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实验一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可行性研
究分析报告
1.引言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校的办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通过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集中学校有限的财力,实现共享资源,达到降低学校整体办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
1.1摘要
用户:ZHK大学教材科
拟建系统的名称: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在半年内建立一个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教材管理的计算机化,以保证教材的管理质量;改进管理手段;提高和改进管理信息服务质量;增强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提供各种新的处理功能和决策信息。
1.2背景
系统开发的组织单位:GL软件开发中心
系统服务的对象:教师和学生
本系统可以和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以及校园网联接,便于教师和学生查询。
2.现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2.1组织结构
本系统开发的组织单位是GL软件开发中心,系统服务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本系统可以和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以及校园网联接,便于教师和学生查询。
现
有的教材科隶属于图书馆管理,现有工作人员4名,分别负责计划、采购、运行和库管。
相关组织结构参见下图:
2.2业务流程
ZHK大学教材科主要是负责学校学生的教材订购和供应具体流程如下:
(1)教材科向各系部下发教材征订书目和选订单;
(2)各系部根据教学计划分别上报下年度订购的教材选购单;
(3)采购人员依据各系部填写的“征订教材通知单”和现有库存数,生成征订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
(4)采购人员向有关部门订购图书;
(5)采购来的教材由采购员进行审核,然后交与库官员,库官员进行验收、登记和上架。
如果有不合格的教材,则退换。
登记包括填写教材目录、教材入库单、库存总账和教材明细账;
(6)制定学生领书计划,每学期初根据教学执行计划制定每个班级的领用计划,算出学期预收款,送交财务处;
(7)教材的发放和领取;
(8)期末教材结算,列出教师领用教材细目;对学生领用的教材进行统计,将各班的书款计算出来,结合本学期的学生预付款,算出学生应付款,将此交给财务处,现金有财务处收取;
(9)库官员定期对教材库存进行盘库,库官员根据情况处理,清除一些过时的零散的教材。
2.3信息数据流程:
图2
2.4费用
目前有一台80386计算机闲置;4人年工资大约6万元。
差旅费5000元。
2.5 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1)教材科的业务活动处于手工工作状态,工作量大,误差较多,造成人力的浪费;
(2)查询非常困难,尤其是到学期末进行书款统计时更为困难,而且准确性较差。
2.6计算机的应用情况
教材科现有一台80386微机,基本闲置未用,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没有产生任何效益。
2.7 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1)教材科的业务活动处于手工工作状态,工作量大,误差较多,造成人力的浪费;
(2)查询非常困难,尤其是到学期末进行书款统计时更为困难,而且准确性较差。
3.新系统的方案介绍
3.1方案一:
3.1.1拟建系统的目标
(1)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改进管理手段
(2)提高和改进管理信息服务质量
(3)增强资源共享
(4)减少人力和设备费用
(5)加快信息的查询速度和准确性
3.1.2系统规划及初步方案
教材管理系统建成后可以和校园网相连,提供网上服务,各系部在本单位就可以选购教材,上报计划。
目前,大都使用选课制,不可能完全按班级订教材,可根据选课情况实行网上订教材。
本系统拟采用奔腾Ⅳ处理器,256M内存,硬盘80G。
打印机一台,光驱一个,鼠标一个,网络服务器一台。
3.1.3系统的实施方案
本系统客户端拟采用Window 98操作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 NT操作系统,前端开发语言使用Powerbuilder ,使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由管理951班开发,大约需要6个月时间
3.1.4投资方案
此系统由ZHK大学一次性投资10000元,在2000年10月拨入。
3.1.5人员培训及补充方案
由于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帮助信息详尽,一般人员都可以使用,故不需要专门的培训
3.2方案二:
3.2.1拟建系统的目标
(1)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改进管理手段
(2)提高和改进管理信息服务质量
(3)减少人力和设备费用
(4)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
(5)加快信息的查询速度和准确性
3.2.2系统规划及初步方案
教材管理系统使用单机作业,由专人输入有关信息,可以选购教材,上报计划。
进行统计分析等,向财务处报盘进行结算。
本系统拟采用奔腾Ⅳ处理器,256M 内存,硬盘80G。
打印机一台,光驱一个,鼠标一个。
3.2.3系统的实施方案
本系统客户端拟采用Window 98操作系统,前端开发语言使用Powerbuilder
本系统由管理951班开发,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
3.2.4投资方案
此系统由东北电力学院一次性投资5000元,在2000年10月拨入。
3.2.5人员培训及补充方案
由于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帮助信息详尽,一般人员都可以使用,故不需要专门的培训
4.几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方案一:(1)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方案技术要求比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要强,但通过前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分析。
本方案由于采用网络方式,因此,投入要比较多,但此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支持选课制。
不但节省人力,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从经济上说是可行的。
(3)运行可行性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系统具有运行可行性。
方案二:(1)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方案技术要求不高,由于是单机作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不高,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分析。
由于本方案是单机作业,不具有网络资源共享,因此,其使用范围小,发挥的作用小,只是使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工作此系
统建成后,不支持选课制。
但可以节省人力,可以带来一些本方案经济效益。
从经济上说是可行的。
(3)运行可行性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系统具有运行可行性。
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比较可知,方案1的功能较全面,比较适合现代的发展趋势,从长远来看,选择方案1是比较理想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论证,我们认为采用方案1比较合适,依据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可按方案1立即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