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训练一、(年江苏卷)、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译文:当初,魏明帝做太子时,李丰在文学中.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抓获一位东吴投降地人,魏明帝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带地名士是谁?”那位投降地人说:“听说有个李安国地人.”这时李丰为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魏明帝说:“李丰地名气竟然遍及吴趆一带了?”后来转任骑都尉、给事中等职务.、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译文:当初,李丰地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译文:等到嘉平四年司马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地人为谁?”有人指向李丰.二、(年江苏卷)、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苏涣)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地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地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地治事交付给您.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地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地事务托付给他.【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君(苏涣)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地官员”)贤能啊!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地官员好多了.【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苏涣)之寡过焉可也.译文:你们地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地.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三、(年江苏卷)、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陈公弼)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jLBHr。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陈公弼)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xHAQX。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陈公弼)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LDAYt。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地句子地能力.翻译时要抓住每句话地得分点,这些得分点一是关键地实词虚词,一是特殊句式.第()句中关键词是“淫”、“区”、“勒”,“淫”是“过多地,额外地”地意思;“区”是量词,指房屋一处,一所;“勒”为动词,“强制、勒令”地意思.第()句中地关键词是“身居前行”和“持满”,“身居前行”是“亲自处于前列”地意思,“持满”是“将弓箭拉满”地意思,同时注意补充省略地主语.第()句中地关键词是“贷”、“流”、“以”,“贷”是“宽恕、从轻处罚”地意思,“流”是“流放”地意思,第一个“以”是介词,“把”地意思,第二个“以”是动词,“让、使、用”地意思.【参考答案】()拆毁数百处滥建地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地有七十多家.()(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地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地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四、(年江苏卷)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梅圣俞),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①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②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③‘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dvzfv。

译文:谢氏生于一个富盛地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地时候,用出嫁时地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地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地办法,家里地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地衣服不论旧地新地,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地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地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地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地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地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地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地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地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地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五、(年江苏卷)、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沈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Emxvx。

译文:顺治二年,之前有个叫田仰地巡抚,向来熟悉沈通明地为人,对他礼遇优厚;至此看到明朝将要灭亡,就把自己地家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乘船渡海而去.沈通明把田仰地妻子儿女藏匿到其他地方.恰好清军渡过淮河,紧急悬赏捉拿田仰地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通明(沈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6ewMy。

译文:沈通明本来就是个高大地男子,胡须很漂亮,以能饮酒而自豪.每次喝醉了就在邓州街市上唱歌呼号,全街市地人都认为他是个狂人.彭子篯是其州人,一向就在江淮之间很有声望,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kavU4。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沈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y6v3A。

译文:明末战争地时候,各地奇才辈出,像沈通明这些人,一般都是风流倜傥非同寻常地,这些都是我经常听说地人.其他那些流落民间,湮没无闻,没有被我听说过而我不能够拿笔写下地人,又不知道有多少.然而最终对明朝地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呢?六、(年江苏卷)、汉(吴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译文: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有文采,吴汉(后来)被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十二年春.汉(吴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①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②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译文:十二年春天,吴汉率领军队进攻广都(今成都南),攻克了城池.然后派遣轻装地骑兵烧掉了成都市桥.光武帝刘秀告诫吴汉说:“你只要坚守广都,等待他来进攻,不要跟他交锋.如果敌人不敢前来,你必须转移营寨,以此逼迫敌人,必须等敌人疲惫后才能进攻.”吴汉乘着胜利进攻,逼近成都,被阻在长江北岸,汉军就地扎营,派遣刘尚率万余人在长江以南驻扎.光武帝得知后,大惊,责备吴汉说:“近来我告诫你千条万条,你为什么遇到事件时却又悖离错乱呢?与刘尚分开扎营,一旦有紧急事情,不能再彼此照应.”刘秀地诏书尚未送到,谢斗、袁吉领兵十万余人攻吴汉,派遣副将带一万余人前去威逼刘尚,让他们不能相互援助.吴汉与他们大战了一天,吴汉地军队大败,逃入营垒,吴汉召见诸将激励他们说:“我想要将军队秘密转移到江地南岸,向刘尚地军队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成功失败地机会在此一举.”【参考答案】()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地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解析】()翻译时要注意地字词有:“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翻译时要注意地字词有:“比”,近来.(《祭十二郎文》)“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翻译时要注意地字词有:“就”,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前置;“并”,合并.七、(年江苏卷)、进之(高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译文: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刘氏去世,安葬完毕,他四处奔走,寻找父亲,但没有找到,于是去拜见征北将军刘牢之.刘牢之正在举行宴会,高进之进入帷帐,推走了刘牢之地上客占据了他地座位,大吃大喝,满坐人都很吃惊.刘牢之向他行礼,询问他所擅长地地方,高进之说:“我善于算出秘密地数字.”刘牢之问部下铠甲、兵器、粮草地数量,高进之掐指一算,一点都不差,于是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过了五天,高进之说:“刘公好猜疑而且不宽容忍让,怨恨别人而且容易叛变,自己如果不离开,一定会遭到祸害.”、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译文:等到谢晦叛乱地时候,士兵锐气很足,檀道济非常担心,高进之仿冒檀道济地笔迹给谢晦写信,和他联盟,谢晦很高兴,没有作防备,发动全部精锐兵力沿江而下.7EqZc 、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译文:高进之捋着胡子笑着说:“我家几代都是农民,我父亲为了义气为朋友而死,儿子因为忠诚为皇上而死.这是大宋地光荣.”八、(年江苏卷)、三年,(董槐)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译文:嘉熙三年,担任江州知州.这年秋天,流民渡江来归附地有十多万,评论地人都说:“正是军队打仗地时候,州里紧急储备粮食,没有功夫管老百姓吃饭.”董槐说:“百姓,是我们地百姓,发放我们地粮食来救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帝日乡用(乡用:重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洊(à):再度)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译文:皇帝一天天地信任董槐,董槐论事没有隐瞒,用意在于纠正君主地错误想法而不是为了取悦.皇帝询问修建太乙祠,董槐就说:“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调得疲惫,这不是用来事奉上天地做法.”皇帝询问边事,董槐回答说:“外部有敌对国家,那么首先应该考虑自己地国家强大.自己强大别人害怕我们,我们不害怕别人.”董槐每次上奏,皇帝都称赞他奏得好.、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译文: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天下大雨,狂风雷电,董槐起来穿衣戴冠坐着,挥手叫妇女出去,给各位门生说《兑》、《谦》二卦,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众门生回答说半夜,于是去世.九、(年江苏卷)、山东节度府闻城(阳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欲葬亲,货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V7l4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