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一 地图知识及各类地理图像的判读与应用
【基础要点归纳】
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符号、颜色表示出来的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昌毙鎏(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一般是千米,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要点深化与能力提升】
1.三种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等高线
等温线
等高线上高度注记的字首朝地势升高的一方,河流常发源于山谷处并向低处流。
(3)等深线:标注的高度表示海底的深浅,疏密的状况表示海底坡度的大小。
(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图的基础上,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海拔的高低,在分层设色图上附有高度表可以查看。
(5)地形剖面图
剖面线的绘制是地图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下面用图介绍绘制的一般过程。请按图上标注的序号阅读。
低一高值弯曲
盐度低
中高周低
高盐度区
等太阳辐射线

太阳辐射差值小
高一低值弯曲
太阳辐射强
中低周高
弱太阳
辐射区
A.纬度一太 阳高度角B.日照时间长短(云量、海拔高度、阴坡阳坡)

太阳辐射差值大
低一高值弯曲
太阳辐射弱
中高周低
强太阳辐射区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式中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①温差大小: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
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
弯曲方向
①山脊:凸向低数值处②山谷:凸向高数值处③鞍部:两山或两谷之间
①向高纬凸: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暖流经过和地势低的地方②向低纬凸: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①所在南北半球: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②区域气温差的大小
①判断高低气压中心②区域气压差大小
延伸方向
地形走向
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
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凹坡是高密低疏;凸坡是高疏低密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地区差异大
低—高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少
中高周低
多雨区
等震线

烈度相差小
高一低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大
中低周高
破坏较小区
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

烈度相差大
低一高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小
中高周低
破坏较严重区
等盐线

盐度差值小
高一低值弯曲
盐度高
中低周高
低盐度区
A.气候—蒸发与降水B径流——稀释
C.洋流一寒低暖高

盐度差值大
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即在地图上画一直线,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是值的大小。在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愈小,要表示内容愈详细,选用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比例尺愈小。
2.方向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三种定向法中,按经纬线定向最精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纬线怎样弯曲,同一条纬线上的各点都是位于正东或正西(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一般以弧度较短的一段劣弧为准)。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②低压槽:凸向高压处
局部小范围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区;③表示温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高气压中心:中间高,四周低;②低气压中心: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气压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4.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1)地面高度计算方法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地面高度必须用垂直距离,相对高度随比较对象而变化,因此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也叫绝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地面坡向的识别:示坡线、等高线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最短线段的方向,即斜坡方向(指向低处)如图所示:
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如下表:
2.其他等值线性质特征
疏密程度及含义
弯曲状况及含义
闭合状况及含义
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
疏密
含义
弯曲方向
含义
中周
含义
等降水量线

地区差异小
高一低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多
中低周高
少雨区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山腰较山麓、山顶多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同。
②全图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