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操:“健康歌”教学设计
(水平一二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是以韵律儿歌的韵律动作展开的,通过动作与韵律的配合,动作与上肢的配合,了解韵律操的特点,提高学习韵律操的兴趣。
整个学习强调发展、学会、拓展,在拓展过程中,要求学生已学习的动作和音乐配合,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较一般,协调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下意识的手势动作;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善。
韵律操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难在引领学生配合音乐做动作的协调连贯上。
因此,在课堂中设计“健康歌”的趣味歌词,有趣的练习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通过记歌词的形式,将动作组合衔接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教材分析
有氧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性,动作选择简单易学的上肢手型和模仿生活中的动作,选择具有节奏感强,活泼欢快的曲目《健康歌》配合练习。
有节奏的完成动作练习,强调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协调,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音乐有节奏的活动能使人的身体发挥适宜的协调功能,韵律动作是表达身体和情感的一种能力,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开朗的个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与特色
激趣导入:
课的开始,教师通过韵律模仿操对学生进行动作诱导,通过配合音乐,引导学生学习动作,了解节奏,从而激发练习兴趣,
增趣促学:
1、通过前两个组合跟音乐的练习,让学生对动作和音乐的配合熟悉。
通过教师的完整动作,给学生建立动作的初概念,从而在学习动作后,尝试把动作完成4*8的组合,最后把三个组合动作串连起来,完成成套练习。
2、整个学习过程第一阶段为掌握动作,第二阶段为叠加动作组合,第三阶段为拓展练习,学习过程步步深入,讲究效果,在动作巩固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会根据已学动作结合曲目《健康歌》进行拓展,让学习后的动作有所归属,通过音乐与动作的协调,体验动作的完整与完美。
3、学习过程中,提倡互助学习,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集体学练中和创造中获得乐趣。
愉悦放松:通过深呼吸,调整心态,在优美动作姿态中,展现自信,从内心放松情绪,从而使整个身心恢复到舒适的状态。
四、学习手段:
本课主要采用动作分解与完整练习、学生分组与集体练习、学生自主练习、自我评价法、小组展示的方法进行教学。
1、准备部分:课上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练习简单模仿操,充分发挥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敢于自我表现、战胜自我的能力。
2、基本部分:教师采用教学与游戏结合,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掌握动作组合,由学生带领练习、配合音乐练习小组展示等方法进行,提高学生兴趣和节奏感。
3、结束部分:采用集体练习的方式,通过柔韧素质练习,增强学生柔韧性,通过形体姿态,提高学生韵律感和审美意识,充分放松身心。
1 运动参与:学生乐于参加韵律操的学习,并在活动中增强自信。
2 运动技能:学习韵律操动作,掌握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提高技能。
3 身体健康:通过韵律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韵律感与协调性、增强体能。
4 心理健康: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己的才能,在韵律操的展示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培养良好的自尊自信的心理健康素质。
5 社会适应: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会尊重并听取别人意见,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