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在这首《秋月》中,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清澈的溪水在宁静的月色下缓缓流过碧绿的山头,透澈而高远的天空与溪水交织秋日散发出澄澈的色彩宁静,的山林之中莺啼燕啭似离那凡间尘世十分遥远,只有柔软而洁白的云朵和满山的红叶与皎洁的月光一起飘逸悠悠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
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呢?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
“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
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再回过头来仔细品味一下,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
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
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洛阳人。
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
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程珦官至太中大夫。
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
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
令。
神宗初,任御史。
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