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方式及其业务流程
一、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的特点 1)很少受天气影响; 2)安全、节能; 3)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 4)运输批量大; 5)可以高速运输。
2.铁路运输的优点
1)运输能力大;
2)单车装载量大 ;
3)车速较高;
4) 可以方便地实现驼背运输、集
装箱运输及多方式联运 。
铁路运输的缺点
2.保险索赔时效一般不超过2年的时间。
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见图[1]。
单 位 运 输 成 本
图1. 装载重量
在运载工具容积一定的情况下,货物密度 会影响运输成本。单位重量货物运输成本 与密度的的关系[见图3]
单 位 运 输 成 本
图3 货物密度
2、距离原理
距离原理是指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 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 离的费用减少。
主要区别:国际货物运输不仅仅是买卖货物的 空间位移,也是与此有关的单据的转移,当事 人不仅受限于合同的规定,而且受国家运输的 有关公约、法规的制约。
国际货物运输的特点
1、政策性强; 2、运输线路长,环节多; 3、涉及面广,情况复杂; 4、时间性强; 5、风险大。
国际货物运输的要求
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 空、管道)
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公路运输则具有机动灵活,便于实现货物门到
门的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不受气候影响,可深入
内陆和横贯内陆实现货物长距离的准时运输; 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
具体条件的基础,大体可以从 五个方面考虑:
四、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四)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 “以公代铁”的运输
(五)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六)配载运输 (七)“四就”直拨运输 (八)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
涵义:国际货物运输是指货物在国家与国家、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运输。
国家货物运输是完成国际货物位移,履行国际 贸易合同,保证完成进出口任务,实现创汇的 关键环节。
比较指标
1.送达速度;
2.运输能力;
4.运距; 5. 劳动生产率
3.投资成本;
6.运输成本;
4.能源;
7.环境保护。
第二节 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 济特点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在技术经济特征各有其特点。每一种运输方式 有其优势但同时又存在其不足。因此,如何扬 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并按 照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 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 系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三、影响运输合理化的 内部因素
(一)运输距离 (二)运输环节 (三)运输工具 (四)运输时间 (五)运输费用
四、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二)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1.“满载超轴”。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3.顶推法。 4.汽车挂车法。 (三)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水路运输的特点
(一)运量大 (二)占地少 (三)基建投资少 (四)节省能源 (五)运费低
四、航空运输的特点
1.速度快 2.机动性大 3.舒适、安全 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航空货运市场三种方式:直接销售、代 理销售和联运。
五、管道运输的特点和缺点
管道运输具有以下其他运输方式不具有 的优点: 1.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并可连续作业。 2.运输的货物不需包装,节省包装费用。 3.货物在管道内移动,货损货差率低。
对产品进行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寻常的运输功能,也即 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相当昂贵的储存设施。
概括地说:尽管用运输工具储存产品可能是昂贵的, 但当考虑装卸成本、储存能力限制,或延长前置时间 的能力时,那么从总成本或完成任务的角度来看往往 却是正确的。
三、运输原理
1、规模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
(三)不合理运输表现形式
1.对流运输 2.迂回运输 3.过远运输 4.重复运输 5.无效运输 6.运力选择不当
1.对流运输
指的是同种货物以不同的发送点同时或先后作 面对面的运输,并且彼此重复对方旅程的全部 或一部。对流运输是最明显的不合理运输,是 对运力的纯浪费。
在同一交通线上发生的相向运输成为明显的相 向运输,它易于被识别出来,如果相向运输发 生在走向大致平行,距离不远的线路上,则称 之为隐蔽的相向运输,在作城市和区域布局规 划的客货流分析时,必须予以注意。
运输方式及其业务流程
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的涵义
所谓物流是指“物”的流动。这里的“物”指 的是有形的物质,“流动”指的是空间位置及 时间上的变化。
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 货运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 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从供给地向 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运输、 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包 装、配送等许多相关活动。
1. 原始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 2. 货物的在途时间 教长; 3. 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 ; 4. 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通常要依
靠 其它运输方式配合,才能完成运输的 任务
二、公路运输
特点:
公路运输最显著的特点是公路运输的灵 活性、从技术经济特性方面来看,其灵 活性在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强。
不同的运输工具各有其有缺点,故在运 输过程中,应根据使各种交通工具取长 补短、相互协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 选择,否则就会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外部因素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 五个方面:
(一)政府 (二)资源分布状况 (三)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运输网布局的变化 (五)运输决策的参与者
济指标
指标分类
一、运营技术指标
运输的经常性、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送达速度和时间、运输货 物的完好程度和旅客舒适程度、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程度、机动 性等
二、实物指标
劳动生产率、劳动力需要量、燃料和动力、金属和其他材料的单 位需要量
三、价值指标
运输成本、基建投资需要量、在途物资所需流动资金
通或交通活动,而将为实现人或物的位移提 供服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称为运输或运输 服务。
在既定的设施网络和信息能力的条件下, 运输就是从地理上给存货定位的一个物流 作业领域。
二、运输的功能
1、产品转移
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 源成本,将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2、产品储存
3.过远运输
这是一种舍进求远的的物资运输。 从产生的根源来看,过远运输不外两类,
一类是由于产销计划和运输计划不当, 人为造成的物资调拨不合理,从而引起 的货物运行距离的加大。另一类是由生 产力布局所造成的,
4.重复运输
重复运输是指同一批货物由产地运抵目 的地,没经过任何加工和必要的作业,也不 是为联运及中转需要,又重新装运到别处 的现象。
第三章 运输合理化
第一节 不合理运输及其原因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
也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涉及面广并由诸 多子系统所构成的大系统,是一个复杂 的运输系统工程。 运输主要提供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 品储存。
一、运输的合理与不合理
(一)成本、速度和一致性,是影响运输合理 化的重要因素
目的港)。 CFR是指成本加运费( ……指定目的
港)。
贸易术语
FCA、CIP、 CPT贸易术语的含义 FCA是只货交承运人(……指定的地
点)。 CIP是指运费及保险费付(……指定的地
点)。 CPT是指运费付至(……指定的地点)。
重要的期限
1.签定出口合同时,应避免信用证结汇有 效期与装运期订为同时到期,即“双到 期”。一般应争取结汇有效期长于装运 期15天。
班轮运输
1.定义: 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是指船舶在
特定的航线上和固定港口之间,按事先 公布的船期表进行有规律的、反复的航 行,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并按事先的 费率收取运费的一种运输方式。 2.特点: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 和相对固定的费率。
国际货物运输的业务知识
一、FOB 、CIF、 CFR贸易术语的含义 FOB是指船上交货(……指导装运港)。 CIF是指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指定
重复运输引起运量的重复计算,造成多 余的中转、倒装,虚幻耗了装卸费用, 增大了货损,增加了作业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复运输举例
10T
10T
10T
10T
10T
10T
5.无效运输
是指被运输的货物杂质较多使运输能力 浪费于不必要的物资运输。
6.运力选择不当
未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优缺点而进行不 适当的选择造成不合理的运输。
为什么要研究物流?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物流成本在 中占有很高的份额 生产模式的变化 企业的“第三利润的源泉” 客户服务 信息技术 环境要求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
7 6 5 4 3 2 1 0
社会安全 医疗服务 国防
物流
第一章 运输的概述
一、运输的涵义 通常将进行人或物的空间位移,称为交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1. 适应性强
2. 机动灵活
3. 快速运达
4.方便性好
5.经济性好
6.联运范围广
三、水路运输
涵义: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 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 、人工 水道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 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