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所称的行政案件不包括劳动教养案件。
(√)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坚持违法不究、执法必严的原则。
(×)4、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
(×)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时正式使用的民族语言进行询问。
(√)6、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在办案中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情形的,才能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7、所有行政案件都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8、卖淫、嫖娼的行政案件,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证机关管辖。
(×)9、赌博的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0、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11、对行政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12、公安边防、消防部门人员的违法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13、公安派出所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公安派出所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14、公安派出所所长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15、办案人民警察是该行政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为不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在申请回避后,应当主动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16、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
(√)17、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18、公安机关送达法律文书,被处罚人是单位的,应该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签收。
(√)19、王某赌博被公安机关查获,因情节轻微,人民警察可以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二百元的处罚决定。
(×)20、对违法事实确凿违反所有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21、对符合当场处罚条件的案件,办案人民警察必须适用当场处罚。
(×)22、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3、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报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印章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24、对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适用当场处罚的,办案民警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传真、电话等形式备案。
(√)25、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公开、公正、合法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
(×)26、公安机关对所有行政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或者处理时,人民警察都不得少于两人。
(×)27、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进行安全检查时,应当出具检查证。
(×)28、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至其酒醒。
(×)29、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30、公安机关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3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违法嫌疑人的调查,都必须使用传唤。
(×)32、公安机关强制传唤违法嫌疑人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3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使用口头传唤时,不要求补办传唤手续,但是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询问地点、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34、被传唤人到案时间是指违法嫌疑人到达公安机关或者指定的询问地点后公安机关开始询问的时间。
(×)3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36、办案人民警察对同案的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同时进行询问。
(×)37、询问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38、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询问时,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录音、录像。
(√)39、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允许,但不能要求其自行书写。
(×)40、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单位、学校、住所进行。
(√)41、公安机关可以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
(√)42、公安机关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
(×)43、对违法行为人的住所进行检查时,必须开具检查证,但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开具检查证进行检查。
(√)4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当场检查的,检查后不需要补办检查证。
(√)45、除紧急情况外,对商住一体的公民的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开具检查证。
(√)46、检查场所时,必须有被检查人和其他见证人在场。
(×)47、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精神病的鉴定,由市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公安机关的安康医院或者其他有鉴定资格的精神病医院进行。
(×)48、办理行政案件时,对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的,经公安机关通知,被侵害人逾期不作的,视为拒绝鉴定。
(×)49、公安机关委托价格鉴定机构对行政案件涉案物品进行价格鉴定,鉴定费用均由公安机关承担。
(×)50、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重新鉴定以一次为限。
(√)51、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52、办理行政案件时,办案人民警察为收集证据,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抽取样品的数量以三分之一为限。
(×)5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所有物品都可以扣押。
(×)5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在扣押物品时,必须有见证人在扣押物品清单上签名。
(×)5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扣押的物品应当在扣押后的十二小时内向所属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报告。
(√)56、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扣押的所有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挪用、拍卖、调换或者损毁。
(×)57、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扣押的物品,扣押期限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最长为三十日。
(×)58、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物证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带回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先行登记保存。
(×)5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60、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个人和单位处以二千元以上罚款,在处罚决定作出前应当告知有听证权。
(×)6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听证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组织实施。
(×)62、公安机关内设机构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该机构非本案调查人员组织听证。
(√)63、公安机关在举行听证后,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作出比听证前拟作出的更重行政处罚。
(×)64、听证主持人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指定。
(√)65、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举行听证时,应当要求与该案件有关的所有人员参加。
(×)66、对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案件,办案民警在提出处罚意见后,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和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67、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申请。
(√)68、在听证申请有效期内,违法嫌疑人放弃听证或者撤回听证要求后又提出听证要求的,应当允许。
(×)69、公安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当在二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70、公安机关对已告知听证权利的行政案件,必须等听证申请期限期满后才能作出处罚决定。
(×)71、公安机关必须对所有符合听证的行政案件公开举行听证。
(×)72、听证参加人不能按期参加听证的,可以申请延期,是否准许,由听证主持人决定。
(×)73、两个以上违法嫌疑人分别对同一行政案件提出听证要求的,应当分别举行。
(×)74、违法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查获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75、公安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违法行为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76、对超过追究时效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人到公安机关自首的,公安机关不应受理。
(√)77、对同一违法行为人的不同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78、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其他行政机关给予了罚款处罚,公安机关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违法行为人罚款处罚。
(×)79、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80、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81、违法行为人在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82、一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83、一案有多个违法行为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84、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自受理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85、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超过办案期限仍未办结的,对违法行为人不得再给予行政处罚。
(×)86、公安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处罚决定,并告知其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87、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88、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确有违法行为,但有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情形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89、公安机关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90、公安机关对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报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91、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后,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92、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过邮寄、电话、传真等方式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