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文言文参考译文

2014文言文参考译文

全国课标卷Ⅱ参考译文韩文,字贯道,明朝成化二年考中进士,任工科给事中,(后)出任湖广右参议。

中贵人督太和山,侵吞公款。

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一万石米,用来防备赈贷灾荒。

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文前往训谕,交战双方都表示服从。

弘治十六年(韩文)任南京兵部尚书。

此年收成不好,米价高涨。

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

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

‛于是打开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

第二年(他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

而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

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白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应。

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

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外,请分别给银钞,略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库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录于簿籍,并全部取消不急需的开支。

‛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员。

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韩文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绝。

而这时东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

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

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

‛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

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

‛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

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刘瑾)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

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

刘瑾并未解恨,又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入狱。

几个月后才获释,罚米一千石输送到大同。

不久又再次罚米,韩文家业荡然无存。

刘瑾被诛杀后,韩文恢复官职,退休。

(韩文于)嘉靖五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

全国大纲卷参考译文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年,出任婺州参军事。

后又调任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认为他很有才能,上表举荐给朝廷,升任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被罢免仁寿令,蛮横放纵,多次犯法,勾结贵戚,官吏不敢制裁,韦凑审讯治罪,杖杀了他,远近的人都称赞佩服。

(韦凑被)召入任相王府属官,当时姚崇兼相王府长史,曾说:‚韦子见识深远文思周详,我遗憾这么晚得到他。

‛六次升官后任司农少卿。

触犯了宗楚客,贬任贝州刺史。

睿宗即位,调任太府少卿,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年,(皇帝)建造金仙等道观,韦凑规劝,认为:‚正当农事繁忙的季节而兴建,虽然是公主出钱财,然而高价雇人,那么农人就舍弃耕作而接受雇佣,这样趋末弃本,恐怕天下有人会因此而受饥饿。

‛皇帝不听从,韦凑坚持争谏,认为‚自然万物繁衍生长,草木昆虫伤害太多,不符合仁君的本意‛。

皇帝下诏在外朝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说:‚你怎么敢这样呢?‛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朝廷为此减省的费用数以万计。

韦凑出任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年,在靖陵建碑,韦凑认为古代园陵不能立碑,又正值大旱不可动工兴建,因他的谏阻而停止工程。

(韦凑后又)升任将作大匠。

(皇帝)下诏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为义宗,韦凑上谏说:‚经传说:‘必须辨正名分。

’根据礼:祖有功,宗有德,宗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的,无不是统治天下,列于宗庙的昭穆之中,因此说宗庙不毁。

孝敬皇帝不曾即位,况且另外设立了寝庙,没有称宗的名分。

‛于是停止。

(韦凑又)升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依照旧制,诸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任职,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不久(韦凑)调任河南尹,封为彭城郡公。

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受贿赂判处死罪,下诏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官吏从中侵夺,《春秋》之义重在责罚主帅中,应贬韦凑为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为通州司马。

‛很久以后,(韦凑又)升任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防严整,下诏赐予时服慰劳勉励他。

患病后,(朝廷)派遗御医登门治疗。

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江西卷参考译文翱(作者本人)来到零口(地名)的北部,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啄食有的饮水,且对人很亲近。

我很喜欢它们,于是掏出粟粒丢到地上并呼唤它们。

有一只公鸡,被人切断了它的鸡冠,(它)样子像在寻找同伴,看见我就先走过来,看见粟粒便长声鸣叫,就像是叫所有的鸡(来)。

所有的鸡听到声音成群跑到有粟粒的地方。

来到以后,却都讨厌被切断了鸡冠的公鸡并攻击它,(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天将要黑了,二十一只鸡一起在堂前的木柱子上栖息。

被切断了鸡冠的公鸡也来到这里,就像依恋伴侣一样,准备登上木柱子休息,它仰头望着它们,回头看着它们,并且小声啼叫,然后大声啼叫,再伸着脖子发出‚喔咿‛的声音,它的声音很悲哀,后来就离开了……我觉得奇怪而感叹说:‚鸡,是被人在家里豢养,(却)具备五德的飞禽。

