同样不可取,没有消费,不仅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还会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

所以,要理性消费,就必须消费适度。

【原则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师:再来看看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先看一下21页第二段小字部分的这则材料。

生:看书师:你们有过随大流买东西的经历吗?这是一种以什么消费心理为主导的消费行为呢?生:有,从众心理师:对,前面也提到了过度的从众、求异或者攀比都会使我们的消费变得盲目,看着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或者想要更好的,比如在大家所熟知的一部电影《购物狂》中,张柏芝就是因为过度的热衷于限量版的包包才会让自己入不敷出,最后只有求助于心理医生了。

所以不管买什么,跟风和情绪化都是不可取的,毕竟适合别人的东西不一定也就适合自己,凤姐穿上旗袍也变不了张曼玉。

当然,要理性消费我们还必须重视消费的结构合理性。

现在生产发展了,物质消费水平提高了,但精神的消费却相对滞后。

为什么富二代飙车案频发?他们可以过上优越的生活,却不懂得珍爱生命。

这就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脱节的一个表现。

总之,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就必须做到三个避免,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原则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师:物质与精神需要协调,人类和环境也一样,请大家看到书22页最上面的这幅图“白色垃圾”。

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生:不喜欢。

师:如果这样的画面大量存在,我们的生活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生:环境污染,传播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师:环境污染了,人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所以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我们必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至于什么是绿色消费?大家可以看一下书。

需要明确的是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的,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下面大家再想一想,要实现绿色消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生:回答。

师:补充。

绿色消费并不遥远,我们也可以做到,比如少用一次性制品、少送贺卡、选无磷洗衣粉、选绿色食品、买环保电池、节约资源、少开空调等等。

温总理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

”只要我们都为环境的保护献出一份力,相信我们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原则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拥有466亿美元身家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按说他的消费可以“随心所欲”,但他花钱很节俭。

他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

然而,他已经多次宣布将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

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做?盖茨说:“我很珍惜每一分钱,我从来都是这样的。

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问:(1)从比尔盖茨身上,你认为他的节俭和他的成功是否有某种联系?为什么?(2)这启示我们还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总结】“你有权消费,但无权浪费!”勤俭节约不是说有了钱不能用,而是说该怎么更好的用,更有效地用,我们不能把勤俭节约和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也不是抑制消费。

比尔盖茨的事例启示我们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还必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

明确了在不同消费心理的影响下我们该如何按照科学的原则来践行消费行为,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巩固练习】1、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

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A、适度消费B、理性消费C、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消费2、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

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

致使许多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

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

手机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

上述材料表明,快买快抛型消费行为①是由盲从追求时尚的心理引发的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③是求异心理引起的④是求实心理引起的A、①②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④3、小张穿的裤子一直很特别,裤脚是毛边的,裤管左右各一个洞。

对小张的消费行为评价正确的是()A、这是生活堕落的表现,必须加以纠正B、这是一种展示个性的消费行为,无可厚非C、这种消费行为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值得仿效D、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应提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