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2)溪云起初起日沉阁,。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 ?雪拥蓝关马不前。
(5),,,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词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冠冕.(miǎn)天娇.(jiāo)断章取义矫揉造作B 瞥.见(piē)恪.(kè)守形销骨立箪食壶浆C 忧戚.(qī)旁骛.(wù)荡然无存不醒人事D 逞.(chĕng)能筵(yán)席相得益彰言不及义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一个人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人妥帖相处。
如何与他人相处?《礼记》中有句话很值得()(借鉴鉴赏):“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老祖先这话啥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对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对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长处。
反复()(品味品位),愈觉精妙,真是一语中的。
对于喜欢的人,知其短处,就不会因喜欢而障目盲从;对于讨厌的人,知其长处,理智战胜情感,也就不会一味排斥了。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借鉴鉴赏品味品位(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B《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现当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等;《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57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一处)(1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客.此(2)是.日,题名定矣(3)飞.沙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猿则百叫无绝.B 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①冻风时作.②作.亭者谁D ①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②然.则产通巫峡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 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二)古诗词赏析(3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
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颔联诗人运用夸张、双关写自己的痴情情苦意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追求。
后来这两句常用来表现忠贞不二的执着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C颈联中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猜测之语,担心、怜惜之情尽显,把真挚相爱的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
D尾联借神话故事表达关切之情,意为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
流露出诗人与恋人无法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
(10分)次日,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裳,拿了那口刀,往太尉府中去。
进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
两个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
”林冲只得随二人转入屏风,至后堂。
林冲又住了脚。
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
叫引教头进来。
” 林冲只得又随二人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
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
等我入去禀太尉。
”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
两个人自入去了。
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
探头入帘看时,只见四个青字“白虎节堂”。
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
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
”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恩相,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
”太尉道:“胡说!什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
左右,与我拿下这厮。
”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
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
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
”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1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分)1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4分)13.《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名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4分)(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
(10分)我爱我的国徐州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我的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
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2019年8月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及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资助的“香港青年学生北京交流团”应邀来神玉艺术馆参访。
寻找心灵回归,爱港、爱国、爱中华文化,走中华文明之路,寻中华文化之根受到广泛关注。
来自香港大学、中学的青年学生参观了神玉艺术馆的中华文明之路,同学们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没有断代的玉文化,接受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文明发与艺术巅峰高度结合的文化洗礼。
参观完艺术馆,同学们都被祖国孕育出的伟大文明成果所震撼。
同学们表示:这是一次中华民族的寻根之旅,也是一次精神的回归。
通过参观,我们增强了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热爱伟大的中国。
一位来自香港的年轻学子在参观结束后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圣哲先贤的智慧令我们敬仰,我们祖国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我们的根在这里,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14.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两条你的探究结果。
(4分)15.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两条。
(4分)16.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具体表达出来。
(2分)(五)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7—21题。
(18分)转身李汉荣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
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
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
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
”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
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
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
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
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
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
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
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
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
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