首先是:见到食物呼唤伙伴,这是义。

被切断了鸡冠的公鸡就是这样的。

那些鸡难道不是得益于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这难道不是享受它带来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恩德吗?这难道不是抹杀它看见食物呼唤伙伴的美德吗?况且为什么大家栖息在一起却不准它来做伴呢?‛有的人告诉我说:‚被切断了鸡冠的公鸡,是作客(外来)的鸡,我东边的邻里村夫一陈姓人家的鸡。

和它做伴的母鸡死了,陈氏(将它)放到我这群鸡里来一起养。

(它)勇敢并且善斗,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

因此它们全都讨厌它并不和它一起吃食,一起栖息。

它虽然能斗并且勇敢,也无法战胜它们大家,所以常常独自游荡。

但是见到食物从来没有抢先啄食而不长声鸣叫呼唤它们的。

另外那些鸡虽然依赖它的召唤,等到了(有食物的地方),反而驱逐它,从前也是这样的。

被切断了鸡冠的公鸡虽然不被报答,但是它的行为没有改变过。

‛我听了以后,惘然感叹并且伤感地说:‚家禽鸟类是小动物啊,它们当中也有具备独特禀赋精诚之心,讲道义并且耿介有操守。

外来的鸡有义并且勇敢超过众鸡,大家都因嫉妒尚且不和它结成伙伴,何况是人呢?何况是朋友呢?何况是内外亲属呢?何况是邻里呢?由此观察天地之间的鬼神禽兽等万物的变化情状,难道哪个可以逃出这种情形吗?‛我心里为它伤感,于是为它写传记,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湖南卷参考译文吴地有位儒生叫徐孟祥,读书写文章,志向远大,品行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

跟从他学习并向他请教的人非常多,他的名声悄悄地在郡国里闻名。

士大夫在西山游玩时,一定到他家里。

孟祥曾经建造了几间房屋,用白色的茅草覆盖,不进行华丽的装饰,只是用白色的土粉粉刷屋子里面,就好像是雪屋一样。

(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范阳的卢舍人用古代隶书给它写了匾额,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冬神掌管时令,冬天到来时,草木就停止生长而枯萎凋零。

天地间积累的阴气,湿润就化成雨,寒冷就凝结为雪,(雪)缓缓落下,千里全是白色,山林和大地全部被覆盖。

万物都被覆盖无法看见,它们的生机不都几乎止息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雪地之中了。

所以冬至时节,在小雪之后,大雪之前,一点春夏的阳气已经在五重秋冬的阴气下生出了。

因此腊月里有雪,那么来年春天就有(好的)收成,人也就没有患各种(流行)疾病的担忧了。

这雪,不仅仅是因为它颜色洁白而值得推崇,大概还因为有孕育生命、消除灾祸的功效在其中。

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居住,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圣人建造房屋来居住,希望避免这两种忧患罢了,起初不曾有后世华丽奢侈的装饰。

孟祥读书学习古人,结茅草建造房屋,不进行华丽的装饰,大概是学习古人的做法吧?现在又用雪覆盖在它上面加上下雪,是不是也表明他高洁的志向和行为呢?难道只是这样吗?孟祥隐居在山林中不被当世重用,不得志居于下层,如处在冰雪封冻、处境艰难的冬天,至于他用善行来惠及他人,有成就别人的心意,而又不追求回报的行为,又如同是雪有孕育生命、消除灾祸的功德啊!把房屋命名为雪,难道不是很恰当的吗?至于开启这房子来观看那雪的气势姿态,就可以从各位作诗歌咏者的描述中看到了,我没有必要来多加记述了。

江苏卷参考译文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谈论为师之道,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称,担忧的是老师内在的实际,老师内在的实际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内在的实际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能对你怎么样呢?说内在的实际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容易吗?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

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是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

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说的呢?马融、郑玄,这两个人仅仅是辨析章句的老师。

当今世间本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

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事。

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

人的认识是有相同与不同之别的,你不要用韩愈来要求我。

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

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

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些,哪里还要拜师呢?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希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

假如去除师生的名头,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

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

柳宗元回复。

福建卷参考译文张祖,字彦宗,以字为名被世人所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