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柏拉图

柏拉图


苏对柏的影响: 1、柏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2、苏之死,改变了柏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 度,开始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极端民主制的弊端:
会导致无政府主义,过度自由放纵,社会秩序混乱。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 存在者;……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 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 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 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
5. 柏拉图所谓的“哲学王”必须具备( ) ①智慧 ②正义感 ③理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 6. 柏拉图认为进入深奥哲学殿堂的前提是学好 A.几何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历史学 7.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 )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毕达哥拉斯学院 D.巴黎大学 8. 对于柏拉图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 A.柏拉图的哲学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的区别之上 B.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完全正确的 C.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结合起来 D.护国者要有节制之德
1.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乌托邦主 义的传统。这个人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莫尔 D.圣西门 2.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中国历史正处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3.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 A.道 B.理 C.理念 D.物质 4.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 ) A.先验论 B.理念论 C.《国家篇》 D.唯心论
不同之处:
①研究侧重点:柏拉图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理性, 主张建立理想国家,追求真; 孔子侧重于伦理 道德,侧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政治上:孔子希望建立一个“仁”“礼”结合的集权国家 统治者以德治国; 柏拉图主张建立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正义国家, 其本质是以知识治国。 ③哲学思想:鬼神观,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 孔子对鬼神观持怀疑态度
2、追随名师 (苏格拉底) 3、周游四方(叙拉古) 4、创办学校(雅典学园)
(阿卡德米学园)
柏拉图雕像
苏格拉底的甩手运动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 “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 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 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 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 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 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 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 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 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 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 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 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
知识结构
一、柏拉图的生平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三、柏拉图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柏拉图的生平 1、出生名门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唯心主义
2. 伦理思想(人性的多重性):
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 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3、政治思想: 《理想国》
政治思想——理想国
请阅读教材,思考: 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 (正义与幸福) 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 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 (三等级各尽其职) 提问四:“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 (等级划分、财产共有、普及教育等)
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他的政治思想对西方影响深远,是最早乌 托邦思想的体现,不少观点(财产公有,普及教育)被 后世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 (2)他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西方哲学的个个派别,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 的思想的了。 (3)他的教育思想、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 统沿用至今。 (4)雅典学园被看做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不少著作成为学术经典。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 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 各做各的事情。 ——柏拉图
内容:
•构成: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 •责任和义务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 •国家的目的:和谐 •统治者: “哲学王” —最有智慧、正义感和理 评价: 性 合理之处: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 统治者应具有智慧和治理国家的知识。 局限: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觉
内 容 :
•理性世界(理念):真实、完美而永恒 •感性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
②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柏拉图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 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在这些变 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 变的东西,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理念”。例如世 界上有白猫、黑猫、花猫,柏拉图认为,之所以有 “猫”这个理念,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猫”,而且 只创造了一只,其他的都是模仿的、虚假的。
3、政治思想: 《理想国》
-:
4.强调法治:著《法律篇》:
理想国是由哲学王统治,宪法国家强调法制 认为法律应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
三、柏拉图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1、历史地位:
被誉为“在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 智慧的、最正直的、最善良的人”。 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学术思想影响西方 文化走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探究
Vs
主要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 从各自角度提出“仁学”和“理念论”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特点:两人都较重视统治者作用,且都倾向人治。 教育主张: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都 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政治主张:都主张建立一种合理、有秩序和稳定的社会。 影响:都影响了东西方文化走向。 思想最大相同: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理念论的实质:
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观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唯心主义
2. 伦理思想(人性的多重性):
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 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人性的多重性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除了理性之外,还有 非理性部分,这就是热情和情欲。柏拉图把人的 灵魂分成三个层次: 最好的部分是智慧, 最劣的部分是情欲,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 是热情。一 个人为 了获得真正的知识, 应该通过智慧充分 控制自己的热情, 并抵制欲望。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是真实、完美、永恒的。
材料二:“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 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我们不能通过 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 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 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曼诺篇》
知识是先天固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就 是回忆的过程。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如果一 —— 唯心主义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成哲学家, 2. 伦理思想(人性的多重性): 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比人治好, 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 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但可以 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被称为第二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