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浆地基施工工艺

注浆地基施工工艺

注浆地基施工工艺1、简介1.1注浆分类按照流动浆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方式,一般可分为渗透注浆、亚密注浆和劈裂注浆三大类。

1.2注浆定义注浆亦称灌浆,是用压送设备将具有充填和胶结性能的浆液材料注入地层中土颗粒的间隙、土层的界面或岩层的裂缝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托换技术的地基处理技术。

1.3注浆处理地基适应性适用于加固有裂缝、孔隙、溶洞的岩石、松散砂粒、粗砂、已建工程局部松软地基和用于作坝基防渗幕、边坡整治、混凝土基础裂缝处理以及地下结构管道的堵漏、建筑物纠偏等。

1.3注浆施工工艺分类一般按注浆工艺不同可分为:单管注浆、套管注浆、埋管注浆、其他组合管注浆及布袋注浆等。

本节主要介绍单管注浆、套管注浆和其他组合管注浆方式。

.2、编制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施工准备a)技术准备①详细阅读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文件和现场施工条件,了解其处理意图,制定施工措施和计划。

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交有关技术部门审批,并将批准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培训。

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的、不能充分体现低下土质情况的必要时可进行补勘。

如发现设计情况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应提请设计单位修改。

必须具备业主工程附近障碍物资料情况。

工前要做现场注浆试验,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b)劳动力需求及培训根据实际进度安排劳动力计划和进场计划。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和工艺操作培训。

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c)现场准备(包括临建、临水、临电等)现场应达到三通一平。

并对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以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干燥。

对机械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

强夯振动对临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d)物资准备、材料、机具(含计量、试验设备)准备①材料准备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Mpa普通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一般饮用淡水,但不应用含硫酸盐大于0.1%氯化钠或大于0.5%以及含过量悬浮物质碱类的水。

配合比灌浆一般用净水泥浆的水灰比变化范围为0.6-2.0,常用水灰比8:1-1:1。

②机具准备主要是压浆泵,选用原则是能满足灌浆压力的要求,一般为灌浆实际压力的1.2~1.5倍,要能满足岩土吸浆量的要求,压力稳定。

水泥压浆泵多用泥浆泵或砂浆泵代替。

配套机有搅拌机、灌浆管、阀门压力表、钻孔机等。

③质量检测工具:钢尺等;④安全用品:安全帽、安全鞋等。

e)作业队伍及管理人员准备测量人员、技术人员、电工、指挥调度员、质检员、机械操作工、施工操作人员等。

f)资金准备根据合同协议提前落实资金,以保证施工进度、安全、质量。

4、材料关键控制点4.1注浆液原材料必须复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质量关键控制点5.1注浆材料的选用、凝胶时间、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孔布置、注浆顺序等。

6、施工工艺(主要分为:单管注浆、套管注浆、布袋注浆、埋管注浆等)6.1单管注浆1)工艺流程配浆、钻机与灌浆设备就位→钻孔→插管→注浆→补注→验收2)操作要点. 加固地基前,应通过实验确定灌浆段长度、灌浆孔距、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

灌浆段长度根据岩土裂隙发育程度、松散情况、渗透性以及灌浆设备能力等条件选定。

在一般地质条件下,段长多控制在5~6m。

在土质严重松散、裂隙发育、渗透性强的情况下宜为2~4m,灌浆孔距根据岩石的裂隙孔隙情况、灌浆的有效作用范围和所用的压力的高低等,通过预先试灌浆确定,一般为0.5~3m.。

灌浆压力是指灌浆段所受的全压力,即孔口处压力表上所指的压力。

所用的压力大小视钻孔深度、岩土性质以及水泥浆的浓度而定,一般为0.3~0.6MPa。

.注浆孔的钻孔一般用旋转式机械,孔径一般为70-110mm,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注浆孔有设计角度的应预先调节好钻杆角度,此时机械必须用足够的锚栓等特别固定牢固。

.注浆前应充分做好注浆准备,对设备仪表、管路、注浆材料、水、电等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注浆一经开始即应连续进行,尽量避免中断。

.注浆的流量一般为7-10L/s,对充填形灌浆,流量可适当加快,但也不应大于200L/s。

.为改善浆液性能,应在浆液拌和时掺入外加剂:加速浆液凝固的水玻璃,其模数为3.0-3.3,水玻璃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提高液浆扩散能力和可泵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减水剂,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5%。

提高浆液均匀性和稳定性,防止固体颗粒离析和沉淀而掺入的膨润剂,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

.浆体必须经过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浆,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的缓慢搅拌,,浆体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6.2套管注浆(亦称塑料阀管注浆)1)工艺流程配浆→钻孔→插管并于管外灌入封闭泥浆→插入注浆芯管注浆劈出脉状浆液→验收2)操作要点.加固地基前,应通过实验确定灌浆段长度、灌浆孔距、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

灌浆段长度根据岩土裂隙发育程度、松散情况、渗透性以及灌浆设备能力等条件选定。

在一般地质条件下,段长多控制在5~6m。

在土质严重松散、裂隙发育、渗透性强的情况下宜为2~4m,灌浆孔距根据岩石的裂隙孔隙情况、灌浆的有效作用范围和所用的压力的高低等,通过预先试灌浆确定,一般为0.5~3m.。

