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运动

电力系统运动

1.遥测即远程测量,应用远程通讯技术,传输被测量的值。

2.遥信即远程指示,远程信号:对告警情况,开关位置或阀门位置这样的状态信息的远程监控。

3.遥控即远程命令:应用远程通信技术,使运行设备的状态产生变化。

4.遥调即远程调节:对具有两个以上状态的运行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5.运动技术的传送方式:循环式传送,问答式传送。

6.遥测量一般具有:模拟量,数字量,脉冲计数量,和其他测量量。

7.我国电网调节的基本原则:统一调节,分级管理,分层控制。

8.自动发电控制(AGC)主要功能:保证电网频率的质量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目标:是自动控制网内各发电机组的出力,以保持电网频率为额定值和联络线交换功率为规定值。

9.经济调度控制(EDC)功能: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经济调度控制(EDC)目标是:在所控制的区域内向各发电机组分配出力,使本区域运行成本为最小。

10. SCADA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功能:1)数据采集; 2)信息的显示和记录;3)命令和控制; 4)越限告警;5)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的建立;6)数据预处理; 7)事件顺序记录SOE;8)事故追忆PDR。

11.能量管理系统(EMS)EMS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总称,它主要包括SCADA、AGC/EDC、状态估计(SE),静态和动态安全分析、调度员模拟培训等一系列功能。

安全分析分为:静态安全分析,动态安全分析13.何谓四遥功能?RTU在四遥中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四遥功能是指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

RTU在遥测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参数;在遥信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信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状态信息等;在遥控方面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并执行调度员从主站发送的命令,并完成对断路器的分闸或合闸操作;在遥调方面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并执行调度员或主站计算机发送的遥调命令,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或无功出力等。

14.RTU的功能是指:其对电网的监控和控制能力,也包括RTU的自检,自调,自恢复能能力。

通常RTU的功能划分为:远方功能,当地功能15数字滤波分为:递归形滤波,非递归形滤波16.死区:当模拟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认为该模拟量没有变化,此期间模拟量的值用原值表示,这个规定范围称为死区。

17.死区的计算:实际上是降低模拟量,变化灵敏度的一种方法18.时间顺序记录:指开关或者继电保护时,按动作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的记录。

19.事件分辨率:指能正确区分事件反生顺序的最小时间间隔。

20.事故追忆: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时,希望把事故发生前后一段时间内遥测数据的变化情况保存下来,为今后的事故分析提供原始依据,这种功能称为事故追忆。

21.多微机系统由:多台微机通过共享总线,数据链路或共享存储器等连接起来的系统。

23.微机之间利用多端口存储器进行通讯时,采用“邮箱”方式24.简述事故追忆的实现方法。

事故追忆可通过:采用移动内存单元内容,移动指针来实现。

25.量化:把采样信号XS以某个最小数量单位的整倍数来度量,这个过程叫量化。

26什么是数据通信?它包括哪几个部分?数据通信是:由计算机及其终端装置,通过通信线路来完成编码信息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装置和通信线路。

27.利用抗干扰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循环检错法,检错重发法,前向纠错法,反馈检验法。

28.线性分组码:分组码中监督位与信息位之间的线性关系着。

29.线性关系:指监督位和信息位之间的关系由一组线性方程来确定。

30.循环码:是线性分组码中一个重要子类,具有循环性。

31.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全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单工通信。

32.比较同异步通信的优缺点。

异步通信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于实现,传输简单,费用低。

异步通信方式适用于低速的终端设备。

同步通信较复杂,费用高,其优点是收和发能保持严格同步,发送端和接收端将整个字符组作为一个单位传送,提高了数据编码效率和传输效率。

同步通信方式一般用于高速传输数据的系统中。

33.简述同步通信的基本原理。

在同步通信中,接收端的接收和发送端的发送是保持严格同步的。

发送端按同步码、数据码和校验码的排列顺序组成的数据流进行连续发送,紧跟在同步码后的数据码可以由任意多个数据字组成,每个数据字之间紧密排列不留空隙。

34.简述异步通信的基本原理。

在异步通信中,是将每一个字符看作成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为实现起止同步,在每个字符前加一个起始位,在其后加校验位和停止位,形成一个异步数据帧。

当没有信息传送时发送端发出空闲位,有信息传送时,发送端按其发送时钟发送该信息的数据帧,即先发送起始位,再发送字符数据码,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接收端,当接收到起始位时,按接收端的接收时钟频率进行接收,当接收到停止位,则接收完毕,接受端复位等待接收下一个字符信息。

异步通信的接受端接受时钟和发送端的发送时钟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仅仅是标称值相同而已。

36.通讯信道分为:电力线载波信道,光纤信道,微波中继信道,卫星信道。

37.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1)并行通信(特点:速度快,距离短,成本高)(2)串行通信(特点:速度慢,距离远,成本低)37.HDLC规约的三种通讯操作方式:正常响应方式,异步响应方式,异步平衡方式。

