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学科基地校交流汇报材料

学校学科基地校交流汇报材料

2015年衡水市基地建设现场会交流材料故城县聚龙中学依托学科基地优势打造聚龙品牌特色依托学科基地优势,打造学校品牌特色语文、英语学科教研基地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你们好!承蒙市教育局领导的厚爱,我校自2009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市语文、英语学科教研基地,我们倍感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

借助这一优势平台,我校不断努力创新,使语文、英语的教研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局面。

在市、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下,在聚龙中学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通过多措并举,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已经纳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依托全市学科基地的优势,我校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力求打造聚龙中学的品牌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校文化。

现将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我校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改革为主题,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为主攻方向,以学科教研基地学校为依托,增强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为使学科基地建设能有更快更好的进展,我校设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由校长担任总负责,由主管校长和教导主任具体分管负责,并设语文、英语两大核心教研组,核心教研组成员均从语文、英语两大学科中选择,主选业务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组长分别由韩爱华和邢志强两位老师担任,组织教研组日常的听评课活动。

语文教研组有26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13人,初级教师10人,市教研基地先进个人2人;英语教研组有26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13人,初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

语文、英语组老师平均年龄都在35岁左右,均学历达标,年富力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并爱好广泛阅读,悉心钻研业务,为我校基地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保障,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二、目标规划:我校以全市语文、英语教研基地为契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致力于打造我校富有文化氛围的品牌特色,使教师队伍、学科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都富有鲜明特点,从而形成我校独有的文化特色。

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教研队伍业务素养,促进学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发展,打造一批在县、市乃至省内外知名的教师。

2.发挥学科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教学思想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益和境界。

3.加大措施着力于学校的内涵发展,营造研究与创新、交流与合作、开放与多元的教学文化,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4.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共享、教师教学智慧共享,努力使学科教研基地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改革载体、教学资源中心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三、明确职责,抓好制度建设:1.学校实行管理小组成员责任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2.建立教研工作常规化管理制度,制定教学研究的管理措施,确保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序、高质、高效。

3.做好教研过程管理,认真确定教研目标,分学期制定教研计划、督导回馈方案,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措施、有落实、出成效。

四、具体措施:(一)教师队伍特色建设:1.培养“六者型”教师。

一所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的。

蔡元培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校力求培养有教学特色、有职业幸福感的“六者型”教师,即课程的探索者、文化的传播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合作者、智力的开发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者,为打造我校的品牌特色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我校培养“六者型”教师,着重培养教师的各种能力:调适教材内容的能力、设计地方课程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科学设计习题的能力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使教改理念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探索实践。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都要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提高驾驭、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使学生能积极活动起来,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苏静菊、邢志强两位老师的英语口语教学生动幽默,韩爱华老师教学的诗意灵动与孔梅老师的厚重积淀相得益彰,秦玉晨老师的数学课轻松活跃而不失大气。

很多老师在向“六者型”教师的转化过程中成绩显著,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培养教师的文化底蕴。

学校鼓励老师们在业余时间创建教育博客、参加网络培训、观摩名师教学视频、多读书,尤其是各类教育论著,多撰写教学日志、随笔及教育论文,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职业幸福感,培养其文化底蕴。

①孔梅、韩爱华、王振云等老师创建的教育博客,内容新颖而丰富,有很高的点击率;②学校组织老师观摩即墨中学老师以及全国名师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君(“青春语文”的倡导者)等的讲课视频,并交流心得,进一步强化了老师们的课改理念;③学校鼓励老师阅读各类教育论著,并写读后心得。

韩爱华老师的《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河北教育》发表;马文娟老师的《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初探》和何杰老师的《激发热爱语文的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苑教育》发表。

张桂华老师的《让创新教育之花在英语课堂绽放》和邢志强老师的《初中英语潜能生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与研究》发表。

通过广泛地阅读、认真地学习和实践,老师们主动求知、教研的意识更强了,而且是带着一种幸福的心理去学习,从而师资队伍在整体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教师富有文化底蕴,为聚龙中学成为富有文化特色的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教师阅读书目推荐: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l999年版)3.《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l999年版)。

4.《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l980年版)5.《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6.《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撰,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7.《周国平论教育》(周国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岳麓书社2002年版)9.《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唐全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山童岁月:通向孩子心灵的15条小径》(凌拂/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1.《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著华东师范大出版社)12.《重建师生关系》(史金霞/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9)13.《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14.《教师课堂实用手册:新老师教师教学与管理策略(第二版)》15.《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周毅、向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6.《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17.《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8.《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四川少儿出版社l998年版)19.《向孩子学习》(孙云晓主编,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20.《把世界带进教室——薛瑞萍教育教学讲演录》(薛瑞萍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黄全愈22.《阅读的力量》([美]斯蒂芬·克拉生著,李玉梅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3.《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南海出版公司)24.《英语词汇与教学》([新西兰]I.S.P.Nation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5.《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美]Diane Larsen-Freeman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6.《在语境中教语言》([美]Alice Omaggio Hadley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7.《如何在语言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英]John MorganMario Rinvolucri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8.《课堂观察与任务》([澳]Ruth Wajnryb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9.《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思奎斯/著邱宏/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30.《好老师在这里》(林文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1.《孩子为何失败》([美]约翰·霍特/著张慧卿/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2.《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花城出版社)33.《教师的幸福资本—成为优秀教师的八种特质》(雷玲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34.《教师成长密码》(黄双喜编著,北京图书出版社)35.《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高万祥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6.《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37.《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3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编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二)学科特色建设:我校结合当前的课改新理念,借鉴先进学校的教学特色,并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努力探求并打造适合于聚龙中学的学科特色,力求营造轻松愉悦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创设易于学生理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与文本对话,实现创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1. 参加全县的公开课和“同课异构,联片教研”、“送教下乡”活动。

在教育局领导的精心谋划组织下,我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县的公开课活动,并参加与坛村中学、育才中学兄弟学校、兄弟学科基地的交流合作,开展“同课异构,联片教研”活动,学校还选派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偏远学校。

2.每周一节示范引领课。

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主管校长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组织听、说、评课活动,对每位教师进行督促,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语文、英语核心组的教师来轮流做课,全校本学科教师都参加,其余学科自愿选择,并在课后进行教研活动,结合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王振云的《安塞腰鼓》、孔梅的《湖心亭看雪》、李雪莹的《吆喝》、邢爱华的《记承天寺夜游》,英语核心组张翠敏、崔瑞霞、潘春霞的示范课,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两周一节年轻教师汇报课。

教导处和核心教研组每两周会安排一名年轻教师讲课,以督促他们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老师,热情有余,但经验不足,学校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多听年长老师的讲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