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版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8首赏析》ppt课件教案资料
新版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8首赏析》ppt课件教案资料
晚春
韩愈
❖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 晚春:一作《游城南晚春》。 •草木: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杨花:即杨花柳絮,实际就是杨树、柳树种子承受之后随风 飘飞的棉絮一样的东西,如蒲公英的小伞 •榆荚: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无才思: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此指杨花榆 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才思(sì),才气,文思,此指花 草姿色。 •惟解:只知道。 •漫天:遍布空中
❖ 4、“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 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 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传来阵阵蛙鸣。诗人约一位朋友来做客,可 等到夜半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 无聊地敲着棋子。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 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诗用对句写景,富有 时令与地方特色。】
理解诗意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译文: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
❖问题探究
❖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 2、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 ❖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
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 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 3、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 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 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问题探究
❖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反衬。 ❖ 弹琴长啸
❖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使人思想感 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 独坐、弹琴、长啸
❖ 3 、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 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 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 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 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二)《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 自读提示【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 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此时此地听到 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呢?】
❖ 〔主题〕写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 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于是引发了思 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理解诗意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晚春 韩愈
❖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 昌黎。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 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 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新版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8 首赏析》ppt课件
❖ 〔主题〕
❖ 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 伴的情景,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 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 〔特色〕
❖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 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 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 就这样的夜晚,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问题探究
❖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 妙处。试赏析“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 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 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 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 “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 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 情。
❖ 3、“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 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 情和心理。
(三)《逢入京使》【唐】岑参
❖ 自读提示【此诗作于天宝八年(749)作者 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 念之情。全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 味醇厚隽永。】
理解诗意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译文:离开长安已经许多天了,回头一望,
只觉长路漫漫。 ❖ 尘烟蔽天,双袖都已沾满了泪水还没有干。 ❖ 骑马在路上相遇,没有纸笔(写家信)。 ❖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 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 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 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 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 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约客》【南宋】赵师秀
❖自读提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
❖ 答: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 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 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 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唉,这漫漫长夜 该怎样度过呢?
❖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 出来的?
❖ 答: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 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 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 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 灯花都落了
主题
❖ 〔主题〕本诗写诗人约朋友来做客,等到夜 半也没有来,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的 敲着棋子。表达了作者的寂寞心情。
问题探究
❖ 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久等不至的 寂寞无聊。
❖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 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 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 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 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 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
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