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1-21 13:55:00 ] 作者:芦建国孟国忠编辑:studa0714摘要: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景观,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纪念、教育与游憩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
本文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从文化、空间、种植形式等方面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管理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未来的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雨花台烈士陵园Abstract: As a memorial landscape, a martyr memorial park serv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green spaces with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in commemora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Yuhuatai Martyr Memorial Park in Nanj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position of plant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i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of memorial landscap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memorial landscape; disposition of plant; the Yuhuatai Martyr Memorial Park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景观,既属于公墓,又不同于公墓,其精神功能高于它的实际使用功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在此牺牲的英烈而兴建的,是我国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建设,现已成为集纪念、教育、游憩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不仅有一组雄伟壮丽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其植物配置也是恰到好处,在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的同时,也给前来参观及祭奠的人们带来视觉的、精神的情绪变化,每年吸引了二百多万群众前来祭扫和游览观光。
一、区位及植被概况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中部,南京城市南北轴线的南端节点,中华门外约1km处。
按照风景区的总体规划,雨花台景区包括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
陵园以自然山林为依托,因地制宜布局各景点主题,其绿化率、郁闭度均较高。
据统计,陵园内现有乔、灌木共有285种30余万株,草坪、地被10多万平米。
①良好的设计加上多年的精心养护,陵园绿化布局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比较充分地显示出在生态和文化方面的效应,为社会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南京市一块颇具特色的绿地。
二、植物配置特色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植物经过多年的培育管理,现已形成自己的景观特色,园内常年绿树成荫,大量种植松柏等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植物,营造了庄重、肃穆的纪念氛围;同时,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加上人工的合理布置,陵园内的植物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连续有序的动态植物景观。
(一)突出以纪念为主的文化特点,寓意于景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纪念先烈,教育后人。
对于“纪念”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植物配置也要牢牢把握住环境主体与人之间的关系,围绕纪念性建筑营造一定的场所精神,寓意于景,寻求环境与人的交流。
因为植物本身也是有生命的,人们在利用植物进行造景的过程中,会根据特定的环境,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和外形特征,通过拟人、寓意等艺术手法,使许多植物成为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即用植物的语言来创造一定的意境,由此来加深参观者对特定环境的了解与感悟。
如松柏因其苍老刚劲、蟠虬古拙的形态和不怕严寒、四季常绿的生物学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及万古长青的意志和精神。
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常用的松柏类植物有柏树、龙柏、雪松、蜀桧、黑松、马尾松、五针松、罗汉松、冷杉、池杉、圆柏、五针松等。
[1]另外,桂花香气四溢,喻示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烈士们的业绩流芳百世;栽植含笑表达人们祝愿先烈们含笑九泉;杜鹃象征先烈们大无畏牺牲精神,等等。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有相当多这类植物,使纪念这一中心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表现出植物时序特色与形态特征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情感联想,植物绚丽变幻的色彩为各种景观的营造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春花、夏荫、秋实、冬杆,一年四季不停变换着的生动表情,如人的生命一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就纪念性景观而言,最为适宜的色系为白色系、黄色系和蓝色系。
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黄色象征着高贵,蓝色象征着幽静和永恒。
雨花台烈士陵园开白花的植物主要有白玉兰、广玉兰、樱花、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等;开紫花的植物主要有紫藤、麦冬、二月兰等,开蓝色花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草花植物,如三色堇、矮牵牛等;开黄花的植物主要有金桂、蜡梅、云南黄馨、萱草、金钟及应时花卉孔雀草、万寿菊、金盏菊等。
