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余角、补角、对顶角 》 教学案
《余角、补角、对顶角 》 教学案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活动 4】 】 在下列图形中找特殊的数量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练习互余、 互补及其性质在 特殊位置关系图形中的应用
A 2 1 O4 3 D
C
C
B
D A 1 2 O 3 B
3
【活动 5】创始情境 活动 【思考、动手操作、小 1、一些图形是由如下 的三角板模 组交流、上台 展示成 型抽象而来的. 一副三角板本身就 果】 蕴含着相等和互余,用一副三角板 还能构造出其它一些图形,其中蕴 含着相等、互余或者是互补的角, 请大家动手尝试,构造设计一些这 样的图形.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 知识的能力,并懂得知识来 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
【活动 6】设问:本节课你有哪些 活动 收获?
【思考、举手发言、补 充完善】 】
体会互余、互补是特殊的数 量关系,它在特殊位置关系 的图形、实际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
4
【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数学补充习题》p82 课后作业:预习余角与补角(二)--方向角
3、30°20′的余角和补角分别是多 少?
【动笔计算】 】 30°20′ 余 角
会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90°-30°20′=59°40′. 30°20′ 补 角
=180°-30°20′=149°40′. 若一个角为 x 度,则 它的余角为
2
(90-x)度,它的补角 为(180-x) 【思考、小组讨论】 】 解:设这个角为 x 度, 则它的余角为(90-x) 度, 它的补角为 (180-x) 度 列方程:(90-x) 3 =180-x x=45° 答:这个角为 45°. 【活动 3】多媒体动画演示 】 【学生观察、讨论、猜 想、并从中发现余角、 补角的性质. 】
E 1 D 2 F
4、 一个锐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 3 倍,求这个角.
应用方程思想解决角及其关 系角之间的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已通 过探究得出新知。
A C
B
【提问】你能有一句话归纳出你发 】 现的结论吗?
结论: 结论:同角(等角) 的余角相等. 同样:同角(等角)的 补角相等 【观察、讨论】 】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学时可运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三结合的训练方法强调概念的本质特征,突出教学重点。 关于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应用常常需要说理,或综合运用代数知识, 特别是用代数的方法来计算角的度数,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是教学中的难 点。可通过由浅入深、讨论比较、归纳小结等方法及变化训练突破上述难 点。 1 教法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 水平,采用启发式、发现法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 状态,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使课堂气氛活 泼,有新鲜感。 2 学法指导: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正如新《数学课 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欣赏图片——意大利 风景、建筑、 比萨斜塔】 】
C A
D
O B
比萨斜塔是学生熟悉的建 筑,而且有许多科学渊源,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引入概念。
【活动 2】 】 1、 下列各角哪些互为余角,哪些 互为补角?
10° ° 100° ° 120° ° 30° ° 80° ° 60° ° 150° °
教学构想及目标: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 2、在探索中理解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特定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尝试从实际情境中处理信息,在观察、猜想、说明过程中体会数学思考 过程的层次性和表述的严谨性; 2、通过两角度数的特殊值确定两角的关系; 3、几何中数与形的特殊对应关系. 尝试从实际情境中处理信息、形成数学 思想,渗透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共同活动中培养数学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 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所需设备: 所需设备:
校园网、多媒体投影(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活动 1】 】 设置情境,引出新知: 如果将斜塔看成一条 OA,在正午 太阳直射地面时标记塔顶的影子 B , 画 出 直 线 OB , 测 出 了 ∠ AOB=85° (1)斜塔 OA 倾斜了多少度? (2) 斜塔 OA 与 OB 所成的另外一 个角是多少度? 引出概念,并指出学生易犯的错 误,并指出余角和补角是相互的。
三角板问题是今后学习中,几 何情境设置的常用素材.此活 动能锻炼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三角 板构造满足互余情况的特殊 位置关系的图形,了解特殊 位置关系与特殊数量关系的 对应.
【多媒体展示】例如 】
A
C
O
3 2
B
2、 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桌球实例 中的问题。
【思考、动手操作、小 组交流】
【观察、思考、自主解 决问题】 】
此组题就概念进行简单训练. .
170° °
2 判 断 题 : (1) 若 , ∠ 1+ ∠ 2+ ∠ 3=180°则,∠1,∠2,∠3 互为补 角, ) ( (2)互为余角、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一 定有公共顶点.( )
【学生思考、讨论后举 手发言】 】
. 会识别互余与互补关系.强调 互余和互补是一对角的数量 关系,与位置无关
余角、补角、 《余角、补角、对顶角 》 教学案
问题设计
问题: 1、欣赏意大利斜塔视频后设置问题情境塔 OA 倾斜了多少度? 2、余角的定义是什么?它体现了几个角间的关系? 3、补角的定义是什么? 4、我们如何利用定义去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 5、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同角或等角的余角和 补角有何性质? 6、利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7、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巩固练习】
当堂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