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

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


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了全球94%的劳动者,相当于全球工资总额的
本年度薪酬增长
98.5%。
是下一年度薪酬预算的参考,结有果利显于示保,持20企07业年的,稳金定融性危,机为爆员发工前提,供全心球工
理上的安全保障
资平均增速(不包括中国)为2.2%;而2008年
薪酬水平年增长率 =(年末人和均2薪00酬9年—,年工初资人增均速薪分酬别)降/ 年至初0.人8%均和薪0酬.7%。
当前年度计划
当前年度预计加薪日期和新的年度基础薪酬
下一财务年度的薪酬计划
计划增长百分比、下一次增长的月份、增长类型
14
薪酬预算最终报告需要包括的信息:
1. 本年度的整体基础薪酬
2. 预算年度的整体基础薪酬
3. 预算年度的薪酬增长(2-1)
4. 预算年度的薪酬百分比增长(3/1)
5. 本年度的实际薪酬增长(实际值)
薪酬费用比率=薪酬费用总额 / 销售额
?增加销售额
=(薪酬费用总额 / 员工人数)/ (销售总额 / 员工人数)
=薪酬水平 / 人均销售额
如果企业经营水平不佳,则应参考行业的一般水平, 确定合理的薪酬比率,再由此推断合理的薪酬总额
根据一般经验,薪酬比率大致为 14%,具体情况 因企业规模和行业而异
18
5
薪酬预算影响因素
员工
环境
薪酬预算
企业
6
影响因素——员工 在此基础上:
员工平均薪酬水平状况 ?平员员均工薪人工酬数薪水的平增酬。加增和流加动的的加可剧能都会性降低企业的
?考察薪酬水平调整的幅度 ?预计薪酬预算的增减幅度
?资历深绩的效员加工薪薪酬&较晋高升,而加替薪代的新员工,其
薪整酬体1.水薪员平酬工位水于平的薪的绩酬下效等降级状的况底如层,何这?样是就会否导存致在着改进绩效的可能性?
7
企业内部环境
员工流动的讨论
特定职位的员工更替而导致薪酬差额,称为“流动效应” 员工流动效应=年度流动水平×预计平均增长率(计划中的加薪额)
年度人工成本支出:100万元 劳动力流动率:15% 计划中的平均加薪率:6% 整体的流动效应=1000000×15%×6%=9000元
企业加薪的薪酬预算=计划的加薪额-流动效应 =1000000×6%-9000=51000元
? 因此,将企业的增薪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既不 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又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企业发 展作出贡献。
(5)往年移动平均薪酬:对过去相邻的每三年的薪酬水平 求出算术平均数,对这些平均数进行比较,绘出薪酬平均 移动趋势图,以反映近年的薪酬水平的变化趋势。
31
2、薪酬控制的原则 (1)以薪酬战略为指导的原则。薪酬总量的控制、薪酬整体
第九章 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
1
第一节 薪酬预算
2
概念
– 预算:特定的主体要实现怎样的目标以及准备 以何种成本或代价来实现这一目标。
– 薪酬预算:管理者在薪酬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 系列成本开支方面的权衡和取舍。
3
薪酬预算的作用
1. 薪酬预算可以作为下一年度薪酬和财务分配的基础 2. 薪酬预算能够预测由于绩效增长、晋升增加所带来的实
? 企业薪酬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生产成 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 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 提示:薪酬预算和薪酬控制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他们是持续不断地贯穿于薪酬管理 的整个过程。
29
二、薪酬控制的指标和原则
1.薪酬控制的指标 (1)人均薪酬成本:人均薪酬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员工薪酬
平均水平的高低和薪酬成本的总体情况。
?当员2. 工员人工数薪减少酬或与是绩流动效速水度平缓慢是时否,一则会致使? 得整3.体员的工薪酬的水晋平升上升情况和分级情况如何?
