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在沃尔玛得克萨斯州一家超市工作的冈萨雷斯表示,减薪使他感到担忧。 据了解,今年49岁的冈萨雷斯已在沃尔玛工作了六年,现在每小时挣11.8 美元。他说:“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到愤怒,特别是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5 年、20年、乃至25年的人们,因为他们的工资马上就要升到工资上限以 上了。” • 50岁的刘易斯已经在沃尔玛工作了14年,现在他的工资是15.82美元 每小时,当得知按照新的规定,她的工资上限是每小时12.92美元时,刘 易斯表示没有任何动力让她在年度综合表现方面取得好成绩。 • “虽然新的工资上限制度能够激励现在的工人升迁到更高的职位, 但是这也意味着员工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从理 论上来讲这是件好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具备管理其他人的能力,这
但也有不少人对价格指数(CPI)作为参照物做法提出了不 同意见。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预算环境—企业现有的薪酬状况
上年度的加薪幅度。 相对于企业本年度的薪酬预算而言,上年 度的加薪幅度可以充当一种参照。 企业的支付能力。企业的支付能力是其自身财务状况的函数,当 企业的财务处境良好时,往往具备保持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 竞争地位的实力,而当企业在财务方面出现问题时,企业则通常 会采取裁员、降低基本薪酬上涨幅度或是缩减可变薪酬的做法来 确保企业渡过难关。 企业现有的薪酬政策。企业的薪酬政策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现有的薪酬水平政策和薪酬结构政策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开篇案例—沃尔玛薪酬制度转型(6.3)
• 而沃尔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些职员的工资已超过他们职位 的薪水上限,但沃尔玛不会削减这些员工的薪资;而像布莱德这样因 为这个新规定而薪水被减少的员工,将获得400美元的一次性补偿。沃 尔玛解释说,新规定一方面能帮助公司节省人员开支,保持公司竞争 力;另一方面也能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同 一商店同一职位工资的一致性。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预算的目标
1. 合理控制员工流动率,同时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保证企业所有者的收益最大化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2. 有效影响员工的行为
首先,员工的流动率受到雇佣关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薪酬水 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其次,员工的绩效表现对于企业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预算环境—内部环境
企业制作薪酬预算的内部环境主要取决于组织既有的薪酬 决策和它在招募、挽留员工方面所花费的费用。
,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动情况主要是源于员工队伍本身发生 的变化,例如员工数量的增减以及员工的流动。
另外一个会对薪酬预算的内部环境发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技术的进步,企业总体技能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足以发挥出不 亚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

安全盈利点=(固定成本+股息分配+企业盈利保留)/

(1-变动成本比率)
• 根据上面三个公式,推断出企业支付薪酬成本的各种比率:

薪酬支付最高比率(最高薪酬成本比率)=薪酬成本总额/盈亏平衡点

薪酬支付可能限度(可能薪酬成本比率)=薪酬成本总额/边际盈利点

薪酬支付安全限度(安全薪酬成本比率)=薪酬成本总额/安全盈利点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 沟通(薪酬管理中国人民
大学
2020/11/28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开篇案例—沃尔玛薪酬制度转型(6.1)
• 沃尔玛薪酬制度转型
• 沃尔玛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城超市的生产管理助理布 莱德原本期望通过良好的年度综合表现,可以使自己的工资有所上 涨,但就在两周前,他的希望破灭了。 • 据美联社报道,全球大型零售商沃尔玛美国公司8月7日宣布, 该公司将为旗下1/3美国商店的员工加薪,并且在所有商店设定工资 上限。此举将使沃尔玛同美国其他零售商一样,给旗下的各个岗位 设定最高工资上限,除非升职,否则员工的工资将不会超过某一上 限而继续增长。 • 记者从沃尔玛中国总部了解到,这一举措仅限于沃尔玛美国公 司,中国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酬预算的方法—宏观接近法(4.1)
• 所谓宏观接近法,是指首先对公司的总 体业绩指标做出预测,然后确定下来企业所能 够接受的新的薪酬总额,最后再按照一定的比 例把它分配给各个部门的管理者,由管理者负 责进一步分配到具体的员工身上。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 员工态度褒贬不一
• 工资上限的制度颁布后,通过工会签约的员工大多对此持批评态 度,甚至可以用怨声载道来形容他们糟糕的情绪;而通过沃尔玛总部 签约的员工却持积极乐观态度,他们说,新制度没什么值得惊异的, 因为这在其他公司很普遍。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开篇案例—沃尔玛薪酬制度转型(6.4)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预算的方法—微观接近法(2.1)
• 微观接近法指的是先由管理者预测出单 个员工在下一年度里的薪酬水平,再把这些数 据汇总在一起,从而得到整个企业的薪酬预算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这一做法比宏观接近 法更为常见。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开篇案例—沃尔玛薪酬制度转型(6.5)
•种责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新的工资上限将限制成千上万员工 的终生收入潜力。” • 作为少数人的代表,52岁的桑希尔表示赞同沃尔玛设定职位工资上 限的做法。她认为工资上限制度能够激励像他这样的员工,跨越等级获 得职位上的提升。“我的确认为这个做法是积极的,”桑希尔说,她在 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城的沃尔玛店从事客户服务工作,五年之后的今 天每小时挣9.6美元。她不知道自己的工资上限是多少,只知道自己的工 资在其之下。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宏观接近法—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合适的薪酬费用比率

