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冷
热
冷
B
A
C
等压面的形态变化
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也发生 了如下图(a→b→c)的形态变化。
思考:Ps:看图要仔细
读下列热等现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B D
力实 环生 流活 有中 冷 哪 常热 些 见A 呢的 ?局
低压
冷冷
热
冷
B
部
高压
热
冷
热热
冷
热
C
D
为面由
:气此
热 压我
低 与们
压 , 冷 高 压
赤道低压带
1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右 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
被
迫
南风
下
沉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北纬30度
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3、地球上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第三步:定最终风向。
①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 压线呈一定夹角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呈 30°~45°。
②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
•(2)风速的判断
•①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 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 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 速小。
气可 温以 的看 关出 系,
表近
现地
做题
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
热力环流是一种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山谷、山坡的 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高
低
白天:吹海风 夜晚:吹陆风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 般白
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 空气比较干爽。
乌鲁木齐以东120公里左右的珍珠泉附近,是全 国著名的“百里风区”,2007年2月28日,新疆乌 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 807次旅客列车行至南疆线珍 珠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处,13级大风造成11节车厢 脱轨,事故中3名旅客死亡,34名旅客受伤。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hPa)
1010
1020
A
1030
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 南左北右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风的受力分析
理想状态 下的大气
影响风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风向与水平气压梯 度力方向一致
高空大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 行,与水平气压 梯度力垂直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风向与等压线成
原因:__太__阳_直__射_点___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 北半球来说,与两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 北移,冬季南移。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在赤道以南和以北附近两侧,常年吹着一 个方向的风,风向不变很守“信用”,海员 们称之为“信风”。古代航海家和商人,在 多年的航海生活中,逐渐掌握了这个规律。 他们在信风的帮助下,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 洋,在各大洲进行贸易往来,因此,这种信 风又有“贸易风”之称。在这一带海岛上的 树,被定向风吹得像倒插的扫帚一样,形成 一种绝妙的“风向标”。
同一水平面上,常常存在着气压差异,于是 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 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风----风向、风力(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 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越小)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梯 垂直于等压线, 决定风向 决定风速
•如上图:风力A>B>C>D
•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 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海面 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 力大于绿洲。
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航海家们只能借助风力在海 洋上航行。但是,他们的航行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 连续多日乘风破浪;有时却风平浪静。在无风时,他们 只能将船停泊下来,等候风的降临,甚至几天乃至几十 天。航海家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无法航行, 帆船上装载的马匹,因草料和淡水缺乏,而相继死掉, 投到海里喂鱼。后来人们把无风的30°纬度叫做“马纬 度”。
副极地低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
盛
行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
极地东风
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规律? 如何记住这些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
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可根据气压带来记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大气 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一夹角
等压线图中风向、风力的判读
(1)风向判断的“三步曲”如下图(以北半球 为例)
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 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 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 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 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 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B 郊郊区A区 冷
城市区市 热
郊A区郊 区 B 冷
低
低
高
高
高
低
谷风
山风
山风与谷风的形成
7
大气的水平运动
新疆著名的“风城”——达坂城就是位于地名为 “三个泉”的山口北端,常年处于山口大风下,那 里的居民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 我国的兰新铁路就经过达坂城。兰新铁路通车后, 在达坂城附近山口处,火车多次被大风掀翻。1971 年1月9日,一列货运列车的10节车厢一下子都被大 风刮翻了。
• 尝试探究:30°纬度无风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该地带气流下沉,晴朗无风。
二战期间,日本释 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 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 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 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 海的吗?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假设条件
①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② 地球不自转
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
赤道
北极 南极
赤道
极在 地理 间想 的状 热况 力下 环赤 流道
与
三圈环流 前偏向力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5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9 8 6 副极地低压带
37
低纬环流 2 4
副热带高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