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界的水》等知识,而金属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所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完善。
在物质的分类中金属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金属制品的使用和保护与其化学性质密切相关;金属单质能转化为各种金属化合物;在金属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酸、盐等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本课题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物质的分类框架,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对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起巩固深化作用。
2.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有如下准备:(1)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空气、水有了初步的了解;(2)对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的金属有较丰富的经验积累;(3)对物质研究的程序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4)学习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5)在前面的章节中零碎地接触过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例如一些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室用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镁、锌被酸雨腐蚀,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和酸反应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稀盐酸、稀硫酸、镁片、锌片、铁片、铜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4分钟这些方法都是一些物理方法,在
现场不容易实现,我们可以用一
些化学方法来鉴别黄金的真伪。
学完本课,你就会用化学方法鉴
别黄金的真伪。
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金属参
加的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来。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书写方程式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2Hg+O22HgO
3Fe+2O2Fe3O4
2Mg+O22MgO
Zn+H2SO4 = ZnSO4+H2↑
Mg +2HCl== MgCl2+ H2↑
Fe+CuSO4==Cu+FeSO4
通过情景,复习纯金属
和合金的物理性质,然
后再复习曾经学过的
金属的化学性质,达到
温故知新的效果。
新课教学25分钟引导学生描述曾经学过的金属与
氧气反应的现象,比较这几种金
属的活动性。
学生描述汞、铁、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汞在空气中
加热
非常慢,12天后生成粉红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黑色固体
镁在空气中
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并得出镁比铁活泼,铁比汞活泼。
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学
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
现象联系起来,总结规
律,知识得到提升。
提出问题,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
氧气发生反应吗?用生活中的例
子来说明。
学生回答:黄金饰品不变色,说明金不和氧气反应。
(古代用金银做为货币,说明金银一般不和氧气发生反
应。
)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说明?
为什么暖气片上要刷银粉?银粉
是银吗?
学生回答: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金也不和氧气发生反应。
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
铝进一步氧化,所以暖气片上涂的银粉成分是铝,并不是
银。
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
活,并服务于生活。
组织学生讨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规律,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氧
气发生反应。
得出结论:大多数的金属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
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
铝进一步氧化,金在高温下也不和氧气发生反应。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
力。
我们学过锌和稀硫酸反应,镁和
盐酸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可以
和稀硫酸反应吗?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镁、锌、铁、铜和稀盐酸、稀
硫酸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结束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实
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