灌浆压力是指灌浆段所受的全压力,即孔口处压力表上所指的压力。

所用的压力大小视钻孔深度、岩土性质以及水泥浆的浓度而定,一般为0.3~0.6MPa。

.灌浆施工程序。

注浆孔采用旋转式机械,孔径一般为70-110mm,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注浆孔有设计角度的应预先调节好钻杆角度,此时机械必须用足够的锚栓等特别固定牢固。

当钻孔到设计深度时,从钻管内灌入封闭泥浆。

直到封闭泥浆溢出泥浆方可拔出钻管。

当拔管到中间部位时应再次注入封闭泥浆。

最后全部拔出。

拔出钻管插入塑料单向阀管到设计深度。

当注浆孔教深时,阀管内应加入水,以减少阀管插入土层时的弯度。

待封闭泥浆凝固后,在塑料阀管中插入双向密封注浆芯管再进行注浆。

注浆完毕冲洗塑料阀管中的残留浆液,以利于下次重复注浆。

.为改善浆液性能,应在浆液拌和时掺入外加剂:加速浆液凝固的水玻璃,其模数为3.0-3.3,水玻璃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提高液浆扩散能力和可泵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减水剂,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5%。

提高浆液均匀性和稳定性,防止固体颗粒离析和沉淀而掺入的膨润剂,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

.浆体必须经过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浆,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的缓慢搅拌,,浆体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6.3其他管注浆方式配浆→钻孔→插管→注浆→补注→验收先在岩土中按规定位置用钻机钻孔到要求的深度,孔径一般为10~100mm,并探测地质情况,岩土地基还应选用压力水冲洗孔内污物和石料碎屑,并估算耗水情况,然后在孔内插入直径38~50mm的射管,管底部1~1.5m的管壁上钻有注浆孔,在射管之外有套管,在射管和套管之间用砂填塞。

表面裂缝用1:3水泥砂浆或粘土麻丝填塞,而后拔除套管,用压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射管而透入岩土中,水泥浆应连续一次压入,不得中断灌浆。

先从稀浆开始逐渐加浓灌浆,次序一般把射管一次沉入至整个深度,后自下而上分段连续进行,直至孔口为止,灌浆宜间隔进行,第一组灌浆结束后再灌第二组、第三组。

对于砂砾石地基灌浆,也可采用花管灌浆法,系利用吊锤直接将灌浆花管打入砂砾层中。

花管由壁厚无缝钢管、花管和锥形管尖组成。

在冲洗管内淤砂后,将灌浆管拔起一段高度后重复上述工序,如此一段一段地自下而上依次拔管,逐段灌浆。

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多用于较浅的砂砾层;遇有大砾石层宜用边钻孔边设套管,在套管内下花管灌浆的方法。

灌浆完后拔出灌浆管留孔用1:2水泥砂浆或砂砾石填塞密实。

7、冬雨期施工措施7.1.在冬季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或最高低温度低于-0.3℃的条件下注浆时,应在施工现场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浆体不冻结。

7.2在夏季炎热条件注浆时,用水温度不得超过30-35℃,并应避免盛浆桶和注浆管路在浆液静止时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浆体凝固。

7.3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事前预防。

若注浆过程中遇雨,应采用塑料布遮盖施工。

8、质量标准8.1施工前应掌握有关技术文件(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参数、检测要求等)。

浆液组成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设备应确保正常运转。

8.2施工中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的顺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等。

8.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注浆体强度、承载力等。

检查孔数为总量的2%~5%,不合格率大于或等于20%时应进行二次注浆。

检验应在注浆后15d(砂土、黄土)或60d(粘性土)进行。

8.4注浆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浆地基质量检查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 原材料检验水泥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注浆用砂粒径(mm)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机物含量%<2.5<2.0<3实验室试验注浆用粘土塑性指数粘料含量%含砂量%有机物含量% >14>25>5>3实验室试验粉煤灰:细度烧失量不粗于同时使用的水泥实验室试验<3%水玻璃:模数 2.5~3.3 抽样送检其他化学浆液设设计要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2 注浆体强度设计要求抽样送检3 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 各种注浆材料称量误差<3% 抽查2 注浆孔位(mm) ±20 用钢尺量3 注浆孔深(mm) ±100 量测注浆管长度4 注浆压力(与设计参数比%)±10 检查压力表读数9、施工过程控制要点9.1施工过程关键控制点9.29.2.1浆液性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离析、硬结时体积收缩大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选定浆液及其配合比的设计必须考虑注浆的目的、地质情况、地基土的空隙大小、地下水的状态等。

在满足所需的范围内选定最佳的配合比。

必须按设计配合比拌和。

为改善浆液性能,应在浆液拌和时掺入外加剂:①加速浆液凝固的水玻璃,其模数为3.0-3.3,水玻璃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提高液浆扩散能力和可泵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减水剂,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5%。

③提高浆液均匀性和稳定性,防止固体颗粒离析和沉淀而掺入的膨润剂,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