这里所说的劳动分配率,是指在企业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中,有多少
• 被用来作为薪酬开支的费用;其计算公式是:
• 劳动分配率=薪酬费用总额/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利润+薪酬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

=利润+薪酬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控制的对象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当中,薪酬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对于劳动力成
本的控制,大多数企业里也都存在着正式的薪酬控制体系。
劳动力成本=雇佣量×(平均薪酬水平+平均福利成本)
薪酬预算方法—微观接近法的步骤(2.2)
对管理者就薪酬政策和薪酬技术进行培训。 为管理者提供薪酬预算工具和咨询服务。 审核并批准薪酬预算。 监督预算方案的运行情况,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节 薪酬控制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 薪酬制度转型的背后
• 帮助沃尔玛做出设定工资上限决定的管理顾问公司The Hay Group 表示,美国多数大零售商已经有了相似的上限规定,工资上限在美国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开篇案例—沃尔玛薪酬制度转型(6.5)
•的零售业及其他行业都很正常。 • 8月15日沃尔玛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沃尔玛10年来首次出现季度 利润滑坡。虽然公司把其中原因归咎于在德国市场的全面撤出和能源价 格高涨对其在美国销售的影响,但业内人士仍不免把这项新近颁布的劳 资制度与公司业绩紧密联系起来。 • 另据报道,目前美国的零售业正处于裁员风暴的中心,消费者的谨 慎行为使许多零售商都在推迟他们的招聘计划。美国劳工部7月发布的一 份职位报告显示,零售商们在今年4月和5月共裁减了7.1万个职位后,又 于6月份减掉了7000个工作职位。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预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决策
什么时候对薪酬水平进行调整? 对谁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整? 企业的员工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种变动是在什
么时候出现的? 员工的流动状况怎样? 企业里的工作职位状况会发生哪些变化?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宏观接近法—根据薪酬费用比率推算合理的薪酬费用总额
• 薪酬费用比率 • = 薪酬费用总额/销售额 • =(薪酬费用总额/员工人数)/(销售总额/员工人数)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宏观接近法—根据盈亏平衡点推断适当的薪酬费用比率 (2.1)

成 本 与 收 入
•A
•亏损
•销售收入线
薪酬预算环境—外部环境
• 企业与其所处的市场间都会有着不可分割 的联系。从薪酬预算的角度来说,了解外部市 场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进行薪酬调查。通过这 种薪酬调查,企业可以搜集到有关基准职位的 市场薪酬水平方面的信息;把它们与组织中的 现有状况进行比较,会有助于企业判定自己在 劳动力市场上的准确职位,从而为企业的预算 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节 薪酬预算
第十章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薪酬管 理中国人民大学
薪酬预算的内涵
• 所谓薪酬预算,实际上指的是管理者在薪 酬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成本开支方面的权 衡和取舍。 • 何管理系统——包括薪酬预算——都应该 追求操作的规范化,以利于企业实现提高效率 、促进公正以及手段合法等几个方面的薪酬管 理目标。
薪酬控制的内涵
• 所谓控制,是指为确保既定方案顺利落实 而采取的种种相关措施。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 ,正式的控制过程往往包括下面几步:(1) 确定相关标准以及若干衡量指标;(2)将实 际结果和既定标准进行比较;(3)如果二者 之间存在差距,明确并落实补救性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