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 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 ;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
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 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 为起点。 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 。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 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 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流程图
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
低温高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节流
低温低压气体
蒸发器
低温低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器
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系统 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 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节流阀: 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
p0
1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END
谢 谢!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
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 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 余四个状态参数
3、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2
p
C
5 D
1 A
4
pk
3
2
5 制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杜波波 2011.8.16
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 系统与循环
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
①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成为低 压蒸气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在普通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返回 到①从而完成循环。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
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六组等参数线
等压线:图上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
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
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 相同。
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等温线在不
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蒸发器: 输出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
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从而达到制 冷的目的。
2、 压焓图
p
T p
液态区
s
K
v
x
气液混合
x
过热蒸汽区
a
h
b h
压焓图
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 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
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 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 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三个状态区
Ka左侧——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
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 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气液混合区,即湿蒸气区。该区内制 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