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
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
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
你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利用什么原理,如何制作出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授新:
1.视角:
故事:小鸡和妈妈在草地上捉虫,突然天空盘旋着一只老鹰,妈妈赶紧拉着小鸡躲在树底下,小鸡很奇怪,问“妈妈,你怕什么?”妈妈指着天空说:“老鹰!”小鸡抬头一看,心想:“妈妈真胆小,这只小鸟还没我大呢,我就不怕它。
”它趁妈妈不注意,跑了出来。
老鹰发现了它,箭一般冲了下来。
小鸡一看,唉呀!老鹰变得越来越大,吓得它撒腿就跑。
提问:老鹰真的会变大吗?
肯定不会的。
提问:那是什么原因呢?
提问:视角是什么?
视角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成的角,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
提问:视角与什么有关?
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的距离有关。
同样大小,离眼睛距离越近,视角越大,看物体就越清楚。
提问:要看清物体,可以怎么做?
可以用仪器将物体放大,还可以拉近眼睛与物体的距离。
有些面积较小的店铺,在一面墙上镶上大的平面镜,就会在视觉上产生经营面积增加的效果,显得十分气派。
为什么扩大视觉空间要用大平面镜?或者说,大平面镜和小平面镜,对观察镜中的像有什么不同?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来讲,大平面镜和小平面镜都一样,没有差别。
但是,从观察镜中的像来讲,大、小平面镜却不一样,对于大平面镜,则观察景物的范围大、在固定点看景物的视野宽、景物的立体感强等三大优点。
这也用到视角的知识。
2.显微镜:
⑴显微镜的结构:
展示显微镜实物,通过投影展示显微镜的结构。
物镜的焦距较短,目镜的焦距较长。
⑵显微镜的原理:
动画模拟显微镜的原理示意图。
小结:物镜: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⑶想想做做:自制水滴显微镜。
以小水滴为物镜,观察纸上的小字,再用一只凸透镜作为目镜看水滴,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的间距,观察纸上字的变化。
⑷教师简介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3.望远镜:
⑴望远镜的结构:
展示望远镜实物,通过投影展示望远镜的结构。
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较短。
⑵望远镜的原理:
动画模拟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图。
小结:物镜: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⑶简介两种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
⑷想想做做:自制望远镜。
学生活动:用自制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⑸视频讲解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⑹视频讲解哈勃望远镜的发展。
⑺视频讲解我国望远镜新技术。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1.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 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则的凸透镜
C.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 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2.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常常采用( )
A. 更换物镜
B. 更换目镜
C. 同时更换物镜和目镜
D. 只需要使物镜离所观察的物体近一些
3.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______镜。
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像(填“虚”或“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