39计算机网络指: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地理上分散的,以能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数据)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40.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功能:(1)数据传送;(2)资源共享;(3)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性;(4)均衡负载互相协作。

41.网络根据网络括扑结构不同分为:星形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形网等按交换方式分为:线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42.简述节点、链路、通路、主机、通信控制处理机、集中器、终端的定义。

节点是指: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与传输线路或信道互连的一个点链路是:两个节点之间承载信息流的线路或信道。

通路是指:从发信点到收信点的一串节点和链路。

主机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处理数据和网络控制,同时还是执行网络协议的中心机。

通信控制处理机是指:那些主要用于控制本模块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的计算机,也是各模块之间负责联络、信息控制的节点处理机。

集中器是:把若干终端经本地线路集中起来,连接到1~2条高速线路上的设备,它是终端侧的通信控制处理机。

终端是:用户进行网络操作时使用的设备,它一般与通信控制处理器或集中器相连,与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的,一般称为近程终端,通过集中器再与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的,一般称为远程终端。

44.高层协议包括哪几方面?传送层、对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上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46.简述EMS系统中的基本应用软件的组成。

EMS系统中的基本应用软件有:电力系统的接线分析,状态估计和负荷预测。

47.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正常运行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系统崩溃和恢复状态。

48.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分为:系统负荷预测,母线负荷预测。

49.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是指:分析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在出现预想的事故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正常的状态运行。

50.安全分析的功能:(1)确定系统当前的运行的状态在出现事故时是否安全;(2)确定保持系统安全运行的控制措施。

51.预想故障分析:是指针对预先设定的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及其组合,确定它们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产生的影响。

52.预想故障分析的主要功能:(1)按调度员的需要,方便的设定预想故障;(2)快速的区分各种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危害程度;(3)准确分析严重故障后的系统状态,并能方便而直观地展示结果。

53.简述常规潮流与最优潮流的差别。

差别:(1)常规潮流不考虑经济性,而最优潮流考虑经济性;(2)规潮流一般不考虑网络安全性,而最优潮流要全面考虑发电和网络安全;(3)常规潮流控制量较少,而最优潮流可以合理分布;(4)常规潮流计算量小,而最优潮流计算量大。

55.系统负荷预测按周期有:超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中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之分。

56.状态估计:只有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加以处理以求出对状态向量的估计值。

57.状态估计分为:动态估计,静态估计。

52.电力系统EMS中安全分析的内容:包括预想故障分析、安全约束调度、最优潮流、网络化简和电压稳定性分析。

53.预想故障分析:是针对预先设定的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及其组合,确定其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54.安全约束调度:是当实时网络状态分析、潮流、预想故障分析等应用软件检查出支路过负荷时,调整各机组发电功率解除过负荷,严重者考虑切除相关的负荷。

网络化简:是将较大规模的网络化简成较小规模的网络来分析。

电压稳定性:是针对某一运行方式分析临界电压和裕度,以监视电压稳定性。

55.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1)典型负荷模型(2)天气敏感负荷模型(3)异常或特殊事件负荷模型(4)随机负荷模型56.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1)发电出力与负荷平衡;(2)努力将电力系统的频率误差调节到0,保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3)在各控制区域间分配系统的发电出力,使区域联络线上净交换功率不偏离商业合同值;(4)在区域发电源之间实现在线的负荷经济分配。

57.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包括:(1)火电厂内各机组间的经济负荷分配;(2)各火电厂之间的经济分配;(3)水火电厂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

56.简述DMS和EMS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类似(1)两者均通过RTU来收集电网中设备的状态和测量值,并实现监视和控制的远方操作——SCADA功能。

(2)两者均具有基于彩色屏幕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3)两者均具有自动控制功能,但EMS控制的是发电设备,DMS控制的是用电负荷。

(4)两者均具有计算机辅助调度的高级应用软件,但内容和方法却不尽相同。

(5)者均存储有历史数据,供制表、检索和分析历史事件用。

(6)两者均能和其他计算机应用相连,共享数据和应用成果。

不同:(1)DMS由于配电网设备多而信息量比EMS系统大。

(2)DMS管理的配电网需方设备多,而EMS管理的的电网发电、供电平衡,所以故障的情况不同。

(3)DMS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低。

(4) DMS具有多种通信方式,且通信速率低。

、57.配电自动化:一种可以在远方以实时方式监控,协调,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

58.配电自动化内容包括:配电SCADA,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需方管理。

59.支持无人值班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功能包括:(1)保护的远方投切,(2)保护定值的远方调整和运行方式改变时的定值选择,(3)保护运行工况的监视和报警,(4)变电所故障报告的搜集。

(5)变电站运行报告的生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