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50 mL 0.5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该装置虽然采取了一定的保温措施,但不可能完全杜绝热量的散失,故A错误;该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B正确;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故C错误;中和热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与反应物用量无关,故D错误。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2.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只有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正逆反应速率都变化但仍相等,则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说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但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也可能减小,此时逆反应速率更小,故C错误;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一定发生变化,故B 正确;如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也不移动,故D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一氧化碳B.淀粉和纤维素C.1 mol碳和3 mol碳D.3 mol C2H2和1 mol C6H6【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物质不同,燃烧热不相等,故A错误;淀粉和纤维素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故B 错误;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可燃物的用量多少无关,可燃物相同,燃烧热相等,故C 正确;乙炔和苯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故D错误。
考点:燃烧热4.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最小的是A.2A(l)+B(l)===2C(g) ΔH1 B.2A(g)+B(g)===2C(l) ΔH2C.2A(g)+B(g)===2C(g) ΔH3 D.2A(l)+B(l)===2C(l) ΔH4【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各反应中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同一物质的能量g>l>s,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B=C>A=D,生成物的能量为:A=B>C=D,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越高,生成物的总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B放出的热量最多,反应热符号为“-”,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热越小,故B的反应热最小。
考点:反应热大小比较5.以下反应可以用熵判据来解释的是A.硫酸铜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B.(NH4)2CO3(s)==NH4H CO3(s)+NH3(g) △H=+74.9kJ/m olC.CaO(s)+CO2(g)==CaCO3(s)△H=-175.7kJ/molD.2H2(g)+O2(g) ==2H2O(l) △H=-285.8kJ/mol【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硫酸铜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不能用熵判据解释,故A错误;反应的△H>0,△S>0,△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S的大小,故B正确;反应的△H<0,△S<0,要使△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H 的大小,故C错误;反应的△H<0,△S<0,要使△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H 的大小,故D错误。
考点:反应自发性的判据6.在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②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既能增大活化分子数,又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移去生成物,浓度降低,活化分子数目减小。
考点: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7.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 O2(g)= 2H2O(g) △H2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将三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②2 H2(g)+ O2(g)= 2H2O(g) △H2;③ C(s)+ O2(g)=CO2(g) △H3;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①×(-2)+5×②+12×③即得目标反应,故△H=12△H3+5△H2-2△H1。
考点:盖斯定律8.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6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A.等于1.3mol B.小于1.3mol C.大于1.4mol D.等于1.4mol【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可知,进行到4min时,测得n (SO2)=0.6mol,此时反应的速率为V(SO2)=20.624minmol molL-=0.175mol/L?min;反应进行到前2min末时设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x,依据速率定义可得V′(SO2)=222minmol xmolL-;进行到2min时的物质浓度大于4min时的物质的浓度,所以反应时4min的反应速率小于2min的反应速率,即V′(SO2)=222minmol xmolL->0.175mol/(L·min);整理得,x<1.3mol。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9.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2(g)+H2(g)2HI(g) △H= - 9.48kJ/mol (ii) I2(s)+H2(g)2HI(g) △H=+ 26.48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l7.00 kJ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反应(i) 拆开1mol I-I键与1mol H-H键需要的总能量小于拆开2mol H-I键需要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达不到100%,故A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到I2(s)=I2(g),△H=+35.96kJ/mol,故B错误;两反应的产物为相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稳定性相同,故C错误;△H=反应物键能总和-产物键能总和,反应(i)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产物键能总和,故D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X,该反应中R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情况正确的是()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 为气体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 为固体或液体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 为气体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 为固体或液体【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由图像可知:降低温度,R %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减小压强,R %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X 为气体。
考点:化学平衡图像1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0.158mol/(L·s)B .反应开始到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 .反应开始到10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g )+Y(g) Z(g)【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1.58210molL s=0.079mol/(L?s ),故A 错误;反应开始到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1.20.412mol mol L- =0.395mol/L ,故B 错误;反应开始到10s 时,Y 的转化率为1.00.211.0mol mol mol-×100%=79%,故C 正确;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 、Y 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 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 时,△n (X )=0.79mol ,△n (Y )=0.79mol ,△n (Z )=1.58mol ,则△n (X ):△n (Y ):△n (Z )=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 (g )+Y (g ) 2Z (g ),故D 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图象105Pa105Pa12.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 + O22SO3,达平衡时SO3为n 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A.2mol SO2和1mol O2B.2mol SO2和1mol O2和2mol SO3C.4mol SO2和1mol O2D.3mol SO2和0.5mol O2和1mol SO3【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2mol SO2和2mol SO3相当于是4mol SO2和1mol O2,因此A相当于是在原平衡的基础上降低SO2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降低;B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加;C和原平衡是等效的;D相当于是4mol SO2和1mol O2,所以平衡也是等效的。
考点:等效平衡1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D.反应Ⅳ:△H<0,T2>T1【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H<0;由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则P2>P1,故A错误;由到达平衡所用时间可以看出T1温度较高,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H<0,故B正确;如△H>0,反应吸热,T2<T1,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错误;如△H<0,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则T2<T1,故D错误.考点:化学平衡图象14.下列化学反应ΔH最大的是A.NaOH(aq)+HCl(aq)=NaCl(aq )+H2O(l);△H1B . NaOH(aq)+21H 2SO 4(aq)=21Na 2SO 4(aq)+H 2O(l);△H 2C .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 (aq )+H 2O(l);△H 3D .NaOH(aq)+21H 2SO 4(浓)=21Na 2SO 4(aq)+H 2O(l);△H 4【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 、B 两反应完全相同,其焓变相等,均为-57.3KJ/mol ;C 项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焓变大于-57.3KJ/mol ;D 项浓硫酸稀释放热,焓变小于-57.3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