员工流动状况,员工数量增减情况
1. 预算年度可能的休假以及退休计划
2. 新雇佣的人数?雇员减少的数量?(员工流动会降低 企业的平均薪酬水平)
流动效果=年流动率*预计平均增长率
分布比例(%) 5 10 35 30 20
加薪比例(%) 10 6~8 5 3或0 0
提供了相对来说最严格的加薪原则,最容易控制。 依赖的前提是整个组织内各部门的素质分布基本一致 很难应用在较小的部门
25
3、预算的分配
通过四个步骤来确保薪酬增加不超过预算金额:
请经理和主管算出绩效类别的员工百分比; 明确工资分布在各个四分位范围内的员工百分比,以 此确定员工在工资范围内的位置; 根据以上两组信息计算每个绩效单元格中员工的百分 比; 确定每个单元格绩效工资增加的百分比,然后与第三 步的百分比结合,确定每个单元格的业绩工资增加量 占总加薪预算金额的百分比
缺乏灵活性;确定薪酬总额的主观因 素过多,降低了预算的准确性,不利 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者 结合
优势互补:企业高层进行总体财务预算,管理者参考总体预算薪酬变动 幅度,为其下属每一位员工编制薪酬预算
27
第二节 薪酬控制
28
一、薪酬控制的含义
1、薪酬成本控制:是指为确保薪酬预算方案 顺利落实而采取的种种相关措施。
盈亏平衡点推算法
盈亏平衡点:指在该点处企业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能够弥 补其总成本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 1 ? 变动成本比率
边际盈利点:指销售产品和服务带来的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其全部成本支 出,还可以付给股东适当的股息
边际平衡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 1 ? 变动成本比率
安全盈利点:指在确保股息之外,企业还能得到足以应付未来可能发生 风险或危机的一定盈余
30
(4)增薪幅度: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增长的数 额。
– 计算公式为: – 增薪幅度=本年度的平均薪酬水平均 -上一年度的薪酬水平
? 增薪幅度越大,说明企业的总体人工成本增长得越快,要 注意适当地加以控制,使其保持在企业所能承担的范围内 。
? 如果增薪幅度较小,说明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比较稳定, 人工成本变化小,
16
具体步骤
1. 薪酬总额的确定
1. 薪酬比率推算法 2. 盈亏平衡点推算法 3. 劳动分配率推算法
2. 薪酬增长幅度的确定
1. 平均及最大/最小原则 2. 绩效-回报原则 3. 强制分布原则
3. 预算的分配
17
1、薪酬总额的确定
薪酬比率推算法
对于经营业绩稳定且适度的企业来说,可以使用过去 的经营业绩,推导出适合本企业的薪酬比率,以此对 未来合理的薪酬总额做出预测。 薪酬费用总额要有所提高
26
“自下而上法”vs“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
优点 对员工的绩效水平进行了翔实的 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联,服从组织发展,
考察
能够控制总体的薪酬水平
缺点
工作复杂、不准确、周期长;管 理者的决策通常是短期的,不能 将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有 效的结合,不易于控制总体薪酬 成本和人工成本;若薪酬预算与 企业战略不一致,会影响或破坏 公司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
企业组织设计
示,2007年中国扣除通胀因素后实际平均工资
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如果改变工作增内速容为,1企3业.1%整,体绩20效0是8年否为改1变1?.7%薪,酬2预0算0如9年何为12.8
调整
%。
9
影响因素——环境
社会生活成本变动
涉及员工个人的消费模式、婚姻状况、抚养人数、年 纪大小、居住点等 企业通常采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参照物,以产 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来反映出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动情 况
– 用公式表示: 人均薪酬成本=年度薪酬总额/年度平均人数
(2)人工费比率:人工费比率是企业年度薪酬总额占年度 税前收入的比率。
(3)人工成本比率:年度薪酬总额是企业全部营运成本的 一个构成部分,人工成本比率=年度薪酬总额/年度营运成 本
– (如果薪酬成本支出合理,以上三个指标应该呈现“一高二低” ,即人均薪酬成本高、人工费比率和人工成本比率低,表示人力 资源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安全平衡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 企业盈利保留 1 ? 变动成本比率
19
薪酬支付成本的各种比率
最高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盈亏平衡点
可能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边际盈利点
安全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安全盈利点
20
盈亏平衡点推算法有助于企业将薪酬比率较为准 确地限定在安全薪酬比率和最高薪酬比率之间。 在薪酬成本控制中经常采用
水平、在行业中的薪酬地位的确定,都是在具体薪酬战略 指导下的产物,这是薪酬总量合理性的基础;
(2)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原则。薪酬总量是按照销售收入的 一定比例来进行确定,综合考虑成本和利润关系,这是薪 酬总量考虑的物质基础;
5、分析预测
2、分发预测说明书和 表格
6、与管理层共同回顾 并修改预测与预算
3、给经理提供咨询、 建议
4、核查数据和编辑报 告
7、为管理者提供反馈 8、监控预算和实际的
增加
13
薪酬预算初期报告 组成部分:
当前雇员数据
姓名、编号、全职兼职、职位名称、工作登记、薪酬等级、当前 基础薪酬、上次增长时间、上次增长幅度、增长类型(绩效还是 晋升)、比较比率
劳动力供求状况
供大于求 供不应求
10
薪酬预算的周期
? 薪酬预算至少包括两个年度:当前的财务年度和 下一财务年度
11
薪酬预算的编制方法
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
12
自下而上法
首先由管理者预测下属每一个员工下一年度的薪 酬水平,然后将这些个体数据进行汇总,得到整 个企业薪酬预测的一种方法。
步骤:
1、告知经理薪酬政策 和技术
21
劳动分配率推算法
劳动分配率,是指在企业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中,有多少被用来作 为薪酬开支的费用;其计算公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