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2 课时
课题:《未选择的路》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2、理解诗歌大意,认识慎重地选择人生的意义。
3、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
1、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1、象征手法的作用。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了解作者及象征
2、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又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他著名的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3、2、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
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字词
足迹()瞬间()诱人()幽寂()萋萋()
涉足()伫立()
伫立:极
目:
涉足:荒草萋
萋:
4、对《未选择的路》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仅描绘选择,而不说面临的选择内容是什么,使此诗具有了内涵的开放性。
B.这首诗具有象征意味,读后令人深思。
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错误选择的悔恨。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种意味着对另一种的放弃,选择时应慎之又慎。
【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2、诗歌中写到了两条路——选择的路和未选择的路。
请找出有关描写的语句。
3、升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哪句?
4、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5、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一句中,“那路口”指什么?“久久伫立”说明了什么?
【展示提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人笔下的路显然不是指行走的路,而是指
2、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是因为这条路
3、第二小节中“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的原因是什么?
4、从第三小节的哪句话中,能看出“我”对未选择的那条路的留恋?
5、第四小节中,“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象征了什么?“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象征了什么?为什么说“人迹更少”?
【巩固拓展】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3.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5.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答案:
【自学质疑】
4、C
【合作探究】
1、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我们曾学过的《在山的那边》和《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2、2、.选择的路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3、未选择的路是:消失在丛林深处的有许多人走过的一条小路。
4、3、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5、4、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
人生之路有许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
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所表达的意思。
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6、5.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他对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
7、6、“那路口”指两条路的岔路口。
“久久伫立”说明选择的困惑,“我”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又不能都走,必须选择一条,表现了“我”的慎重。
8、【展示提高】
9、1、人生之路
10、2、“荒草萎委,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人迹更少”。
11、3.原因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12、4.从“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可看出。
13、5.“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象征人生路上遇到的岔口。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象征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
“人迹更少”是因为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价值。
【巩固拓展】
参考答案:
3.象征点拨:注意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区别。
4.驻足徘徊——作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
点拨:四字词语能概括内容即可。
5.人生的道路,结果谁也料不到,带有宿命的意味和一丝惆怅。
点拨:细读全诗,体会感情。
6.示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点拨: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重在考查同学们的日常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