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土木桥梁工程设计任务书

10土木桥梁工程设计任务书

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桥梁工程一、设计题目1、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公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3、公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内容(1). 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不同的桥式方案并绘图。

(2). 桥式方案比选和工程量的计算。

(3). 对基本尺寸选择进行探讨(包括梁高,边跨与中跨长度及比值等参数) 。

(4). 对已确定的桥式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确定。

(5). 运用常规的超静定混凝土桥梁分析程序计算结构内力及变形,布置预应力钢筋,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截面设计与校核。

(6). 绘制主梁的一般构造图及配筋图。

2、设计说明书部分(1). 桥式方案比选、工程量估算、基本尺寸探讨、施工方案确定;(2). 选定桥式的内力及变形分析结果;(3) .根据配筋结果,对结构进行全面成桥、施工应力检算;(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截面抗弯强度及裂缝宽度的计算。

3、设计图纸(1). 方案比选图(2). 桥型布置图(3). 上部结构布置、构造图(4). 上部结构配筋图(5). 桥墩、桥台的构造图(6). 桥墩、桥台的配筋图(7). 基础布置及配筋图4、设计资料(见附录)三、毕业设计进度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期(教学周)1 收集、熟悉资料,写开题报告2 桥梁纵断面设计、桥式方案比选3 结构尺寸拟定及工程量计算4 结构内力计算5 估算及配置主梁的预应力钢筋6 绘制设计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7 交指导老师审查,完善设计文件8 整理图纸,准备毕业答辩四、设计要求1、设计时间月日—月日,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即应着重进行设计资料的搜集和现状调查分析选定方案;2、严格按照新规范、新标准进行设计,要体现设计指导思想由“安全、经济”向“安全、快速、环保、美观”方向发展,在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选定合理方案,线形优化,结构形式合理,设计理论先进;3、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独立工作能力和钻研精神,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设计阶段,除参考教材外,还应适当查阅有关文献和书籍。

以扩大知识领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4、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应注意将自己培养为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提倡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埋头苦干、不畏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

培养虚心好学、团结互学的优良作风。

5、毕业设计的最后成果,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清晰,语言精炼、准确,说理论证充分,计算正确无误。

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求文字简洁扼要,能说明问题。

设计图、表整洁,在图上用仿宋字书写,符合工程图绘制要求。

6、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设计,答辩前将设计成果交指导教师审阅,审阅合格方可答辩。

在完成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的基础上,充分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五、毕业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程》(JTJ 062-82)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6、《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D20-2004)8、邵旭东.桥梁工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9、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附录资料1一、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面净空:净-14+人行道2×1.50米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最高通航水位:10.109m。

有关资料:1、河床横断面:根据附表桩号标高绘制。

2、河床地质:共 4 个钻孔的地质资料。

3、水文资料:另行提供4、该地区气温:1月份平均6℃,7月份平均30℃。

5、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满足供应,砂砾石就地取材,块片料石运距5公里。

6、施工单位:省级以上公路工程建设公司。

7、桥面标高:往金山方向(0+000)21.481m,往大学城方向(0+864)20.071m 二、河床横断面三、工程地质条件大桥位于江心洲西侧及附近水域,其中0+250~0+532 地面高程为 3.8~4.20 米,低潮时为陆地,高潮时被水淹没;0+542,0+614位于水中,地面高程为-0.18~-3.63 米,钻孔揭露表明,桥位覆盖层厚43.00~50.10米,主要为中密细、中砂层,其中0+322~0+614 下部分布有厚18.60~21.15 米的密实卵石土层。

下附基岩全、强分化层均很发育,厚22.75~34.10 米,其中0+532,0+614 具有不均匀分化现象,全、强风化花岗岩中在高程-64.00~-75.50 米间分布有厚0.95~4.70 米的微风化花岗岩残留体。

微风化基岩面变化很大,在-62.12~-82.03 米间,基岩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岩、花岗斑岩,微风化基岩岩质坚硬,呈块状~大块状砌体结构,为主墩桩基良好的持力层。

基础设计时宜采用微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桩端进入微风化基岩一定深度资料2一、工程概述为多孔跨径不通航大桥:总长度近90m。

为解决交通拥挤,扩大车流量,决定在原大桥的两侧新建特大桥。

二、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面净空:净-14+人行道2×1.50米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桥下不通航。

三、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处河—海冲淤积平原区,第四纪堆积约25m厚,基底为中粒花岗岩,地基土类型多,变化大,土质不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详细地质分布由上至下如下:1、填土:灰色,灰黄色,稍松—稍密,稍湿—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有中粗砂,瓦砾及碎石块等,土质不均。

