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中国法律传统的宗法性特色

第一讲 中国法律传统的宗法性特色


参考书目



6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李泽厚: 《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 版社1999年版。 8、候外庐:《中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9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 出版社1987年版。 10、(英)梅因:《古代法》,商务1984年版。
三、诉讼制度和司法选择上的表现
六、复仇的原则与制度 《周礼· 秋官司寇》:“凡报仇者,书于士,杀 之无罪。”“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 死。” 例:薛况复仇案、赵娥复仇案、郅恽替友复仇案 桥玄断复仇案 谢承后汉书曰:桥玄迁齐国相,郡有孝子, 为父报雠,系临淄狱。玄愍其至孝,欲上谳减。 县令路芝酷烈苛暴,因杀之,惧玄,収録佩印 绶欲走,玄自以为深负孝子,捕得芝,束縳藉 械以还,笞杀以谢孝子寃魂。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 表现
一、在刑事法律方面 2、“准五服以制罪” 司法: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 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 深之量以别之。《礼记· 王制》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 表现
二、在具体的刑罚规定方面 1、严惩对父、夫、兄等尊亲属的人身侵害 行为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 表现
2、严惩对尊亲属尊严权威的侵犯行为 如告言(唐律)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谓非缘坐之罪 及谋叛以上而故告者。)即嫡、继、慈母杀其 父,及所养者杀其本生,并听告。 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 母,虽得实,徒二年;其告事重者,减所告罪 一等;即诬告重者,加所诬罪三等。告大功尊 长,各减一等;小功、缌麻,减二等;诬告重 者,各加所诬罪一等。
参考书目
11 、(德)马克斯 · 韦伯:《儒教与道教》, 商务出版社1999年版。 12、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书 店1990年。 13、陈顾远著:《中国法律史》,中国书店 1988年4月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影印。 1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中、下 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 15、 马小红著:《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年4月版。
三、诉讼制度和司法选择上的 表现
五、亲亲相为隐 1、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 语· 子路》 2、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 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 则舜不禁与。……窃负而逃,遵海濵而处终身, 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注疏》卷十三下
二、国家的基本体制与行政上
的表现
三、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宗法化 如师徒、僧道 四、为宗法化服务的其他行政制度 分封制和推恩制 恩荫制 养老制

三、诉讼制度和司法选择上的 表现
一、宏观司法诉讼体制的构思上的宗法性 “刑罚不可弛于国,笞捶不得废于家。” 二、荫庇减刑制度 三、相保和诛连制度 四、存留养亲和承祀制度

第一讲 中国法律传统的宗法 性特色
一、宗法论理原则的核心 二、国家的基本体制与行政上的表现 三、诉讼制度和司法选择上的表现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表现 五、民事法律的规定上的表现

一、宗法论理原则的核心


核心:亲亲、尊尊 亲亲、尊尊的核心内容是对于亲属的敬爱义务 和对长者的敬从义务,可概括为“仁”和 “义”。 为人者,爱亲之谓仁。《国语· 晋语一》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中庸》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它,达之天下也。 《孟子· 尽心上》
二、国家的基本体制与行政上
的表现
一、国的家化,君的父化 二、官民关系的“父子格局” 三、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宗法化 四、为宗法化服务的其他行政制度
二、国家的基本体制与行政上
的表现
一、国的家化,君的父化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 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 于其患,然后能为之。《礼记· 礼运》 天子为民父母,为天下王。《尚书· 洪范》 二、官民关系的“父子格局” 刺史县令为人父母,只合倍加哺育,其可自致 疮痍。《五代会要· 定赃》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 表现
一、在刑事法律方面 1、“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春秋》公 羊传(庄公三十二年) 唐李贤注:“将者,将为弑逆之事也。” 《唐律疏议》:“谓将有逆心而害于君父 者,则必诛之。” 《史记集解》:“将,谓逆乱也。”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 表现
一、在刑事法律方面 2、“准五服以制罪” 立法:诸殴缌麻兄姊,杖一百。小功、大功,各 递加一等。尊属者,又各加一等。伤重者,各 递加凡斗伤一等;死者,斩。即殴从父பைடு நூலகம்姊, 准凡斗应流三千里者,绞。 若尊长殴卑幼折伤者,缌麻减凡人一等, 小功、大功递减一等;死者,绞。即殴杀从父 弟妹及从父兄弟之子孙者,流三千里;若以刃 及故杀者,绞。 《唐律疏议》
中国 法律思想史 李守良
中国法律思想史
说明: 一、本课程为18课时 二、考试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占30 %,期末考试占70%。 期末考试:写论文

期末考试论文题目
参考书目



1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 1996年。 3 、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4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法律出版社,2004年。 5、张国华: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四、刑事罪条与刑事司法上的 表现
3、严惩对尊亲属的不敬或疏忽态度 如子孙违反教令、供养有阙 4、其他维护宗法秩序的罪行规定 如亲属相盗、相奸及略卖、和卖亲属
五、民事法律的规定上的表现
一、关于立嫡与继承问题 嫡长子继承制 二、关于财产管理及分割 三、关于亲子关系 四、关于婚姻 结婚 离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