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 这是什么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 这是什么

学生:明白了。
老师:好。那我们叫五个同学来试一下。谁愿意?(找五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然后做游戏)请大家来监督,看谁错了。
(五)课文(约20分钟)
老师:好。刚才的游戏大家做的很好,那么生词记住了吗?
学生:记住了/没记住。
老师:那么我们再看一下课文,还有哪些生词使我们没有练习过的。
(老师领读课文,然后学生分别读老师指出的课文中句子)
kang
keng
kong
ke
ku
h
han
hen
hang
heng
hong
he
nu
b
ban
ben
bang
beng
bu
p
pan
pen
pang
peng
pu
d
dan
den
dang
deng
dong
de
du
t
tan
tang
teng
tong
te
tu
老师:下面我们做练习。(老师把写有5个声母和7个韵母的卡片发给同学们)老师说拼音,你们举起对应的卡片。例如:老师说ke,拿着k和e的同学就举起卡片,明白吗?
学生:……
老师:g、b、d不送气,k、p、t送气。好,请大家自由练习,感受一下区别。
接着展示7个韵母ɑn、en、ɑng、eng、ong、e、u,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分别读。
声母与韵母拼合,用同样的方法练习读音。
an
en
ang
eng
ong
e
u
g
gan
gen
gang
geng
hong
ge
gu
k
kan
ken
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本课的声母和韵母;把本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运用到日常交际中。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提高学生使用中文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 难

1.对“这”“那”以及“这些”“那些”的理解和区分;
2.声母和韵母的正确发音;
3.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分。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组织教学(约1分钟)
课文:疑问句
(七)布置作业(约1分钟)
模仿本科课文设计对话。
第二课时(45分钟)
(一)组织教学(约1分钟)
微笑与学生们打招呼。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老师:我们又见面了,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复习。
(二)复习(约2分钟)
利用班级里有的物品进行提问,复习上节课的疑问句。
老师拿起粉笔问大家:这是什么?
老师拿出一个苹果,拿在手里问:这是什么?
学生:这是苹果。
老师把苹果放在讲台上,站在远处,指着苹果问:那是什么?
学生:那是苹果。
老师:“这”和“那”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这,距离近,near;那,距离远,far。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老师:好。同学们请看(PPT展示一张很多苹果的图片)这些是什么?
老师:好。这些图片上的生词大家都认识了吧?
学生:认识了。
老师:好。那我们下面用这些图片来做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水果蹲”。听好游戏规则,这个游戏需要5个同学,每个人代表一种水果叫到哪个水果哪个水果蹲一下,比如说老师是苹果,玛丽是香蕉,老师说“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
玛丽就要继续叫下一种水果,one by one,没有接上的同学就out,明白了吗?
课 文
题 目
《这是什么?》
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
《新标准汉语》初级篇第1册第三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第1版)
教学对 象
零起点或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
课时分 配
全课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共90分钟完成。
教学目的与 要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词的读音和意义,并能正确运用重点词语;掌握简单的问答句型;掌握韵母ɑn、en、ɑng、eng、ong、e、u和声母g、k、h、b、p、d、t的读音及拼合,同时注意声母里送气和不送气的相对关系。
学生:明白了。
老师:好,看清楚自己的卡片,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练习(略)
(五)本课总结(约2分钟)
拼音重点:送气与不送气、半三声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练习新学的汉语拼音,预习生词。
对象与需求分析
教学对象为零起点或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主要为成年人,他们对汉语与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兴趣。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自学能力强、注重教学效率。
学 时
安 排
本课计划为2课时,第一课时讲解课文和生词以及对话练习、替换练习;第二课时讲解本课声母、韵母以及半三声。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学生:这是粉笔。
老师拿起一盒粉笔问:这些是什么?
学生:这些是粉笔。
老师指着窗台上的花问:那是什么?
学生:那是花。
(三)导入(约1分钟)
老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在黑板上写上“你好”)伸出你的手,大家一起读。(边读边用手比划声调)
这两个字都是几声啊?
学生:三声。
老师:好。今天我们学习三声的另外一种特殊情况。请看!
练习书中其他词语。
让同学们举例半三声的词语,练习并纠正,举例正确的词语大家齐读。
(四)拼音(约24分钟)
老师:同学们,请看。(PPT展示本课7个声母g、k、h、b、p、d、t)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分别读。
突出练习三组送气与不送气声母。
老师:请大家伸出手,像老师这样(把手掌放在嘴前面,掌心向内,感受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一起读,g、k、b、p、d、t。有什么不同?
教材与内容分析
《这是什么?》为方铭主编的《新标准汉语》初级篇第1册第三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第1版)。本教材的教学对象为汉语初学者,适合高中、大学和成年人使用。教材每课包括对话和课文、生词、拼音、语音练习和注释几部分。课文形式由会话和简短的叙述性语段组成。《这是什么》这一课中包含三个情景对话、16个生词、7个韵母、7个声母、2个注释和2部分练习。
(四)半三声(约15分钟)
PPT展示半三声示意图
老师:同学们,这里的三声在用在了哪些声调的前面呢?(用手在PPT上指出,示意大家)
学生:一声、二声、四声。
老师:好。那我们看这时候三声是怎么变化的。
(在黑板上用五度标记法画出三声的变化,由214变成21)
通过具体的单词练习半三声的读法:每天每月每年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单独读。
方法与技巧选择
本课在生词、语法及课文的处理上采用了听说法、情景法、多媒体展示法、语法翻译法。
媒体与教具准备
在本课中选择使用了以下教具:
一是电子课件,将本课内容做成PPT,为学生演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很直观展现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实物,提供与生词相关的实物,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生词。
第二部分教案设计
学生:对。
老师:我们今天学习另外一种疑问句(上节课学习了两种)——这是什么?下面大家一起看生词。(PPT展示)
(四)生词(约17分钟)
首先,我们看生词。老师领读16个生词:
这是什么苹果那教学楼些的西瓜香蕉桃子荔枝办公楼宿舍楼
图书馆体育馆
学生自由读。
通过一些图片(主要为水果)让大家认识生词,然后学生齐读。
学生:这些是苹果。
老师:OK.这、那,only one,一个;这些、那些,some,几个。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理解。
老师:那现在我们做一个对话练习。和你的பைடு நூலகம்桌,一问一答。
(通过PPT展示生词中有的名词的图片,练习对话、巩固生词
(六)本课总结(约3分钟)
生词重点:这——那这——这些那——那些三组词的区别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
专 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 级:14级成 绩:
《这是什么?》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学分析
课型分析
本课的课型是初级汉语综合课。初级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程,是集言语要素、有关的文化知识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言语技能及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汉语课程。
微笑着和同学们打招呼,提醒大家开始上课。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二)复习(约2分钟)
老师:今天天气怎么样啊?
学生:很好。/不太好。
老师:大家这几天忙吗?
学生:忙。/不忙。
(单独提问几个同学忙不忙,忙什么)
老师:老师也是。/老师很忙。但是给大家讲课老师很高兴。
(三)导入(约1分钟)
老师:(PPT展示)上面有很多问号,对不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