秋季叶色变为黄色的植物主要有鹅掌楸、麻栎、银杏、乌桕等。
当然,现代纪念性景观为了烘托某种特殊的氛围,也会用一些更为鲜艳的色彩,如红色。
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红色系主要是由一些秋季叶子会变为红色的色叶树种来体现,这类植物主要有红枫、三角枫、五角枫、枫香、鸡爪槭等,当然还有一些开红花的花灌木及一些应时花卉,如海棠、映山红、杜鹃、一串红、鸡冠花等。
植物千变万化的形态对于景观及氛围的营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植物形态概括起来主要有垂直向上型、水平展开型和不规则型三种类型。
垂直向上型(包括圆柱形、笔形、尖塔形、圆锥形)的植物突出了空间的垂直面,强调了群体和空间的垂直感和高度感,易营造严肃、静谧、庄严的气氛,雨花台烈士陵园内这类植物主要有雪松、龙柏、池杉、圆柏等;水平展开型(如匍匐形)的植物使环境具有安静、平和、舒展的气氛,在空间上可以增加景观的宽广度,使植物产生外延的动势,并引导视线前进,雨花台烈士陵园内这类植物主要是由大叶黄杨、珊瑚树等组合成的绿篱;不规则型(如圆形、卵圆形、拱形、垂枝形等)的植物使环境具有柔和平静的格调,在纪念性景观中可用来表达哀悼和悲痛之意,雨花台烈士陵园内这类植物主要有女贞球、海桐球、凤尾兰、金钟、云南黄馨、梅花、垂柳等。
三、植物空间的营造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 Schulz)认为,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是由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和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纪念性景观由于把人与纪念性场所联系在一起,所以景观与人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显得更为重要。
[2]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要素之一,它既能独立构成空间,又能与其他构成要素一起共同构成空间,起到限定空间、丰富空间、点缀空间等作用。
(一)植物空间构成的类型由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
[3]植物空间如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空间的形态可以划分为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和垂直空间[4];按空间的序列或构成手法则可以分为引导空间、过渡空间和中心空间。
(二)雨花台烈士陵园植物空间结构评析美国建筑师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他的著作《城市意象》中将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
在烈士陵园等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中,植物本身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配景或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晰、层次更为分明的环境纪念意象。
[5]1.道路——植物景观纪念意象的引导性道路是进入纪念性景观空间的通道,也是景观空间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人们正是在道路上行走的同时观察着纪念性景观,从而体会和感悟着纪念性景观带给人们的纪念情感,所以,道路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其他纪念性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的中心纪念区域,笔直的园路应用较多,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在道路两旁整齐种植单行或双行的树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统一、有序的空间序列一下子就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到一种庄严和神圣的环境中来,并径直走向纪念目的地。
而在非纪念区域内,自然的道路则应用较多,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道路两侧的植物配置在种植形式、植物种类、色彩等方面都更加丰富,离开了纪念区那种严肃的氛围,游人会在一种愉悦、安全的气氛中走向目的地。
2.边界——植物景观纪念意象的界定性纪念性景观中的边界既指纪念性景观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又指纪念性景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如草坪与道路之间用简洁的低矮灌木球来分隔,形成一种相对模糊的边界,既起到空间界定的作用,又给人一种无限的亲近感,形成一种虚空的边界意象,这种方式在同一区域内的空间分隔中较为常用。
而用成排密实且整齐的绿篱对边界进行围合时,具有明显的分隔性,能创造出两个不能跨越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引导人流,使人们在一种有序的空间中进行参观、游览。
在划分纪念区与非纪念区的空间时常采用这种方式。
3.标志——植物景观纪念意象的象征性标志是代表一定区域特征并被人们所牢记的定向参照物。
在纪念性景观中,纪念碑、雕塑、一座具有历史记忆的构筑物、一棵或几棵历史悠久的大树都可以成为其中的标志物,并成为区域的核心景观。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经南京市园林局挂牌的古树名木就达50棵。
尽管由于纪念碑、烈士群雕像等已成为整个陵园景观的标志物而使古树的纪念意义有所弱化,但陵园内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以其特有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仍然是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节点——植物景观纪念意象的通畅性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人流相对集中。
在纪念性景观中,包括景观出入口、道路起终点、区域与道路的交叉点、区域与区域的交叉点等都是景观节点区域。
由于节点往往是人群驻留的地方,所以植物配置不宜分散复杂,宜简洁,视野通畅。
如景观的入口是划分内外、转换空间的过渡地带,人流汇集,信息丰富,植物配置也要利于疏导人流,引导视线,从而建立一种简洁、顺畅的入口意象。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北门入口广场东西两侧整齐有序地种植了两行龙柏,用一种简洁的布置方式将人们带入到一种庄严的氛围中来。
南门广场相对于北门广场范围要广一些,但因不在中心纪念区,所以植物种类上都是选择姿态优美、观赏性强的景观树种,给人明朗、兴奋的入口意象。
5.区域——植物景观纪念意象的功能性区域在园林中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占有一定范围的空间。
在纪念性景观中,区域则主要是指纪念碑、纪念塔、纪念广场等所在空间,当然还包括草坪区、停车场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