本层东西岸均有分布,曾厚 1.4-2.0m,堆积时间大于15年之久。

2、粘土:灰黄色,褐黄色,湿—饱和,软可塑—可塑,成分以粘土为主,含氧铁结核,此层ZK2 孔被填土替代缺失,ZK4孔为耕植粘土0.3m厚,层厚0.3-3.2m。

3、淤泥质土:灰色,青灰色,软流塑,饱和,由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组成。

但是,ZK4 孔一带中上部为淤泥,下部为淤泥质土,中混10-15%的粉细砂及少量有机质,含腐殖物,具腐臭味。

该层东西岸均有分布,层厚 4.1-6.0m。

4、含泥中细—中粗砂夹淤泥质土、砂质粘土层:含泥中细—粗砂:灰色,灰黄色,稍密,饱和,北岸中粗砂为主,西岸中细砂为主含砾卵石(直径0.5-5cm),泥质含量约10-20%,该层于ZK3 孔,10-11.7m 相变为稍密状砂粒卵石;于ZK2、ZK3、ZK4孔一带中部夹软流塑淤泥质土厚约1-2m;于ZK4 孔一带中下部夹2m 厚之可塑状砂质粘土。

全层总厚度5.35-6.40m,纯砂厚3.5-6.5m。

5、砂卵石:黄色,灰黄色,稍密,饱和,由卵石,沙砾组成,卵石直径2-6cm,个别大于10cm,呈亚圆状,成分为中风化凝灰熔岩,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中等,卵石含量30-60%,泥质含量约10-15%。

砂泥充填,该层东西岸均有分布,层厚4.10-7.15m。

6、残积质粘性土:褐黄色,灰白色,黄白色,饱和,可塑—硬塑,母岩为中粒结构花岗岩,此层由粘性土,石英砂,云母片等组成,原岩结构大部已破坏,该层东西岸均有分布,层厚 3.30-5.10m。

7、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黑夹白色,硬塑,由长石、石英、云母片及暗色矿物组成,中粒结构,呈砂砾状,矿物已显著变化,岩芯易碎成半土半岩,钻进时有“咔嚓”声,该层东西岸均有分布,层厚3.5-5.7m。

8、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黑夹白色,坚硬,岩芯呈碎块状,裂隙发育,中粒结构,矿物成分基本未变,该层东西岸均有分布,层厚0.4-1.1m。

9、微风化花岗岩:墨黑夹白色,灰白色,坚硬,中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中等发育,岩芯完整,呈短柱状,本层东西岸均有分布,该层钻孔最大控制厚度为6m。

岸坡稳定性分析:拟建场地东西两岸,经河流上、下游两条断面图实测结果,岸坡陡直,坡角85-90 度。

但是,东岸ZK2孔一带岸坡相对较缓,坡角约45 度。

根据东岸ZK1、西岸ZK4 孔按条分法、圆弧法计算,ZK1 孔按坡身园设定,其稳定安全系数Ks=0.635;ZK4 孔按坡身园、坡角园设定,安全系数分别为0.463,0.909,均属不稳定岸坡。

计算的安全系数系指自然岸坡状态,倘若顾及地震作用、动水力作用更加不稳定,故应采取护坡措施。

六.工程地质评述桥基持力层及基础类型:拟建场地地基土由人工填土(厚 1.4-2.0m)、河漫滩相可塑状粘土层(厚0.3-3.2m)、海相高压缩性淤泥质土(厚 4.1-6.0m)、含泥中细—中粗砂(厚5.35-6.4m)、河床相稍密状砾卵石(厚 4.10-7.15m)、残积质粘性土(厚3.30-5.10m)、强风化花岗岩(厚3.5-5.7m)、中风化花岗岩(厚0.4-1.1m)、微风化花岗岩组成。

上部:填土呈稍松—稍密状,均匀性差;粘土层厚度变化大,中压塑性;淤泥质土流塑状,高压塑性,承载力低;含泥中细—中粗砂饱和可液化砂土均不具备天然持力层条件。

中部:砾卵石层分布稳定,工程性能差,强透水性,无下伏软弱土层,低压塑性,承载力高;残积质粘性土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较大。

下部: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层厚大,其中微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高,为115.49-136.40Mpa,是桥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鉴于中风化花岗岩上覆地基土土质不均,桥梁竖直荷载大,加之风力、地震力水平荷载作用,桩基承受一定的上拔作用,为减少桩基沉降差异,确保桩基稳定性,建议桩基持力层选用微风化花岗岩。

七.河床横断面资料3一、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面净空:净-14+人行道2×1.50米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桥下不通航。

有关资料:1、河床横断面:根据附表桩号标高绘制。

2、河床地质:共8个钻孔的地质柱状图。

3、水文资料:另行提供4、该地区气温:1月份平均6℃,7月份平均30℃。

5、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满足供应,砂砾石是就地取材,块片料石运距5公里。

6、施工单位,:某省级公路工程公司。

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该场地没有大的地质构造影响,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未发现大的地质构造。

基3x底岩层为燕山晚期花岗岩闪长石岩(r5 ),上部为全风化下部逐渐过渡为强风化,场地横跨河床,该河段河床280m左右,枯水河槽左侧宽约80-90m,河槽右侧有约190-200m宽的沙滩依附。

左岸为较的岸受水流冲刷而坍塌:阶地呈条带状沿河展布、上部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BIQ4)为现代堆积,堆积物为壤土,厚度 1.5m左右,且上游向下游倾斜,下部延至山坡为第四弛坡积层(dlQ),厚度4—8m,由山坡向河床倾斜,并在岸边被切割而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